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期緊張綜合徵這種情況的發生與年齡、胎次無關。症狀輕者可以忍受,重者約8%須用藥物治療。其發生的原因尚不清楚。
一、激素關係:最早認為本徵的症狀是由於雌激素過高和孕激素不足所致,因為檢查這類婦女的子宮內膜組織時提示黃體不健,但是以後的研究發現本徵患者的促性腺激素、雌激素與孕激素都未見異常,故認為經前期緊張綜合徵常存在於有排卵型的月經週期中,可能是組織對孕激素、雄激素敏感性失常所致。因為當用人工合成孕激素治療婦科某些內分泌失調疾病時,也可出現類似經前期緊張綜合徵的症狀。
二、水份瀦留:在許多本徵患者中出現體重增加,鈉鹽增加。在正常月經週期中,黃體期醛固酮的分泌增高,有經前期緊張綜合徵的婦女,她們的醛固酮排洩增多,血漿中血管緊張素Ⅱ的濃度也增高,因此認為這種經前期症狀可能是一種一過性高醛固酮的表現。醛固酮的增多可能是受到雌激素直接作用於腎臟或間接作用於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然後使水、鈉瀦留。繼發醛固酮增多,使機體毛細血管水份漏出也增加,導致全身性水的瀦留。
三、催乳素濃度增高:催乳素有一定的調節滲透作用。自從人的催乳素被成功地分離以後,它與生殖功能的關係極為人們所注意。 1974年提出催乳素的升高可能是致成本病的原因,不少作者支持這個意見,並證明具有一系列經前期症狀的婦女,在整個月經週期中血漿催乳素水平高於對照組,乳房脹感、體液瀦留使局部皮下水腫,用溴隱亭治療可以湊效。近來又有相反意見,因為高催乳血癥患者都沒有類似經前期緊張綜合徵症狀,而有症狀的婦女血漿催乳素濃度與對照組相比,亦無明顯差異。
四、維生素B6不足:曾考慮維生素B6缺乏是本病發病的一個因素,雖然沒有被確定,至少用維生素B6治療可以促進過多雌激素的廓清,增強腦的單胺基生物合成,調節行為與情緒。治療的臨床反應差異很大,有人感到明顯有效,有人則不見改善。
五、β內啡肽(β- endorphen)學說:現在認為內源鴉片系肽也有月經週期性變化,因此考慮是經前期緊張綜合徵的病理生理變化。因為內啡肽可抑制中樞胺系統,導致去甲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的釋放減少,併產生情緒改變,內啡肽也能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當內啡肽抑制劑naloxone作用於內啡肽受體時可改變LH的分泌。在早期卵泡期naloxone可不引起LH水平上升,因為此時內啡肽所起的抑制作用最小;相反的在晚期卵泡期,促性腺素水平是正常偏低,naloxone可增加血中LH濃度,設想此時內啡肽抑制促性腺素釋放的作用最大。以上發現可能是孕激素單獨或與雌激素合併時能增強中樞內啡肽的活性。內啡肽作用的變化可影響精神、神經因素,表現為經前期緊張症。內啡肽抑制生物胺系統,減少去甲腎上腺素與多巴胺釋放結果產生疲勞,抑鬱感。如突然把內啡肽的抑制抽去,月經的來潮即伴有神經過度敏感,煩躁,易怒,對一切產生厭惡情緒。內啡肽在黃體期能抑制PGE1,使水份瀦留,肌肉活動力降低。當內啡肽的抑制作用突然消失或減退時,就增加前列腺素活性,表現為大便頻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