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軟骨下不全骨折(SIF)和股骨頭壞死(ON)的影像學表現有相似之處。股骨頭壞死在影像學上具有因為軟骨下骨塌陷伴隨軟骨下骨折形成新月徵和硬化帶的特徵,但是一些股骨頭軟骨下不全骨折也可有相同影像學表現。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通過MRI上T1加權像上的低信號帶表現可區分SIF和ON。SIF的低信號帶通常是不規則、彎曲並凸向關節面的不連續信號。
與此相反,ON的低信號帶代表壞死修復組織,在形態上是光滑的,和關節面走形相反幷包圍所有壞死節段。現實中並不是每個醫療機構都有 MRI 進行檢查,而且也有文獻報道SIF存在和ON一樣的和和關節面走形相反的低信號帶。
日本的Satoshi.Ikemura教授對軟骨下塌陷的患者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希望從中找到區分ON和SIF的臨床特徵。結果發表在Arch Orthop Trauma Surg雜誌上。
1998年5月至2010年7月納入44例超過60歲的患者,共有46處髖部疼痛且影像學上存在軟骨下塌陷,調查激素服用史和酗酒情況,測量和計算體重指數(BMI),超過26.4定義為肥胖。
記錄每例患者影像學上的硬化帶和/或新月徵。所有患者的股骨頭進行病檢。根據病檢結果,22例(22髖)為SIF,22例(24髖)為ON。
研究發現,SIF組患者的年齡、女性比例要明顯高於ON組。95.5%的ON組(21/22)存在服用激素或酗酒,而SIF組只有22.7%(5/22)的患者服用激素,1例患者酗酒(1/22)。
SIF組患者有13例出現椎體壓縮性骨折,而ON組只有3例,存在顯著差異。如果患者為女性、年齡大於 70 歲,則相對於ON,SIF 發生的比值比分別是12.01和7.29。如果患者存在服用激素或者酗酒,則患者發生SIF的幾率比ON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