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希伯克拉底和黃帝內經時代算起,物理診斷學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隨著科學技術高度發達,各種現代醫療診斷儀器日益增多,傳統的物理診斷手段似乎已經風光不再,並由此導致部分醫生對儀器檢測的依戀。然而,我們常用的視、觸、叩、聽等物理診斷方法,是人類千百年來在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過程中形成的經驗總結,其主旨是通過醫生的感官發現患者的病理改變並作出診斷,是構建診斷大廈的基石。如果不進行系統的物理診斷,往往會導致疾病的漏診或誤診,同時也會大大增加社會醫療負擔。
糖尿病是嚴重影響人民健康並會危及生命的一種常見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致殘性併發症,根據目前的數據統計在糖尿病患者中有15%的患者會發生足潰瘍,如果發生截肢,哪怕繼續給予規律的糖尿病治療,這類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僅有44%。周圍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是引起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如果在這些病變早期進行病因識別和治療可以有效的減少截肢的發生。減少糖尿病患者截肢率的關鍵之一是:內科醫生脫掉患者的鞋襪,認真檢查雙足。
病例一:李某,女性,56歲。主訴:糖尿病6年,對稱性雙下肢麻木刺痛兩年,加重3月。平素口服降糖藥物治療,血糖控制不佳。兩年前出現對稱性雙下肢刺痛、麻木,未予重視,上述症狀逐漸加重。近3個月來,雙下肢刺痛,入夜尤甚,雙下肢麻木,行走如踩棉墊,以致走路不穩,伴有消瘦、乏力、肢冷。實驗室檢查:空腹血糖(FPG)10.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2hPG)14.1mmol/L,糖化血紅蛋白9.4%。
對於這樣的病人,很多醫生更關心如何把患者的血糖降下來,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做一下肌電圖檢查印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事實上一套全面的體檢就可以省掉肌電圖的費用。據統計病程超過10年的糖尿病患者,70%合併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神經病變是已被證實是足損傷的危險因素,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及時地發現是否合併神經病變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在神經病變早期給予診斷及治療,可以避免糖尿病足的發生發展。因此對於這類病人除了進行常規病史詢問以外,必須進行仔細的足部神經系統檢查。檢查包括:⑴望診:皮膚的顏色有無蒼白或潮紅、有無干燥、皸裂及合併皮癬、胼胝體,肌肉有無萎縮,關節有無外翻或突出。⑵觸診: 5.07/10克Semmes Weinstein單尼龍絲測定感覺檢查是目前國際通用的評價足感覺的手段,即用10克尼龍絲以一定的壓力觸壓足部,判斷接觸部位有無感覺,是一種簡單而又便宜的感覺檢測方法。如果糖尿病患者不能感到這個壓力,應被視為保護性感覺喪失,須及時給予預防性治療。振動覺檢查:將128Hz音叉放在足部骨性突起部位,判斷患者有無感覺。一些前瞻性研究表明,振動覺降低預示著潰瘍將要發生。皮膚溫度檢查:定性測定很簡單,如放杯溫熱水,將音叉或一根不鏽鋼小棍置於水中,取出後置於患者皮膚部位的皮膚讓其感覺,同時與測試者的感覺作比較。辨別度檢查:用一根細針進行檢查觀察患者的位置辨別程度,注意避免扎傷皮膚。⑶叩診:患者仰臥位,膝關節屈曲並外展,檢查者把持患者足尖並使稍背屈,用叩診錘叩擊跟腱。另一種方法是患者跪於椅子上,兩足懸空,檢查者用左手把持使足輕度背屈而叩擊跟腱,或坐位兩足懸垂,使患者足輕度背屈而叩擊跟腱,這些方法優點是肌肉容易檢弛,有利於反射的引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通常表現為踝反射的減退或消失。
病例二:張某某,男,71歲,糖尿病病史13年,高血壓25年,血糖控制欠佳,血壓波動在140-150/70-90mmHg。09年11月,逐漸出現雙下肢發涼,冬季加重,活動後下肢疼痛。2012年2月右下肢疼痛加重,夜間明顯,與活動無關。
