發布於 2022-09-24 20:15

  目前已確認癌症是一種心身疾病。心理社會因素在癌症的發生發展中佔有一定的比例。

  早在公元二世紀Galen就觀察到抑鬱的婦女較性格開朗者易得乳癌。以後的許多研究中提到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徵有“反應遲緩、不大表露感情、與父母感情較冷淡”;“抑鬱加抽菸易得肺癌”;“乳癌患者往往是怒氣難以自制而又被壓抑著”;“孤獨、無助並處於絕望等情緒憂傷可使白血病及何杰金氏病發展”。

  腫瘤病人的心理健康:

  九成以上的腫瘤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鬱、恐懼等心理問題。

  “我覺得周圍的人都在議論我,嘲笑我,瞧不起我,嫌棄我”,“我不想和別人見面”,“我感到壓抑、睡不著覺”……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的一類常見病、多發病,具有發病率高、治療時間長、費用高、療效差等特點,會給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壓力,不僅破壞機體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體形象的改變以及患者在家庭中角色的轉換,加重了患者恐懼、疑慮、憂鬱、絕望等情緒反應,甚至悲觀失望,拒絕治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應根據患者的文化、認知素質的不同,採取不同的心理疏導工作,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教育和治療,以達到穩定情緒、改善症狀、適應環境,促進全面康復為目的的治療方法,使其樹立戰勝腫瘤的信心,積極配合各種治療,提高生存質量。

  1、腫瘤病人的心理特徵分析:

  (1)懷疑否認期:患者突然得知確診為癌症,企圖以否認的心理方式來達到心理平衡,懷疑醫生的診斷錯誤或檢查上的錯誤。恐懼是惡性腫瘤普遍存在的心理反應。文獻報道:惡性腫瘤常見的恐懼,包括對疾病未知的恐懼、對孤獨的恐懼、對疼痛的恐懼、對與親人分離的恐懼,這些心理因素常常使患者產生消極的情緒,多數患者得知患癌症時,會有一個震驚時期,此期患者會極力否認癌的診斷,如:懷疑診斷報告有誤等,此時對待患者不必過早地勉強其放棄他的否認去面對現實,對於失去理智的患者,要多給予理解和照顧,並注意保護患者,當患者逐漸接受這個現實時,他會陷入極度的痛苦、絕望之中,這時更需要我們醫生及親屬的體貼和關懷,與患者進行思想交流,列舉治癒腫瘤患者的病例,也可以讓治癒好轉的患者談親身的經歷,以現身說法開導病人,使患者樹立與疾病作鬥爭的信心 。這是治療成敗的關鍵!

  (2)憤怒發洩期:否認之後,病人常會出現強烈的憤怒和悲痛,一旦證實癌症的診斷,病人會立即感到對世間的一切都是無限的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遺棄、被親人拋棄的感覺。並把這種憤怒向周圍的人發洩。如常藉故各種理由表現出憤怒和嫉妒,常常與親人、醫護人員發生吵鬧,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順眼,還會認為所有人都對不起他,委屈他。同時又怕周圍人遺棄他。表現這些心理行為的如:大聲喧譁,百般報怒,憤憤不平,這種情緒持續不定,會消耗病人戰勝疾病與正常生活的精力。此時我們對患者要採取忍讓寬容的態度,與患者進行語言和肢體語言的交流,要在精神上給予支持,要耐心、細心,要有愛心,使其能正確地對待疾病,提高家屬參與的認識性,做好家屬的動員工作,是扭轉患者悲觀心理的關鍵步驟。

  (3)悲傷抑鬱期:當病人在治療或休養過程中,想到自已還未完成的工作和事業,想到親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已又不能顧及時,便會從內心深處產生難以言語的痛楚和悲傷。再加上疼痛的折磨,用藥難受,則進一步轉化為絕望,從而產生輕生的念頭,一旦產生了這種心理之後,就可能採取各種手段過早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個時期至關重要,醫生與家屬要配合對其進行思想上的疏導。

