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4-02 15:09

  變應性血管炎僅累及皮膚,多發生在青壯年。一般有乏力,關節肌肉疼痛等症狀,少數病例可有不規則的發熱,但也可無上述症狀。

  皮膚損害可為多形性,有紅斑、結節、紫癜、風團、血皰、丘疹、壞死及潰瘍等。兩膝下為最常見,以兩小腿下部及足背部皮損最多。較多的皮損開始的特徵為紫癜樣斑丘疹,壓之不退色,是由於血管壁的炎症細胞浸潤和滲出,故這種淤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斑都是高起的可以觸及的,乃是變應性血管炎的特徵。有的開始為皮下結節,如黃豆至蠶豆及小棗大小,淡紅色有壓痛。有的開始完全似紫癜樣的皮損,有的皮損開始似丹毒樣改變,有的似硬斑病樣改變,有的似多形紅斑樣。在皮損發展過程中可伴有風團、丘疹等。

  由於炎症反應嚴重,在紫癜及紫癜性斑丘疹上發生血皰、壞死及潰瘍,一部分結節損害也可發生潰瘍伴疼痛。水腫以踝部及足背為重。午後較明顯,並伴有兩下肢酸脹無力。變應性血管炎皮損有多種,但幾乎都有紫癜或結節。中性多核白細胞外滲至周圍組織時也可出現膿皰。皮損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如背部、上肢、臀部等處,呈對稱分佈。皮損有自覺疼痛、癢或燒灼感,有的無自覺症狀,有壓痛。皮損愈後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留有色素沉著,如有潰瘍愈後可有萎縮性疤痕。病變急性發作時,損害成批出現,分佈廣泛,伴小腿水腫,病情較重。損害慢性經過者,反覆發作持續數月或數年。病變輕者 2~4周可愈。有的皮損相互融合,並向四周擴展成為大片損害,在膝、肘及手部多見,似持久隆起性紅斑表現。

