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免疫功能的影響:中藥由267%麻杏石甘湯口服液加生理鹽水,按5:3稀釋而成。
觀察
① 麻杏石甘湯對小 鼠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取健康昆明種小鼠16只,體重18-22g,隨機分為兩組,每組8只,雌、雄各半,中藥組用上藥0.4ml/日灌 胃,對照組用等量生理鹽水灌胃,均連續灌胃8日。
② 對小鼠脾指數的影響:取健康NIH種小鼠20只,體重22-25g,分組和給藥方法同上,每組均連續灌胃10日。
③ 對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響:取健康昆明種小鼠20只,體重22-25g,分組及給藥方法同上,連續灌胃11日。
④ 對小鼠皮膚遲發反應的影響;取健康NIH種小鼠12只,體重18-22g,分組和經藥方法同上,每組可續灌胃12日。結果:麻杏石甘湯可提高患兒細胞免疫功能,調整T淋巴細胞亞群間的比例關係,使小白鼠吞噬指數、脾指數、血清溶血素增高,使小白鼠皮膚遲發反應增強。
又有報道,採用水煎醇沉法制成267%製劑,加生理鹽水按5:6稀釋後,置4℃冰箱貯存備用。
① 取健康小白鼠26只,體重18-22g,隨機分成中藥組和對照組。中藥組按0.4ml/天劑量灌胃,每日1次,對照組用等量生理鹽水灌胃,各組連續灌胃7日,第8日採血,分離血清,用瓊脂平板打孔法測定溶菌酶含量,進行組間比較。
② 分組給藥方法同①連續灌胃7日,未次給藥後每隻小白鼠腹腔注射5% 綿羊紅細胞1ml,並於3小時後腹腔注射生理鹽水2ml,然後處死動物,吸出腹腔液,以2000轉/分鐘離心沉澱10分鐘,棄上清液,塗片並用瑞氏染液染色,鏡檢計算吞噬率及吞噬指數。
③ 取健康小白鼠20只,體重18-22g,分組及灌胃方法同①,連續灌胃11日,各組均在給藥第4日,用10%新鮮羊紅細胞進行小白鼠腹腔免疫,0.5ml/只,於實驗第11日摘眼球取血,分離血清,進行血清凝集素試驗,測定抗體效價,
④採用RPMI“1640”培養液(1%“1640”、20%胎牛血清、 青黴素100U, 鏈黴素100μg/ml),pH7.4,每瓶2.5ml,試驗時每瓶加入 兔肝素0.2ml 抗凝血,並分別加入0.15ml,0.1ml,0.05ml三種劑量的麻杏石甘湯(藥物濃度調至100%,每瓶1個劑量,同時設陽性對照組(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產品PHA10滴)和陰性對照組(即不加中藥也不加PHA),經37℃孵育70小時後離心沉澱,棄上清液,將沉澱物灌入毛細玻璃管,離心分離白細胞,塗片並用瑞一姬混合染液染色,鏡檢計算淋巴細胞轉化率。實驗結果:麻杏石甘湯能提高小白鼠巨噬細胞的吞噬率和血清溶菌酶含量,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從而使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有所提高。
2.退熱作用:實驗以家免為對 象、造型、採用灌胃法給藥對麻杏石甘湯、生熟、石膏的退熱作用進行了對比觀察。結果表明:3者都有不同程序的退熱作用。同時既為本方為本方中的有機、無機兩類成分的“協同”作用提供了佐證,也會它屬絡合物藥物的實際應用展示了前景。
3.對 蕁麻疹的治療作用:選擇體重2.5-3.0kg家兔10只,雌雄不拘,分給藥組和對照組。用20%烏拉坦8ml/kg行腹腔麻醉後,用12號導尿管從口腔插入胃中,將家兔仰位固定。
①在頸部正中線切口,插入氣管插管,氣管插管分叉一端與 馬氏氣鼓相連,另一端自然呼吸。
②在氣管右側的頸A做“V”型切口,遠心端結紮,近心端插入與 水銀檢壓計相連,含7%枸櫞酸鈉溶液的動脈套管經檢壓計連馬氏氣鼓。
③ 在腹部正中打開腹腔,找中段空腸一段,在腸壁切1.0cm切口,將可充水小指套緩緩送入腸腔內,荷包縫合腸壁,關閉腹腔,通過一段橡皮管將腸內指套連接在馬氏氣鼓上,將腸內指套充滿水,腸蠕動推動描記波型。而後開動煙鼓,記錄一段正常血壓、呼吸、腸蠕動波,然後通過胃管灌藥(麻黃、杏仁、石膏、甘草,各約成人量的1/2,按常規煎藥法,煎成50ml),繼續觀察波型。結果發現:給藥組家兔血壓有明顯升高趨勢,心率減慢,呼吸變淺減慢,腸蠕動增強。而對照組給與等量水50ml,結果對家兔血壓、呼吸、腸蠕動均無影響。證明麻杏石甘湯對 蕁麻疹之血管變態反應之病理有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