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在採摘、貯藏、運輸、銷售和選購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使果皮、果肉部分受到一些硬傷。這時,微生物等就會由傷口處“乘虛而入”。“入侵之敵”大多為黴菌,黴菌侵入後,可使果皮軟化,形成病斑、下陷、果肉軟化,發酵,有的黴菌還利用水果的營養產生新的毒素,如青黴、麴黴產生展青黴素(這種毒素會引起動物的胃腸道功能紊亂和各種不同器官的水腫和出血。)黑麴黴可產生黃麴黴素(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的危害性在於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等,有的對人有致癌、致畸等毒害作用,有的可引起腦及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
那麼我們是否要跟壞蘋果法則類似把壞掉的部分挖掉吃剩下的呢?
營養師建議:
一般情況下,儘量吃新鮮水果。
每千克腐爛水果的果汁中含有近1克的展青黴素。在距離腐爛部分1釐米的正常水果圈裡,仍可檢出這種毒素,所以水果爛了,先削掉腐爛部分,遠遠不夠。如果發現果體有小塊腐爛,要用刀挖去腐爛及周圍至少超過1釐米的好果肉部分。
如果水果的腐爛超過1/3,就不要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