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非抗腫瘤藥物的抗腫瘤作用無論是在專業領域還是在普通民眾中都被熱炒。由於理論上的差異,與非抗腫瘤藥物的抗腫瘤作用有關的內容應在中醫和西醫之間分開,我們只分析目前被炒得火熱的非抗腫瘤西藥的抗腫瘤作用。
關於非抗腫瘤藥物的抗腫瘤作用的研究在醫學界已經開展多年,近年來逐漸呈現出白熱化的趨勢。其中研究最多的主要有三類:以阿司匹林為代表的非甾體抗炎藥、β-受體阻滯劑和二甲雙胍。下面讓我們分別瞭解一下。
阿司匹林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痛藥,早在1899年就已上市,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牙痛、關節痛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被更廣泛地用於風溼性疾病,以及通過防止血小板聚集來治療某些類型的缺血性心臟病、血栓性疾病等。近年來,一些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阿司匹林似乎有抗腫瘤作用,特別是在預防消化道腫瘤方面,並進一步進行了分層和實驗研究。其中,牛津大學的一位教授在頗具聲望的《柳葉刀》雜誌上發表了幾篇文章,闡明瞭阿司匹林對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的短期影響,還闡明瞭阿司匹林在抑制惡性腫瘤轉移方面的作用,這些作用在消化道腫瘤中分別更為明顯。
β-受體阻滯劑是一類常用於治療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藥物,近幾十年來的觀察研究發現,它可能對結直腸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許多研究單位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觀察性研究。然而,得到的結果並不一致,有的證明長期口服β-受體阻滯劑可以降低人們患大腸癌的風險,而有的則證實長期口服此類藥物並不能降低人患大腸癌的風險。因此,對於β-受體阻滯劑是否能預防惡性腫瘤的發生,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
二甲雙胍是最常用的降糖藥物之一。它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來減少體內的糖分,減少腸道對糖分的吸收,以及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大量的臨床觀察發現,二甲雙胍在某些方面有降低腫瘤發病率以及抗腫瘤作用。有專家研究了其降糖作用的機制,發現它可以通過抑制肝臟脂肪的合成來預防肝癌;有研究表明,二甲雙胍與抗腫瘤藥物聯合使用可以明顯提高對惡性黑色素瘤的抗腫瘤效果。
至此,我們對三種研究最多的非抗腫瘤藥物的抗腫瘤作用有了基本的瞭解,然而我們是否可以在此基礎上應用此類藥物來預防腫瘤?我認為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至少在目前是這樣。
任何一種藥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代謝,它帶給人體的不僅是治療效果,還有其不良反應。而對於那些不願意接受治療的人來說,他們就會選擇 "不接受治療"。"不接受治療 "是指在治療過程中,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根據其受體在心血管系統中的分佈情況,β-受體阻滯劑還可以減緩心率,降低心肌收縮力。對於正常人來說,降低血壓、降低心肌收縮力和降低心率可能意味著重要器官的血液和氧氣供應不足,如大腦供氧不足,可能導致嗜睡和無法集中注意力等。腎臟供血不足可能增加腎臟的工作量,長期下去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腎功能異常,甚至腎衰竭等。二甲雙胍在降低血糖的同時,還可能導致體內乳酸代謝異常,長期不降血糖的情況下服用可能導致乳酸中毒,嚴重時可能因酸中毒而危及生命。
因此,我們不能根據研究數據在短期內盲目地應用這些藥物來預防腫瘤。當然,目前發現具有抗腫瘤作用的非腫瘤藥物並不只有這三種,我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會有更多的非腫瘤藥物被發現具有抗腫瘤作用,然而確定哪些藥物可以用來預防腫瘤,哪些藥物不能用來預防腫瘤,這是醫學工作者的任務和使命。讓我們等待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