門診醫生也考慮到患者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建議他做血管超聲、CT或磁共振等檢查明確,誠然這些檢查能提供更可靠結果,但是花費大,且大範圍的血管檢查,浪費了影像科室的檢查資源。如果結合簡單的物理診斷技術就可以判斷下肢缺血的程度並有利於指導下一步檢查。⑴望診:對於考慮下肢動脈缺血的患者可以進行下肢體位試驗,將患者的雙足在抬高下肢30-60秒鐘後如果出現皮膚明顯蒼白,肢體下垂後可見中部呈紫紅色。如果靜脈充盈時間(足部皮膚由蒼白轉紅潤的時間)在15秒以上,說明該下肢供血明顯不足。⑵觸診:下肢動脈觸診可在股動脈、N窩及足背處觸診股動脈、N動脈及足背動脈的搏動是否存在並可以大致瞭解血管狹窄發生的部位。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下肢動脈病變位於更遠端、有更高的截肢率和致死率,所以檢測足背動脈搏動顯得更為重要。足背動脈位於內、外踝背側連線上,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易觸及,這種觸診無任何花費,對發現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有一定的意義。一項研究總結了10年期間46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足背動脈的觸診,結果發現足背動脈搏動異常者為1164例,佔24.9%。另一方面通過下肢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可以瞭解全身動脈硬化的程度,有下肢動脈搏動異常的患者有更高的心腦血管病變的危險性。文獻報道,有周圍動脈病變並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在接受冠狀動脈造影時,冠狀動脈狹窄的發生率高達90%,其中28%的患者為嚴重的三支病變。下肢動脈病變隨著年齡的增加,病程的延長而發病率增高。70歲以上和病程超過20 年的糖尿病患者中將近一半有足背動脈觸診異常,病程10 年以後異常率明顯增加,20 年以後幾乎高達一半的患者有足背動脈的異常,所以對於病程10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應該給予高度的關注大血管病變的危險性。在糖尿病的臨床工作中,應該重視對下肢動脈的檢查,指南建議成年糖尿病患者都應當每年至少進行1次全面細緻的足部檢查。如果發現足背動脈博動減弱甚而消失者,需給予及時的指導與處理,避免這些患者發生足部潰瘍,同時加強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隨著醫學迅速發展,各種先進的實驗診斷和影像技術不斷問世,極大提高了診斷水平。但從循證醫學的角度來看,臨床運用輔助診斷技術仍有很大的隨意性。過度應用輔助檢查必然導致醫療費用迅速增長,不僅增加患者負擔,而且對醫療事業的長遠發展也極為不利。糖尿病醫生應牢固掌握循證物理診斷學思想,無論病情複雜還是簡單,病史和體徵都是診斷的第一步。多數常見病通過簡單的問病史和體檢即可診斷,並不一定需要進行昂貴的檢查。對於複雜疑難的疾病,病史和體檢即便不能確定診斷,也可幫助臨床醫師形成對診斷的初步印象,並縮小鑑別診斷範圍。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針對性的實驗室檢查,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診斷方法在糖尿病足檢查中的重要性
發布於 2022-11-24 15:11
物理診斷方法在糖尿病足檢查中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神經系統檢查主要了解是否仍存在保護性感覺。1、10克尼龍絲檢測:方法簡便易行、重複性好,花錢花時少。②振動覺閾值(VPT)檢測:利用biothesiomter測量患者感覺到振動的閾值,閾值升高,提示感覺異常。可以定量評估。③神經傳導速度測定:通常測定腓神經及其分支的神經傳導速度,是反映周圍神經病變較敏感的指標。但價格較貴,方法較繁。2、周圍血管檢查:①觸診足背動脈、脛後搏動: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搏
發布於 2022-12-09 23:32
0評論
硒和富硒酵母的毒性比較在美國國家食品與藥品安全委員會(FDA)制訂並公佈的人體攝入硒的“安全有效劑量”是每日50-200微克。人們所攝入的天然存在的硒主要是硒蛋白,例如硒蛋氨酸和硒半胱氨酸。食物中如魚和麵粉含有很多硒,特別是有機硒的含量很高。富硒酵母中硒蛋氨酸的含量很高,實驗證明,富硒酵母中硒70%是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評價不同形式硒的毒性作用的研究表明,富鋅酵母比無機硒如硒酸鈉和亞硒酸鈉的毒
發布於 2023-02-26 05:51
0評論
水是生命的源泉,隨著時間的推移,衰老的身體會逐漸喪失水份,而人體保持水份最重要的含量是玻尿酸,人體玻尿酸隨年齡增加而減少,因而皮膚產生皺紋,健康皮膚的含水量應維持在15%—20%左右,玻尿酸的保溼效果是膠原蛋白的16倍,保水值可達1000CC/g,是當今公認的最佳保溼產品。
玻尿酸與人體的同源性好。胎盤素、膠原蛋白,都不如玻尿酸好。玻尿酸有相當優良的保溼成分,在真皮層中約佔80%,對於肌膚是否具
發布於 2024-06-24 14:26
0評論
腦電圖(EEG)特別是規範的腦電圖對於癲癇的診斷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可以幫助確定診斷和分型,判斷預後和分析療效。不規範腦電圖可能造成臨床漏診、誤診的危害,也可能給醫療衛生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