  (4)情感昇華期:也有許多癌症患者雖有多種心理矛盾,但最終能認識到現實是無法改變的,懼怕死亡是無用的,而能以平靜的心情面對現實,生活得更充實更有價值,在短暫有限的時間裡,實現自己的願望和理想,這就是昇華,昇華為積極的心理防範反應,病人把消極的心理轉為積極的效應,以使心理通過代償來達到平衡。病人在積極的心理狀態下,不但心理平衡,而且身體狀態也會隨心理狀態的改變朝好的方面發展。

  2、 腫瘤治療階段的心理變化和護理:

  (1)手術前後的護理: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階段,遭受著癌症的診斷和治療的雙重精神壓力,且外科手術切除範圍較廣,常影響機體和腫瘤所在器官的正常功能。如截肢、人造肛門等,應深切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術前應耐心解釋手術的必要性,認真做好術前準備,明確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切不可說出消極的語言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用自已嫻熟的技術取得患者的信賴、信任、配合。術後幫助患者重建機體功能,做好飲食指導,囑患者多吃蛋白、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並定期複診。

  (2)化療、放療患者的心理護理: 由於化療、放療藥物的細胞毒作用,臨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及組織臟器的損傷。如噁心、嘔吐、頭暈、乏力等,加上治療費用較高,常使患者的焦慮加重,因此在進行各項治療前,認真做好解釋工作,使患者理解治療的作用,簡要步驟,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和需要配合的事項,是惡性腫瘤心理護理不可忽視的環節,在治療結束後,適時恢復部分工作,可使患者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及在社會中的作用,從而重新振奮起來。

  3、疾病晚期階段的心理變化和護理:

  晚期惡性腫瘤患者隨著機體功能的逐漸衰退,可表現為衰弱、疼痛、厭食等,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隨著機體的逐漸衰退,患者可能放棄原來的活動,而形成惡性循環,此時應鼓勵患者在病情許可的條件下儘可能起床活動,不要過早的臥床不起,這樣可延緩機體功能的衰退,還可使患者從自理中增強信心,同時要主動解決患者的需求,家屬是患者最親近、最相信的人,他們的鼓勵和支持能使患者的心靈得到很大的安慰,對終末期的患者要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解除患者的痛苦,保持患者尊嚴。

  影響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很多,其心理因素對患者有顯著的影響,因他們的心理狀態複雜,在治療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護理人員要用熱情的態度、和善的語言、良好的服務,給患者以安慰和疏導,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為患者創造溫馨、舒適、安靜優雅的生活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利於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強心理治療效果,使患者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積極配合治療,達到理想的治療目的,同時醫護人員在及家屬任何條件下都不應放棄對患者的支持,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減輕患者的痛苦,並以自己飽滿的情緒來感染患者,精心的護理和精湛的技術可消除患者精神上的痛苦。

  4、解開自己的心鎖,患者心理自療很必要:

  以情勝情式心理治療:此法起源於《黃帝內經》所說的“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

  實踐證明情志致病,按照這種心理治療方法治療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想象:在放療時,想象射線正在殺死自己體內的癌細胞;沒事時,想象自己全身通暢,和正常人一樣。

  信心:相信現代醫學技術完全能治好自己的疾病,這樣,心情狀況及生活態度也會隨之變得積極起來,身體的免疫力也會隨之增強。

  運動:多到室外參加一些自己喜愛的娛樂活動,如釣魚、下棋、跳舞等,既鍛鍊了身體又愉悅了心情。

  發洩:多與人聊天、溝通、交流經驗等,在推心置腹、開誠佈公的談心中減輕思想負擔,釋放鬱悶,消除顧慮。

  “信心療法最為重要。”

  科學研究證明,人的潛能一旦被激發出來,會產生意外收穫,甚至出現奇蹟。信心就可以激發這種潛能。所以只要患者儘快擺脫不良情緒,下決心頑強地戰勝疾病,相信定有奇蹟發生。

