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兒科醫師Sones為一個有主動脈病變的患者做心臟造影的時候,利用特製的頭端呈弧形的造影導管,誤經肱動脈逆行送入主動脈根部,並將導管遠端分別置於左、右冠狀動脈口,將約30ml的造影劑直接注入左、右冠狀動脈內而使其清晰顯影,令人驚訝的是,患者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發生室顫,因為在這之前醫療界普遍認為向冠狀動脈裡注射造影劑是非常危險的(會引起室顫),從而開創了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術。1964年,Sones完成了第一例經肱動脈切開的冠狀動脈造影術。1967年,Judkins採用穿刺股動脈的方法進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使這一技術進一步完善並得以廣泛推廣應用[1] 。
目前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的一種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機(圖1),通過特制定型的心導管經皮穿刺入下肢股動脈,沿降主動脈逆行至升主動脈根部,然後探尋左或右冠狀動脈口插入,注入造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圖2、圖3)。這樣就可清楚地將整個左或右冠狀動脈的主幹及其分支的血管腔顯示出來,可以瞭解血管有無狹窄病灶存在,對病變部位、範圍、嚴重程度、血管壁的情況等作出明確診斷,決定治療方案(介入、手術或內科治療),還可用來判斷療效。這是一種較為安全可靠的有創診斷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被認為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近年自冠狀動脈內超聲顯像技術(IVUS)、光學干涉斷層成像技術(OCT)等逐步在臨床應用,發現部分在冠狀動脈造影中顯示正常的血管段存在內膜增厚或斑塊,但由於IVUS等檢查費用較為昂貴,操作較為複雜,現在並不是常規檢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