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3-29 14:28

  臉部穴位按摩順序:太陽穴——下關穴——頰車穴——四白穴:按摩臉部的穴位可以化結散瘀,促進臉部的血液循環,有效促進痘痘的消除。用拇指或食指在穴位處點、按、揉即可,按摩至臉部微微發熱,也可以塗抹茶油輔助。

  曲池:適合於痘痘顏色鮮紅,有癢痛感,且易口渴喜歡喝水的人群,中醫上屬於“肺經風熱”,點按曲池有助於祛肺經風熱。

  太沖:按摩太沖有疏肝解鬱之效,尤其適合很多女性長痘患者,長期情志不舒導致長痘。也可以自太沖推至行間穴進行按摩。

  足三里:適合腸胃溼熱長痘的人群,多見噯腐吞酸、不喜歡喝水,長期便秘人群,多按揉足三里可以改善痘痘的同時,還能增強體質哦。

  三陰交:女性經期前容易長痘,是內分泌失調的徵兆,導致痘痘的多發,常按摩三陰交可以有效改善月經,有利於痘痘的消失。

祛除青春痘按摩這些穴位相關文章
對於出現面斑的朋友來說,還需要按摩長斑的地方。中醫上有“阿是穴”的說法,就是哪裡有病哪裡就有穴位,對於色斑也是這樣。產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環不好,按摩就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從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針灸效果會更好。 如何找到這9個穴位? 三陰交: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10釐米,脛骨內側緣後方。 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地機:位於陰陵
發布於 2024-04-01 05:51
0評論
【按摩方法】 1.用雙手拇指橈側緣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遍。 2.用雙手拇指螺紋面分推攢竹至兩側太陽穴30遍。 3.用拇指螺紋面按揉百會約50次。 4.用大魚際按揉太陽30次,即向前向後各轉15次。 5.摩中脘、關元各2~3分鐘。 6.拿三陰交、足三里、太沖各20~30次。 7.輕輕拿捏風池10次。然後由前向後用五指拿頭頂,至後頭部改為三指拿,順勢從上向下拿捏項肌3~5遍。 8.用雙手大魚際從前額
發布於 2024-04-15 20:44
0評論
概述 生活中,按摩是一種享受,同時也是一種美容方法,大多數女性臉部都或多或少有一點黃褐斑,可是卻及少有人會用按摩的方式去祛除,大多數都是吃藥,做美白等。然而,黃褐斑多因內分泌失調,毒素過多地堆積而形成,祛除黃褐斑需要調節內分泌以及排毒素,穴位的按摩有助於身體的排毒,所以,想祛除黃褐斑的女性就繼續往下看吧! 步驟/方法: 1、 上脘穴按摩祛斑。上脘穴能夠刺激腸胃的消化,可以減少食物淤積在胃部,
發布於 2023-03-21 11:59
0評論
1、點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是胃經經氣結聚之處,點按中脘穴能夠促進經氣運行,調節胃的功能。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鐘,至局部產生髮熱感。 2、揉按心窩 心窩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用手掌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溫暖、舒暢,有調節中焦氣機,使胃氣通暢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脹症狀明顯,可由心
發布於 2025-01-22 19:17
0評論
No.1、泡桐花去青春痘 方法 摘上一把鮮桐花,先用溫水洗臉,再取幾朵桐花,搓捻出水,反覆塗抹於患處直至桐花無水,早晚各一次,連用三天,一週後可見效。 No.2、綠豆去青春痘 方法 綠豆100g,研成細粉,加適量溫開水,製成綠豆霜,裝入瓶中備用。每晚洗臉後擦乾,取適量輕輕塗抹於患處,持續10~20分鐘。堅持使用,1~2個月可痊癒。 No.3、白果去青春痘 方法 取1~2粒白果種仁,切成平面,搓於
發布於 2024-04-21 02:35
0評論
1.日常護理 每日一到兩次溫水洗臉,清潔皮膚,忌用手擠壓或搔抓皮損。忌用油脂類、粉類化妝品和含有糖皮質激素的軟膏及霜劑。 2.痤瘡治療的常用方法 (1)局部外用藥物維A酸類(維A酸乳膏、阿達帕林凝膠、他扎羅汀凝膠)、過氧化苯甲酰、抗生素類(克林黴素、紅黴素、氯黴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劑等。 (2)口服抗生素首選四環素類(米諾環素、多西環素等),其次為大環內酯類(紅黴素),避免選擇常用於治療系統感
發布於 2024-08-09 05:53
0評論
眼睛是重要的器官,按摩保護眼睛的方法有很多。 下面小編介紹一種保護眼部的按摩方法,眼部按摩美容法拉眼皮:... 工具/原料 1面部清潔:在進行按摩前要清潔臉部,可在沐浴或蒸汽噴霧後,使毛孔擴張時進行按摩,這樣效果更佳。 2在進行眼部按摩時可抹一些眼霜,以使肌膚得到柔潤順滑,減少摩擦。 3按摩前對眼周穴位進行點壓,用雙手的中指,依次對眉頭,眉毛中間,陽白穴等進行按壓,按摩的方式應要重按輕起,連續六
發布於 2023-11-03 14:02
0評論
步驟一:補脾經 1、脾土穴(又名脾經、脾穴) 部位:在拇指橈(ráo)側緣(赤白肉際處),從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或拇指螺紋面。 操作:補法 1)將幼兒拇指屈曲,從指尖向指根方向推5分鐘(施行補法時,幼兒拇指伸直向上推)。 2)旋推幼兒拇指螺紋面5分鐘。 功用:可促使肝火外洩,內毒外發;同時可補虛扶弱,健脾進食。 步驟二:清心經 1、心火穴(又名心經,心穴) 部位:中指掌面從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狀,
發布於 2024-05-01 04:51
0評論
1、點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是胃經經氣結聚之處,點按中脘穴能夠促進經氣運行,調節胃的功能。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鐘,至局部產生髮熱感。 2、揉按心窩 心窩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用手掌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溫暖、舒暢,有調節中焦氣機,使胃氣通暢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脹症狀明顯,可由心
發布於 2024-08-12 11:51
0評論
臉部穴位按摩順序:太陽穴——下關穴——頰車穴——四白穴:按摩臉部的穴位可以化結散瘀,促進臉部的血液循環,有效促進痘痘的消除。用拇指或食指在穴位處點、按、揉即可,按摩至臉部微微發熱,也可以塗抹茶油輔助。 曲池:適合於痘痘顏色鮮紅,有癢痛感,且易口渴喜歡喝水的人群,中醫上屬於“肺經風熱”,點按曲池有助於祛肺經風熱。 太沖:按摩太沖有疏肝解鬱之效,尤其適合很多女性長痘患者,長期情志不舒導致長痘。也可以
發布於 2024-12-15 09:0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