  5、患者家屬也應調節自己的情緒:

  面對癌症患者,家屬應儘量穩定其情緒,為其創造安靜、積極的修養治療環境,同時也要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

  首先不要過度悲傷與憂愁。親屬們面對癌症病人的痛苦和病情變化,應有充分的承受力,並設法自我調適心理,儘快從憂慮與悲慼中解脫出來。

  其次切莫對患者病情產生恐懼。癌症患者所表現的症狀,往往令親屬們望而生畏,有的人甚至擔心自己也會患上癌症,併為此四方求診。

  其實,引起癌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精神心理因素、免疫機能、不良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汙染因素等,所以不必為此擔心。相反,如果長期緊張、恐懼,還會使自己的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機能下降,對患者心理也造成傷害。

  最後是要避免產生厭倦情緒。長期服侍病人,難免產生厭倦情緒,若加上因此影響工作而導致經濟拮据,則會使一些家屬發生嚴重的心理障礙,很有必要適當調節。

  古人云:大道至簡。那麼醫道也應如此。

  病由心生:對癌症病人而言,疾病真的會沒來由地產生嗎?世上絕對沒有這種“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任何病,都是因人而異,也都是千變萬化的。從沒有兩個人,生過完全相同的病,即使孿生兄弟。所以,不是絕人,心中信念未滅,即使得了絕症,也不會走入絕路。壽命是要自己去努力,去賺取,不可能不勞而獲的。一個人如果真正想活,即使得了絕症也不會死。一個人如果真不想活,即使輕微到只是蚊蟲叮咬,也一定會死。

  於病人而言, 當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病時。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越來越健康,進而改變自己的命和運。所以即使得了絕症,也仍然不必絕望地逼自己走上絕路。因為,只有我們自己的心,才是真正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鍵。人再絕,也不能讓自己放棄自己。

  於醫者而論。我們沒有理由給病人宣判死刑。如果醫者對病人的心死了,病人的心沒有了寄託之處,跟著也就死了,最後病人就不得不死了。如果醫者待病人以誠,乃至全力以赴,病人對醫者亦坦誠相求,勢必會減少一些遺憾,帶來更多的生機。

