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26 02:21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是臨床常見的腰痛原因之一, 因腰部的急性扭挫傷或慢性勞損造成局部肌筋膜增厚粘連並刺激壓迫腰神經後外側支而引起, 主要表現為腰痛、臀部痠痛以及大腿內側疼痛。第三腰椎橫突最長, 橫突前有腰大肌和腰方肌, 背側有骶棘肌, 腰背筋膜中層及腹橫肌筋膜附於橫突尖端, 因而其所受的應力大、損傷機會多。腰部急慢性損傷造成橫突周圍軟組織充血、腫脹、炎症滲出等病理改變。刺激腰部感覺神經, 引起肌筋膜痙攣。如得不到及時治療, 局部軟組織發生機化、纖維樣增生、炎症粘連, 刺激和壓迫鄰近的微血管神經束, 引起腰臀部疼痛 。第 1~3腰神經的後支穿過肌筋膜行於橫突背側 , 當附著於橫突的肌纖維組織因損傷產生粘連及瘢痕時 , 神經可受到卡壓產生疼痛。此病尤以青壯年多見 , 大多數患者均有損傷史, 與腰部活動範圍廣、負重多有關, 特別是由經常彎腰或突然扭轉造成; 動作不協調時則更易發生。急性損傷者可有腫脹、皮下淤血 , 觸痛明顯 , 甚至有棘間過寬或棘突裂隙 , 多由於棘上韌帶受牽拉產生多次小損傷造成 , 局部有出血、滲液 , 修復後可有瘢痕及組織增生。鏡下可見淋巴細胞浸潤, 小血管壁增厚 ,
軟組織內神經變性及鈣鹽沉積等。

  症狀

  患者腰部兩側疼痛較多 , 疼痛程度、性質不一 ,晨起、勞累、 彎腰時加重 ,久坐直起困難,活動後略減輕。 疼痛多呈持續性。部分患者主訴疼痛向同側棘突旁甚至臀部及下肢放射, 重者不能仰臥、翻身走路困難 , 但咳嗽、噴嚏等對疼痛無影響 (可與其他神經根壓痛如梨狀肌綜合徵相區別) 。少數患者有間歇性跛行。

  體徵

  慢性腰痛時,腰部活動不受限,急性腰痛時,則腰部活動明顯受限,兩側腰肌保護性痙攣。

  第三腰椎橫突頂端可有侷限性壓痛,部分病人可引起同側下肢反射痛.

  在壓痛點可摸到1~2cm 的較硬纖維性結節(體胖者不明顯)。在臀中肌後緣與臀大肌前緣相互交接處可觸及隆起的條索狀物 , 並有明顯觸壓痛, 此條索狀物為緊張痙攣的臀中肌。

  直腿抬高試驗可為陽性 , 但加強試驗為陰性。

  股內收肌緊張症狀在部分患者十分明顯 , 這是由於股內收肌是由腰 2~4發出的閉孔神經所支配 , 當腰 1~3發出的脊神經後支遭受刺激時, 能反射性地引起股內收肌緊張性痙攣。

  X線檢查:

  一般無異常改變,有時可見第三腰椎橫突較長或左右不對稱,或橫突尖部略有密度增高區。

  一般治療:

  減少彎腰活動, 可外敷消腫止痛藥物 , 一般不主張按摩。慢性期可採用物理、針灸等療法 , 一般保守治療有一定效果。

  鎮痛藥物治療:

  奈丁美酮是非甾體抗炎藥, 屬於非酸性藥物前體。原形活性很弱, 口服後迅速吸收並代謝。由於該藥分子中無酸鹼極性基團, 對胃腸黏膜無直接刺激 , 不破壞胃黏膜的保護機制 , 藥物原形不抑制胃部前列腺素合成 , 對胃腸刺激較小。雙氯滅痛鎮痛、消炎和解熱作用均很強 , 吸收及排洩也較快 ,
臨床用其治療多種疼痛及癌痛 , 還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狼瘡。妊娠前 3個月禁用 , 肝腎功能障礙及有潰瘍病史者慎用。奈普生 Naproxen , 也稱為消痛靈 , 是非甾體抗炎藥 , 吸收快、完全 ,用於治療中度疼痛、痛風及各種關節炎。對不耐受阿司匹林、消炎痛者用奈普生可獲得較好療效。此藥與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有交叉過敏性 , 與苯磺舒合用可延長其血漿t 1/2,偶見胃腸道出血 , 因此 , 消化道潰瘍患者禁用。