皮膚型血管炎主要案例相關文章
1.變應性白細胞破碎性(壞死性)血管炎由多種原因導致的過敏引起的一組血管炎疾病,主要累及細小血管,特別是毛細血管後靜脈。以管壁及其周圍組織內纖維蛋白沉積、變性及壞死,大量嗜中性粒細胞浸潤及核破碎成核塵為特徵。發病多較急,常有不同形態的皮膚損害。主要有變應性皮膚血管炎、變應性系統性血管炎、過敏性紫癜、低補體性(蕁麻疹樣)血管炎等。 2.結節性多動脈炎以中、小肌性動脈節段性炎症與壞死為特徵的一種非肉
發布於 2024-04-02 15:03
0評論
臨床表現有丘疹紫癜、風團、小水皰、多形性紅斑、小結節,以紅斑和結節較常見,病程慢性,可遷延達數年之久。 皮膚性血管炎損害均先見於兩小腿,尤其是小腿的下2/3,呈散在分佈,不限於伸面或屈面。在反覆發作過程中逐漸累及大腿和臀部,偶有累及前臂者,以大腿下部兩側為多。患者先感局部疼痛和壓痛,而後觸及皮下結節,數目常在10個以內,當其他部位受累時,不僅損害數目增多,並因部位不同,損害形態亦稍有變異。一般約
發布於 2024-04-02 14:56
0評論
系統性血管炎是一組以血管炎症為共同病理變化、以多器官多系統受累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無論血管大小皆呈血管壁炎性壞死病變,故該組疾病又稱系統性壞死性血管炎。腎臟血管分佈豐富,因此,它是系統性血管炎中最常見的受累器官。此外周圍神經、肺、皮膚也是常常受累的部位。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又叫Churg-Strauss綜合徵,是一類原因不明、主要累及中小動脈的系統性壞死性血管炎。患者常伴有哮喘或變應性鼻炎,主
發布於 2023-03-17 16:11
0評論
“血管炎”確切地說,應該稱為“系統性血管炎”。之所以冠以“系統”二字,是因為血管炎可以累及到人體的各個系統。其實也容易理解,血管無處不在,病變自然也可以多部位發生了。常見累及的器官及表現有:肺部:出現瀰漫性、間質性或結節性病變,可以有咳嗽、氣急、呼吸困難等表現;腎:出現血尿、蛋白尿,發生率高,常較早出現腎功能減退;肝臟:出現肝區不適、肝功能損害;心血管:出現無脈、雙側肢體血壓差異增大。神經系統:
發布於 2024-04-23 21:04
0評論
“血管炎”確切地說,應該稱為“系統性血管炎”。之所以冠以“系統”二字,是因為血管炎可以累及到人體的各個系統。其實也容易理解,血管無處不在,病變自然也可以多部位發生了。常見累及的器官及表現有:肺部:出現瀰漫性、間質性或結節性病變,可以有咳嗽、氣急、呼吸困難等表現;腎:出現血尿、蛋白尿,發生率高,常較早出現腎功能減退;肝臟:出現肝區不適、肝功能損害;心血管:出現無脈、雙側肢體血壓差異增大。神經系統:
發布於 2024-04-23 21:11
0評論
概述 對於血管瘤我們應該是不陌生的,一些新生的嬰兒之間是比較容易出現這種症狀的,是一種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患兒會在顏面皮膚、皮下組織等部位以及口腔黏膜等處出現鮮紅或者紫紅色的斑塊,主要是由於胚胎的早期血管性組織控制基因出現錯構導致出現的症狀,需要我們重視起來及時治療。那麼皮膚血管瘤的症狀有哪些?我來為大家解答。 步驟/方法: 1、 如果是毛細血管型血管瘤,患者皮膚會出現鮮紅或紫紅色斑塊
發布於 2023-07-17 19:25
0評論
定義:伴哮喘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累及呼吸道,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和血管外肉芽腫形成的,影響小到中等大小血管的壞死性血管炎。流行病學:發病率相對較低(2.5/10萬/年),男女比例2:1,發病年齡15-70歲,平均年齡38歲。臨床表現:呼吸系統1、過敏性或變應性鼻炎:常是初始症狀,70%患者可以出現此類表現。主要症狀為鼻塞,排出膿性或血性分泌物。偶有鼻中隔穿孔。鼻粘膜活檢常見血管外肉芽腫形成伴
發布於 2022-10-22 03:39
0評論
本病為一種新的免疫複合物疾病,病因及發病機理極其複雜。 (1)誘因誘發蕁麻疹性血管炎的因素不明。有報道認為是化學物質、藥物(如碘劑)等過敏反應,反覆寒冷刺激,以及病毒、細菌、寄生蟲等過敏原引起的超敏性血管炎。 (2)循環免疫複合物的損害、抗內皮細胞抗體以及細胞免疫反應抗原抗體免疫複合物在低分子量沉澱素的作用下引起C1q結合或活化,進一步導致傳統途徑的補體活化,產生過敏毒素及嗜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
發布於 2023-07-30 08:29
0評論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相關性血管炎包括肉芽腫性多血管炎(GPA)/韋格納肉芽腫(WG)、顯微鏡下多動脈炎(MPA)和嗜酸性肉芽腫性血管炎(EGPA)/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AGPA)/Churg-strauss綜合徵(CSS),ANCA是診斷的有效工具。三種血管炎性疾病均可累及心臟,最常見於EGPA,其心臟受累達50%-62%,是其早期死亡及不良預後的主要原因。心臟
發布於 2022-12-18 21:25
0評論
概述 蕁麻疹性血管炎的發病率是很高的,主要發生在一些中年婦女身上,特別是30到40歲左右的女性最容易患上此病,此病發生以後,很容易導致不規則的身體發熱,而且一般體溫可以在38到39攝氏度之間。特別是患者還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症狀,比如在病人的皮膚上出現風團,和蕁麻疹產生的症狀比較相似,但是風團持續的時間更長,一般會在24到72小時左右,也有一部分患者可能風團持續好幾天都不消失。 步驟/方法: 1
發布於 2022-10-29 22:2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