腫瘤與心理健康有甚麼關係?相關文章
  現在雖然還不能說腫瘤是完全由於心理與社會因素應激所引起,但大量事實和動物實驗的資料證明,心理因素與腫瘤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美國曾經調查250例各種癌症患者的生活史資料發現,150例病人在發病前普遍受過強烈精神刺激。美國醫學心理學年會報道了120例肝癌患者的性格特點,分析證實:內向性性格、不良心理、社會刺激、長期情緒壓抑和家庭不和睦是引起癌症的主要因素之一。精神心裡因素誘發腫瘤1、生活變故事件
發布於 2022-12-09 08:32
0評論
癲癇病與腦腫瘤的關係,癲癇的發生包括很多因素,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因為腦部腫瘤所引起的,有腦腫瘤引起的會出現各種頭痛,嘔吐的症狀,但是並不屬於原發性癲癇,只要腦腫瘤沒有得到治療,那麼癲癇就可能隨時發生,而且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 腦腫瘤與癲癇 癲癇與腦腫瘤的關係十分密切,第一例癲癇外科手術就是腦膜瘤病例,在沒有現代影像的年裡,神經外科醫生憑藉癲癇發作形式,如JACSON擴展性癲癇或者一側肢體癱瘓
發布於 2022-12-31 16:12
0評論
癲癇病與腦腫瘤的關係,癲癇的發生包括很多因素,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因為腦部腫瘤所引起的,有腦腫瘤引起的會出現各種頭痛,嘔吐的症狀,但是並不屬於原發性癲癇,只要腦腫瘤沒有得到治療,那麼癲癇就可能隨時發生,而且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 腦腫瘤與癲癇 癲癇與腦腫瘤的關係十分密切,第一例癲癇外科手術就是腦膜瘤病例,在沒有現代影像的年裡,神經外科醫生憑藉癲癇發作形式,如JACSON擴展性癲癇或者一側肢體癱瘓
發布於 2023-01-03 04:14
0評論
一般來說,老年斑是一種良性表皮腫瘤,大量泛發的患者可能與遺傳有關,通常沒有癢、痛等症狀,病情發展緩慢,極少會發生惡變,更不會發展為皮膚癌。雖然在臨床上,老年斑極少發生惡變,但它對身體健康卻起到一個重要的警示作用。 由於年齡增長,老年人的皮膚對紫外線照射的創傷修復能力,對細菌、病毒的屏障能力,以及對色素等免疫吞噬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容易患有老年斑、基底細胞乳頭狀瘤、基底細胞癌,甚至惡性黑素瘤等
發布於 2022-12-01 13:42
0評論
睡眠問題是全世界關注的事。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近期一項網絡調查結果顯示,在1.2萬人有睡眠問題的受訪者中,中老年佔18.8%,其中77.28%患者為慢性失眠。最近的調查顯示,世界範圍內有38%的人有睡眠障礙。為提高國民素質,不少發達國家,如日本、德國、西班牙還針對睡眠問題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強制國民要有充足的睡眠。可見睡眠對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人為甚麼要睡眠人人都要睡眠。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
發布於 2023-03-21 12:06
0評論
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醫療介紹隨著醫學模式從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對心理諮詢及治療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那麼到底甚麼是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呢?談到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當然要提到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一般的理解是有了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才會看心理醫生,這個理解是片面的,心理諮詢還有一部分作用是助人成長。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甚麼是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一、心理諮詢1、甚麼是心理
發布於 2022-10-05 16:05
0評論
腦腫瘤與癲癇 癲癇與腦腫瘤的關係十分密切,第一例癲癇外科手術就是腦膜瘤病例,在沒有現代影像的年裡,神經外科醫生憑藉癲癇發作形式,如JACSON擴展性癲癇或者一側肢體癱瘓就能夠定位腦腫瘤、腦病變的位置。但與現代神經外科相比,這種定位並不精準,更多是大致的區域定位。 隨著神經影像學的進步,腦腫瘤定位診斷並不單純依據臨床症狀了,更多是依據影像學資料來準確定位腫瘤位置,而癲癇的定位診斷則更依靠腦電的記錄
發布於 2023-02-10 05:51
0評論
腦腫瘤與癲癇 癲癇與腦腫瘤的關係十分密切,第一例癲癇外科手術就是腦膜瘤病例,在沒有現代影像的年裡,神經外科醫生憑藉癲癇發作形式,如JACSON擴展性癲癇或者一側肢體癱瘓就能夠定位腦腫瘤、腦病變的位置。但與現代神經外科相比,這種定位並不精準,更多是大致的區域定位。 隨著神經影像學的進步,腦腫瘤定位診斷並不單純依據臨床症狀了,更多是依據影像學資料來準確定位腫瘤位置,而癲癇的定位診斷則更依靠腦電的記錄
發布於 2023-02-13 23:57
0評論
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的一類常見病、多發病,具有發病率高、治療時間長、費用高、療效差等特點,會給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壓力,不僅破壞機體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體形象的改變以及患者在家庭中角色的轉換,加重了患者恐懼、疑慮、憂鬱、絕望等情緒反應,甚至悲觀失望,拒絕治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醫護人員患者的家屬應根據患者的文化、認知素質的不同,採取不同的心理疏導工作,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教育和治療,以達到穩
發布於 2022-09-24 20:12
0評論
心理健康指人的軀體、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一種和諧狀態,它有以下幾個特徵:智力正常 正常智力水平,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情緒穩定與愉快 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如果某個人經常愁眉苦臉,灰心絕望,喜怒無常,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行為協調統一 心理健康的人,其行為受意識和理智支配,思想與行為是協調統一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某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思維
發布於 2023-02-04 08:1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