  第三腰椎橫突注射治療:

  是治療本病的一種常用療法,通過局部給藥來切斷炎性刺激的信號傳導,改善局部微循環,消除肌肉痙攣,抑制炎症介質的浸潤。患者俯臥 , 腹下墊一枕頭, 常規消毒皮膚 , 採用 25G 8 cm長的穿刺針頭, 穿刺點定於第三腰椎棘突下緣旁開 3 cm處 , 經穿刺點垂直進針, 經皮膚、皮下組織時稍有阻力, 瞬間突然出現顯著疼痛時即為腰肌膜部位 , 回吸無血即可將藥液注入肌膜周圍 , 然後繼續進針到腰椎橫突表面注射剩餘藥液。患者感到注藥部位發脹並擴散至臀、髓、下肢屈側或腹股溝部時效果較好。

  手術療法 :

  經過嚴格科學的非手術治療無效,長期疼痛影響工作、生活,或症狀嚴重不能進行非手術治療者,可採用手術治療。在麻醉下行腰背筋膜鬆解加橫突部軟組織剝離術,若橫突過長,可並行橫突切除術。

  中藥療法:

  對本病的治療,多以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藥物為主。常用方劑有:強腰散、補益風溼湯、骨質增生丸、複方馬錢子散。

  手法治療 :

  手法治療可以調陰陽,行氣活血,疏通經絡,舒筋止痛,是治療本病的重要手段。史文傑「5」認為病變早期以柔和的輕刺激為主,可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改善周圍軟組織的血液循環,解除肌緊張的目的。後期可適當加重手法刺激,但以患者能忍受為度,可起到剝離粘連、軟化瘢痕組織的作用。

  針灸療法:

  針灸治療可鬆解局部粘連,解除局部神經血管和肌肉的壓迫症狀,並通過刺激對組織細胞的調節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小針刀療法:

