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蝸(英文:Cochlea)是內耳的一個解剖結構,它和前庭迷路一起組成內耳骨迷路,是傳導並感受聲波的結構。耳蝸的名稱來源於其形狀與蝸牛殼的相似性,耳蝸的英文名Cochlea,即是拉丁語中“蝸牛殼”的意思。耳蝸是外周聽覺系統的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為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是聽覺轉導器官,負責將來自中耳的聲音信號轉換為相應的神經電信號,交送大腦的中樞聽覺系統接受進一步處理,最終實現聽覺知覺。耳蝸的病變和多種聽覺障礙密切相關。
耳蝸的組成部分
耳蝸是位於聽器官內耳骨迷路的一個組成部分。耳蝸是一螺旋形骨管,繞蝸軸捲曲約兩週半。由蝸軸向管的中央伸出一片簿骨,叫骨質螺板。耳蝸外壁有螺旋韌帶。骨質螺旋板的遊離緣連著一富有彈性的纖維膜,稱為基底膜,延伸到骨管對側壁與螺旋韌帶相接。把耳蝸骨管分成上下兩部,上部稱前庭階,下部稱鼓階,兩管中充滿外淋巴液。前庭階的一端為前庭窗,鼓階一端為蝸窗。兩部分在蝸頂處的蝸孔相通。在骨質螺旋板近底處有一薄膜,稱前庭膜,由前庭膜、基底膜和一部分螺旋韌帶圍成膜質蝸管,管中充滿內淋巴液。螺旋器(Corti氏器)是感受聲波刺激的聽覺感受器,由支持細胞和毛細胞等組成,毛細胞為聲波感受細胞,每個毛細胞均與神經纖維形成突觸聯繫。毛細胞的上方有基底膜,與毛細胞的纖毛相接觸。外界聲波通過淋巴液而震動基底膜,基底膜又觸動了毛細胞,最後由毛細胞轉換成神經衝動經聽位神經而傳到聽覺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