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經常在急診摸爬滾打的神內醫生,頭暈(dizziness)絕對是繞不開的話題。接診的患者中,約一半是因頭暈主訴來看病的。醫生間流傳一句戲言:頭暈的患者看多了,大夫也頭暈;頭痛的患者看多了,大夫也頭痛。一方面是頭暈這種症狀非常常見,青年人約1.8%會經歷頭暈,老年人約30%會經歷頭暈。相信大家也聽到過周圍的人說過頭暈的症狀。另一方面,雖然都稱頭暈,但症狀其實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類:眩暈(vertigo)、暈厥前狀態(頭昏、虛弱,presyncope, faint)、平衡障礙(站立或行走不穩)、難以明確描述的頭重腳輕感(ill-defined light-headedness, 常與焦慮有關),甚至有時患者還用頭暈來指視物模糊、癲癇發作待情況。因此,面對頭暈症狀,應該首先分辨到底是哪一類,再進一步明確診斷。
眩暈是頭暈裡面最常見的症狀,也是本文的重點。德國一項調查顯示,約有7.8%的人會在一生中至少經歷一次眩暈症狀。刻板講,眩暈是一種主觀症狀,患者感自身或周圍物體旋轉、漂浮、搖晃或翻滾等,屬運動性幻覺或運動性錯覺。但在實踐中,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最經典的自覺天旋地轉,也稱為視物旋轉,也有時感到自身像坐船一樣上下顛簸,或不由自主的前後晃動,有時站立或行走時覺得身體不由自主的向一側偏斜,還有時躺在床上感到自身有向某個方向運動的趨勢。甚至有的時候僅僅表現為眩暈發作時患者只願意閉眼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一動就出現不適。
眩暈這麼常見,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體通過幾個感覺系統獲取必要的信息來維持姿勢和身體的平衡。正是由於這幾個系統天衣無縫的配合,我們才可以自如的站立、行走,躺下、坐起,行動自如。一旦這幾個系統出了問題,就會出現上面所說的運動性錯覺(幻覺)。三大系統的信息分別來自:視覺,位於內耳的位置覺感受器,和來自肌肉、關節感受器的本體感覺。其中最重要的即是位於內耳的位置覺感受器(圖2)傳遞的位置覺,將信息通過前庭神經傳至腦幹,再進一步傳至大腦皮層和小腦。因此,內耳的位置覺感受器、前庭神經、腦幹、小腦、負責位置覺的大腦皮層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會引起眩暈症狀。影響這幾個地方引起眩暈的常見疾病有以下幾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梅尼埃病、前庭神經元炎、恐懼性位置性眩暈(phobicpostural vertigo)、基底動脈偏頭痛,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腦梗死、腦出血累及腦幹、小腦的相關組織時也可能會出現眩暈症狀,但往往伴有肢體麻木、無力,口角歪斜等其他神經核團或纖維受累的表現。單純以眩暈症狀為唯一表現的患者約有2.7%概率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腦梗死,屬於非常少見的情況。因此,患者出現單純的眩暈症狀,而無明顯肢體麻木、無力、活動不利,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視物成雙等別的神經受累表現時,僅有很少一部分為腦血管病。
引起眩暈的疾病這麼多,我們這次只介紹最最常見的一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這是眩暈江湖中第一大幫派。眩暈患者中17-42%是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引起,有的時候有明確的病因,比如頭外傷,有的時候找不到明確的病因。這個名子這麼長是不是有點繞?它也有個通俗的名字:耳石症。上面那個圖中,像蝸牛的東西就是耳蝸,負責感知聲音的。蝸牛的尾巴,即是負責感知平衡的,特別是三個連續在一起的半環狀的器官即是半規管。它附近的橢圓囊上的碳酸鈣顆粒脫落掉進這幾根彎曲的管子(半規管)裡面,在頭位變動時引起眩暈,故稱為耳石症。其中特別是後半規管,就是那個位置最低的,它下面的出口被壺腹嵴堵住,耳石在重力作用下,也不易從上面的出口滑出,就在這個管子裡面隨著頭的活動反覆振盪引起眩暈的感覺。由於其結構的特殊性,耳石症90%左右由後半規管病變引起。耳石症典型的臨床表現為隨頭位置變動出現的眩暈感覺,但頭位置保持不動,眩暈症狀可很快消失,一般不超過1分鐘,可伴隨噁心嘔吐症狀,可有眼震的體徵(眩暈時仔細觀察患者的眼睛,可看到眼球不自主的來回振盪),這兩個伴隨的症狀、體徵是由於負責位置覺的神經核團和胃腸運動、眼球活動的神經核團間存在神經纖維聯繫導致。比如有的典型患者睡醒覺,一起床,忽然感到天旋地轉,伴噁心、嘔吐,趕緊躺下,保持一動不動。過一小會兒眩暈症狀過去,剛緩口氣,翻個身吧,結果又是一陣天旋地轉,慢慢的,摸索出規律,向某個方向保持不動,就不出現眩暈症狀,如果往另外某個方向一移動,可以出現劇烈的眩暈症狀,而這誘發眩暈的方向,和病變的是哪個半規管有關。醫生可以用誘發試驗來檢驗到底是哪個半規管出了問題。這個誘發試驗叫做Dix-Hallpike試驗。見圖4。因此,如果醫生需要做幾個動作,致使患者剛平靜下來又噁心、嘔吐,醫生還很淡定的告訴患者及家屬,這沒甚麼大的危險,家屬不要生氣哦。這是因為第一,這樣可以明確診斷,有助於下一步正確的治療,避免走彎路,使用不必要的藥物;第二,這種眩暈雖然痛苦,但絕大多數無大礙,堅持堅持,一兩分鐘也就過去了。從它個病的名字上也看的出來,良性,這非常關鍵,表明它第一安全,很少導致嚴重的後果;第二即使不做任何治療,不吃任何藥物,過幾個星期至幾個月,慢慢的自己也就好了。但如果在醫院做耳石的復位治療,有助於更快的康復,少受眩暈折磨。這個復位治療比較麻煩,就不細解了,但大體上和誘發試驗有點像,也是一系列動作組成。
下面這個圖是誘發試驗
如果大家能夠因這篇文章有那麼一點點收穫的話,我就心滿意足了。希望能夠增加大家對眩暈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