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人未老腿先衰。許多人在50歲左右開始出現膝關節疼痛。有些人一開始是下臺階時疼痛,逐漸發展到即使在平路上行走也會疼痛。有些人在剛開始走路時有疼痛感,過了一段時間就停止了。還有一些人因為走得太多而疼痛。有些人早上起來,關節僵硬,活動幾分鐘後就好了。有些人的關節腫脹、畸形。這些都是骨關節炎不同階段的不同表現。
骨關節炎實際上是老年退化的一個標誌。其根本變化是關節內軟骨的退化。我們關節的正常表面有一層軟骨,它光滑而有彈性,在有關節液的情況下摩擦係數低。隨著年齡的增長、外傷、不適當的運動、勞累和其他因素,軟骨逐漸失去其原有的功能。開始是軟化,然後表面開始長毛,然後開裂,最後脫落。沒有了軟骨的保護,比較粗糙的骨頭就會直接暴露出來並受到摩擦,出現各種症狀,如疼痛。人們常說的骨刺,也是因為軟骨脫落和關節不穩定而發生。應該注意的是,骨刺不一定產生症狀,疼痛的根本原因仍然是軟骨的退化。
既然骨關節炎是衰老的一種症狀,那麼它是不是不能改變呢?答案是否定的。關鍵是早期治療。
而根據關節炎的進展階段,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可供選擇。
對於剛剛出現關節疼痛的患者,如果不是很嚴重,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時沒有問題,只是在上下樓梯時疼痛,如果沒有關節卡住的感覺,那麼就可以採取相對保守的治療方案。第一步是減肥,不要提重物,減少上下樓,避免攀爬和下蹲。游泳和騎自行車是較好的鍛鍊方式。直腿抬高和靜止馬步可以增加股四頭肌的力量,增加關節的穩定性,減輕骨骼的負擔,每天可以儘量多做。這些方法適用於所有骨關節炎患者。在此基礎上,你可以服用一些滋養關節軟骨的口服藥物。雖然北京醫療保險規定這些藥物只對嚴重的骨關節炎報銷,但根據我的經驗,這類藥物只對輕度到中度的病例有效,真正到了嚴重的時候,這類藥物就沒有效果了。中醫燻蒸關節,外敷藥膏,辯證使用一些補肝腎、活血化瘀、祛風除溼的藥材都是有效的。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佳,也可以選擇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以潤滑關節,減少軟骨的磨損。上述方法如果結合使用,對早中期的骨關節炎效果很好。
關節鏡手術對於疼痛較長時間不能緩解、關節內有咔嚓聲、關節屈伸受限、有時發作的病人來說是較好的選擇。上述症狀表明,關節內有軟骨移位、關節遊離體或半月板斷裂。所有這些都會大大加快關節退化的速度。口服藥物,或關節注射將很難做到這一點。這些異物必須儘早清除,以使症狀得到緩解。關節鏡檢查只需要在關節表面開2-3個1釐米長的小口,其中一個用來進入一個攝像頭,將關節內部的情況投射到顯示器上。然後,外科醫生通過另一個小口使用專門設計的器械,去除脫落的軟骨和遊離體,修剪撕裂的半月板,並磨掉導致症狀的骨頭。對於已經退化和不平整的軟骨,也可以使用射頻技術將其恢復到儘可能的平整。關節鏡手術創傷小,併發症少,每個切口只需要一針,術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一週後就可以拆線。住院時間約為一週。半月板損傷、關節遊離體、一些滑膜病變和十字韌帶損傷都是關節鏡手術的適應症。
關節鏡的創傷性較小,但它也有自己的侷限性--力量小。對於已經有關節畸形、關節活動明顯受限、X光片上關節間隙明顯變窄並失去伸展能力的病人,關節鏡檢查將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如果保守治療無效,關節置換是更徹底的治療選擇。通俗地說,關節置換術就是把病變的關節面的骨頭和軟骨切除,然後在關節面上放置一個金屬罩,使關節面重新變得光滑,同時可以糾正負重力線。症狀可以得到徹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