  病史較長或反覆發作者,因第三腰椎橫突部反覆損傷繼發的瘢痕粘連等病理生理改變相對明顯,嵌壓神經支及影響神經本身的血液供應,多有臀腿部症狀。利用小針刀的手術效應,切開粘連,鬆解肌肉,使肌肉恢復靜態和動態平衡,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降低局部致痛物質的濃度。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簡介相關文章
近來,一位劇烈腰疼四年多,在外地一度以腰椎滑脫準備手術的病人,經過詳細查體,最終診斷為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一針封閉解決了大部分疼痛。高興之餘,也不禁對這一疾病重新進行了複習,進一步加深了印象。上海德濟醫院骨科黃必軍患者腰部疼痛非常劇烈,臨床表現上也符合腰椎不穩引起的行走後疼痛加重,平片也顯示要45椎體的一度滑脫的客觀存在。但是病人的壓疼點很侷限,不是神經根出口附近,放射痛的區域也不是腰45節段的
發布於 2023-03-16 22:31
0評論
近來,一位劇烈腰疼四年多,在外地一度以腰椎滑脫準備手術的病人,經過詳細查體,最終診斷為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一針封閉解決了大部分疼痛。高興之餘,也不禁對這一疾病重新進行了複習,進一步加深了印象。患者腰部疼痛非常劇烈,臨床表現上也符合腰椎不穩引起的行走後疼痛加重,平片也顯示要45椎體的一度滑脫的客觀存在。但是病人的壓疼點很侷限,不是神經根出口附近,放射痛的區域也不是腰45節段的支配區。仔細看平片發現
發布於 2023-02-28 05:11
0評論
所謂腰三橫突綜合徵,是由於腰部持重受力、突然扭轉等外力作用,致使附著在腰三橫突周圍的肌腱、韌帶、筋膜發生損傷,引起局部的滲出,粘連、結節、豎脊肌被動的痙攣,引起的腰部、臀部、大腿後外方的疼痛等,稱之為腰三橫突綜合徵。一、局部解剖腰三橫突在整個腰椎中屬於最長,在五節腰椎中起到主要的平衡作用。如果把胸十一、十二及遊離肋連同所有的腰椎及骶尾椎一起取出,其形狀象一架飛機模型,那麼腰三棘突正象飛機兩側的機
發布於 2022-12-17 22:20
0評論
概述 有個驢友。腰一直感到有不適的現象,有時腰是發脹發睏。到醫院檢查診斷為腰三橫突綜合症。醫生根據病情,做了相應的治療,經過治療驢友腰得到了康復。所以將此事分享給大家。 步驟/方法: 1、 醫生檢查後確診為腰三橫突綜合症後,建議給予小針刀治療,驢友聽取了醫生地治療方法,醫生施於了小針刀的治療。 2、 經過五天一次的小針刀治療,二次後驢友的腰脹酸的症狀沒有了,腰三橫突綜合的症狀消了,有近一年
發布於 2023-07-20 17:01
0評論
(1)急性腰扭傷:多有明顯的腰部閃轉扭傷史,傷後立刻出現腰痛,活動受限,腰部有明顯壓痛點,體位不能自如轉換,疼痛為痙攣性疼痛,X光片無異常。 (2)腰肌勞損:多為慢性腰痛,疲勞狀態下發病,與氣候變化有關,疼痛多為脹性,休息後可以緩解。X光片可無異常,也有的有先天性脊柱裂等畸形。 (3)腰椎間盤突出症:腰部多有損傷史,腰伴下肢放射性疼痛,症狀時輕時重,活動受限,咳嗽、噴嚏、彎腰則可加重症狀,休息後
發布於 2023-03-02 07:01
0評論
腰椎小關節紊亂綜合徵也稱為小關節滑膜嵌頓。多由於輕度的急性腰扭傷或彎腰猛然起立,使滑膜嵌入小關節之間,造成小關節交鎖或脫位,使脊椎活動受限。傷後立即發生異乎尋常的劇痛,使病人無法忍受。病人往往屈身側臥,情緒緊張,肌肉緊張,不敢動,生怕別人觸碰或搬動,脊柱任何的活動、咳嗽、震動都會使疼痛加重。由於疼痛,腰肌呈保護性肌痙攣,腰椎變平或稍後凸或略有側凸。滑膜上端的腫脹可刺激位於椎間孔內的神經根,產生放
發布於 2022-11-26 08:16
0評論
巴西球星內馬爾因腰椎骨折,哭泣著痛苦地離開世界盃賽場,令億萬球迷扼腕嘆惜。通過現場錄像我們可以看到,內馬爾被對方後衛蘇尼加膝蓋撞擊的部位和疼痛(倒地後手捂)的部位,均符合媒體批露的“腰3橫突骨折”的診斷。橫突骨折雖然也屬於脊柱骨折,但因為不影響脊柱整體的穩定性,也不影響神經功能,不需要手術治療,而且可以完全治癒,所以應該稱得上是一種“良性骨折”。然而,橫突骨折造成的疼痛程度卻非常嚴重,因此,短期
發布於 2023-02-19 02:21
0評論
腰椎小關節是脊柱連接的重要關節,具有引導脊柱的運動,抵抗壓縮、剪切及旋轉等各種形式的負荷。LFJ和其他關節一樣,在受到外傷、異常的應力等因素均可導致該關節的退行性變和損傷,而LFJ的退行性變是腰椎退行性變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臨床上引起腰痛的一個重要原因。關節面;LFJ的關節面由上一腰椎的下關節突外側面與下一腰椎上關節突的內側面構成,關節面有厚約0?2mm的骺軟骨,兩關節面呈內外側關係,從第一腰椎到
發布於 2022-10-05 23:36
0評論
隨著脊柱外科技術的不斷髮展,脊柱融合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術式創傷較大,同時由於融合技術的應用,使相鄰節段退變加速,影響遠期療效。這一問題也日益得到廣泛關注。關於脊柱融合內固定術後引起相鄰節段病變已多有研究報道,1956年Anderson首先報道了脊柱融合術後發生椎體滑脫。1963年Harris注意到繼發性滑脫病例於脊柱融合術後發生。1988年Louw報道了前方脊柱融合後的椎管狹窄。丁宇、阮
發布於 2022-11-30 20:06
0評論
脊柱周圍的肌肉從位置上看分別位於脊柱的背側和前外側。它們可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脊柱。1、背側組:主要包括頸、背部的淺層、深層肌及作用於骨盆的臀肌和股後肌(1)淺層:均起自棘突,止於肱骨上端及肋骨,以運動上肢及肋骨。在項部及背上部有斜方肌、背下部有背闊肌。其前方有肩胛提肌、菱形肌和上後鋸肌。在腰部有下後鋸肌。(2)深層:深層肌主要維持脊柱的挺伸,分為長肌和短肌。長肌有夾肌和骶棘肌(夾肌包括頸夾肌等),
發布於 2023-03-27 17:3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