1924年,德國HansBerger開始人類腦電圖研究,其後開始用於臨床..近20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腦電圖的儀器和技術有了極大的進步。至本世紀初,數字化腦電圖已經和正在取代傳統紙筆記錄的腦電圖,
發布於 2023-01-17 15:33
0評論
整形外科手術後,整形外科醫生一般會對患者或其家屬交代,對於手術切口或者植皮區,一定要應用具有彈性的繃帶進行加壓包紮,這種應用彈性織物對瘢痕部位實施持續壓迫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瘢痕增生的方法,我們稱之為壓迫療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效果確切,沒有副作用,是瘢痕治療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一、加壓療法的作用原理有的學者認為加壓可使瘢痕組織內毛細血管減少,膠原纖維呈平行排列,成纖維細胞和肌成纖維細胞減少。
發布於 2022-12-30 23:50
0評論
概述
糖尿病對患者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長時間在生活調理不當,或者經常吃含糖比較多的食品,都可能會誘發糖尿病的產生,糖尿病的患者甚至會導致糖尿病足的現象,患者不能夠正常的行走,也可能會引起身體乏力的症狀,應該進行有效的治療,糖尿病足的患者平時應該多注意休息,應該有一個好的飲食規律,避免出現身體亞健康的症狀,對疾病的輔助治療有很好的效果。
步驟/方法:
1、
糖尿病足的飲食調理是非常重要的,平時
發布於 2022-11-24 22:48
0評論
甚麼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指由於糖尿病周圍血管病、周圍神經病合併感染後出現的足部嚴重的潰瘍、壞疽。既往由於治療困難,給患者造成極大的身心痛苦,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最終截肢的命運。糖尿病足如何治療?傳統的糖尿病足治療方法包括:積極控制血糖,給予傷口換藥和全身使用抗生素。但是由於沒有在根本的血運問題上得到很好的解決,治療效果難令人滿意,治療時間長,花費大。糖尿病足新的治療方法針對糖尿病足的血管病病變特點
發布於 2022-11-30 00:11
0評論
患者提問:疾病:血糖居高不下,藥物效果欠佳,副作用大病情描述:女,64歲,2004年時在湖南診斷為糖尿病,一直服用中成藥糖素清、養胰糖清,效果不錯。來三亞後,血糖增高,視力模糊,乏力,主治醫生說中成藥沒有用,又因為第一次檢查時,尿液中白細胞與紅細胞數值極高,診斷為II型糖尿病並2型糖尿性腎病、高血壓病,故改為西藥(二甲雙胍片、格列吡嗪片、羥苯磺酸鈣分散片),建議控制飲食,每頓6分飽即可,並增強運
發布於 2022-10-18 18:24
0評論
胎兒出生前在子宮裡的姿勢非常重要,它關係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我們知道,子宮內的胎兒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由於胎兒頭部比胎體重,所以胎兒多是頭下臀上的]姿勢。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頭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不過,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但胎頭由俯曲變為仰伸或枕骨在後方,就屬於胎位不正了。至於那些分娩時臀部先露(臀位),或者腳或腿部先露,
發布於 2023-08-29 12:00
0評論
概述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應該多注意合理的身體保健,平時適當的鍛鍊身體對寶寶健康也是非常好的,可以避免感冒發燒和其他方面的身體不適的症狀,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更加的健康和快樂,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大腦更加聰明,所以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未出生之前就會選擇使用胎教的方法來進行調理胎教的過程,準爸爸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
步驟/方法:
1、
胎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呆在母親的體內,這種情況下,很多
發布於 2022-12-05 03:2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