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重壓力下,醫生的職業生存狀態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滿意度,甚至影響到患者的康復效果。一個本可以服務患者數十年的優秀醫生,卻在數年後的高強度工作中倒在手術檯邊,究竟得失幾何?
回頭看看,醫務工作者“過勞”現狀的背後,無非有三重肇因:
一是社會推崇“過勞”,將加班加點視為“美德”甚至宣傳典型。結果就是,中國已成為全球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人均勞動時間超過日本和韓國,每年有60萬勞動者過勞死。如此大背景下,醫務工作者也不能例外。
二是少數制度將醫務工作者的職業異化為體力勞動,不尊重其技術性與創造性。正因如此,以藥養醫才成為歷史性癥結,在制度設計上,一直就沒有承認“以技術養醫”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三是醫務人員供不應求,加上醫療資源配置失衡,過勞就成為大城市與大醫院的常態。譬如12月6日開始,深圳史上最大規模招醫引才計劃啟動,其背景是“醫護人員缺口達3萬”的尷尬現實。人少活多,除了“過勞”,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醫務工作者不是超人,將其置於“過勞”的險境,無異於讓公共健康跟著過勞的醫務工作者走鋼絲。因此,在發達國家,醫生過勞是有極大法律風險的怪事。譬如在德國心臟中心,大多數醫生每週的工作時間是嚴格限定的,教授以下的主治醫生一般為每週40小時,超時工作醫院必須支付高昂的加班費。醫院為節約成本,一般會對超過合同工作時間的醫生進行強行休假。
看來,要讓醫務工作者從“過勞”的鋼絲上走下來,只有兩個路徑:公共醫療資源的短板要及早補上,新醫改要彰顯醫療技術的價值;此外,社會還須尊重醫務工作者的勞動,法律要硬氣、規則要正義。一句話,保護醫務工作者合法權益,其實也是捍衛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