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前後,北京天氣持續高溫,但天氣變化無常,時冷時熱,我們都感到了很多不適症狀,主要表現為乏力,睏倦,頭暈,納差,胸悶心煩,失眠等等,這就是中醫六氣(風、寒、暑、溼、燥、火)中“暑溼”當令所導致的人體的不適。
一、暑伏的概念及時令特點
目前時令將很快進入農曆六月,古人稱之為長夏,長夏基本上相當於古人所說的三伏天,“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所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大致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農曆將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據北京氣象臺氣象資料顯示,北京地區全年以7月中旬~8月中旬,即在三伏天時段,氣溫最高、降雨量最大、溼度最大(76%)、最低風速(1.5米/秒)、氣壓最低。這段時期,中醫稱之為暑溼當令。
中醫認為,暑在夏至之後、立秋之前當令,暑氣過則為暑邪,具有炎熱、升散、開洩特性,易耗氣傷陰、擾亂心神,另外,中醫還認為 長夏暑必夾溼,溼邪具有重濁、粘滯、瀰漫的特點,而在三伏長夏時令,天暑下迫,地溼上蒸,暑溼相合,合稱之為暑溼邪氣,因此,這一時期的外感病證,即中醫的暑病,多具有暑溼相合的病證特點。 現代醫學認為,正常情況下人體產熱需要與散熱達成平衡,人體主要通過輻射、蒸發、對流、傳導四種方式進行散熱。暑季氣溫高於25℃,尤其當氣溫超過32度時,輻射散熱將顯著減少,人體反而被迫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此時汗液的蒸發成為人體的主要散熱方式,而暑季空氣溼度又常大於60%,為76%左右,這將導致汗液蒸發顯著減少,尤其當空氣溼度達到90%時,汗液蒸發會完全停止,同時,當所處的環境無風,空氣流速明顯下降時,傳導途徑的散熱也將大為減少,這就導致人體體溫調節障礙,暑季易發生中暑。
二、陽暑病特點和防治
室外高溫環境下長期作業、強體力勞動者;室溫較高和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的年老體弱、肥胖者最容易發生中暑。中醫將之稱之為陽暑。即明代張景嶽所言的“暑月受熱者”(“凡以盛暑烈日之時,或於長途,或於田野,不辭勞苦,以致熱毒傷陰,而病為頭痛煩躁,肌體大熱,大渴大汗,脈浮氣喘,或無氣以動等證”)。
最主要的表現為熱痙攣和熱衰竭:
1、中樞神經系統
高溫影響神經細胞代謝,引起細胞死亡,導致頭痛、頭暈、煩躁不安、嗜睡、昏迷等。中醫認為是暑邪內犯心營,擾動心神。
2、心血管系統
皮膚血管擴張,心排出量增加,心臟做功增加,心肌缺血,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3、呼吸系統
機體為增加散熱增快呼吸頻率,持續不解可引起呼吸性鹼中毒。中醫認為是暑熱傷肺,
4、水和電解質代謝障礙
高溫時大量出汗引起水及電解質丟失,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嚴重鈉可導致肌肉痙攣。中醫講暑熱傷津,氣隨津洩,津液虧虛,導致大汗、乏力、口渴。甚至引起抽搐、痙攣。
5、腎臟
大量出汗導致體內脫水,腎臟灌注不足,尿液濃縮,可見尿少尿黃。中醫講暑熱傷津,心火下移小腸,出現小便短赤。
6、消化系統
由於體表血管擴張,血流重新分佈,胃腸道血流灌注不足,蠕動能力下降,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及抗菌能力下降,易出現食慾差、腹瀉、腹脹等。中醫認為脾主長夏,溼邪容易困阻脾胃,脾臟運化無力出現納差、嘔惡、便溏、腹脹。
8、肌肉
高溫引起橫紋肌缺氧、溶解,出現肌肉痠痛。中醫講脾主肌肉,暑溼侵襲,阻礙氣機,溼性重濁,故四肢酸楚困重。
針對陽暑,中醫認為應當清暑、化溼、滋補合用,清暑指的是清解暑熱,清利心火,化指的是運化脾胃,脾主長夏,為太陰溼土,溼邪乘脾,應當運化脾溼,暑溼傷及人體氣津,應適當的益氣生津。
防暑方藥推薦:
成人防暑清熱飲
【處方】 藿香3g 菊花3g 白茅根3g薄荷2g烏梅1枚。
【功用】 芳香化溼,清熱生津。
【適用人群】 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
【服用方法】 將上5味藥放入杯中,加350~450 mL開水,加蓋悶泡30分鐘。代茶飲。每日1劑可供3~5人服用。
兒童防暑飲
【處方】 藿香2g 荷葉2g 白茅根5g 生山楂2g。
【功用】 芳香化溼,清熱生津。
【適用人群】 14歲以下兒童。
【服用方法】 將上4味藥放入杯中,加500mL開水,加蓋悶泡30分鐘。代茶飲。供3~5人服用。
防暑藥膳推薦:
清涼綠豆湯:綠豆30g,蘆根9g,生甘草3g。將蘆根、甘草2味藥用紗布包好,加水適量與綠豆同煮5~10分鐘。去藥包。冷熱飲均可。
清熱解暑二豆薏米粥:赤小豆、綠豆、薏米、大米適量。煮粥,冷、熱食用均可。
清熱解暑涼拌菜:鮮馬齒莧、鮮魚腥草、鮮穿心蓮、鮮紫背天葵、鮮蘇葉、鮮薄荷等任選一種,洗淨,開水焯後,涼拌食用。
二、陰暑病特點和防治
隨著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暑季加強了防暑降溫措施的使用,陽暑已經明顯減少,但一方面空調逐漸普及,另一方面夏天冷飲,包括冰鎮啤酒、冰激凌等等逐漸成為暑季餐桌上的常客,這些容易導致明代名醫張景嶽所講的“因暑而受寒者”的“陰暑病”更為多見。陰暑病實際上是暑季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即“凡人之畏暑貪涼,不避寒氣,則或於深堂大廈,或於風地樹陰,或以乍熱乍寒之時,不謹衣被。以致寒邪襲於肌表,而病為發熱頭痛,無汗惡寒,身形拘急,肢體痠痛等證。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陰暑,即傷寒也。”;“又有不慎口腹,過食生冷,以致寒涼傷髒,而為嘔吐、瀉痢、腹痛等證,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內,治宜溫中為主,是亦陰暑之屬也。”主要表現為空調病和胃腸型感冒。
空調病多見於內蘊溼熱,外感風寒,治療應當採用中醫祛暑解表,清熱化溼中藥,臨床常用的是新加香薷飲,或我院院內製劑祛暑飲。胃腸型感冒,主要是內傷飲食,外感風寒,主要採用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膠囊等。
陰暑病推薦方藥
防暑和胃飲
【處方】 藿香3g 香薷3g 穿心蓮3g 生薑2片。
【功用】 解表祛暑,調和腸胃。
【適用人群】 空調環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平時貪涼飲冷過度的人群。
【服用方法】 生薑洗淨切厚片,與其他3味藥共放杯中,加350~450 mL開水,加蓋悶泡30分鐘。代茶飲。供3~5人服用。
四、關於三伏天的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一種治未病療法,冬病指的是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疾病,主要見於呼吸系統慢性咳痰喘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這些慢性咳痰喘疾病中醫的主要病機是陽氣不足,寒痰內伏,在夏天,上述疾病一般處於緩解期和穩定期。中醫理論認為,在夏天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此時人體陽氣發洩,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張開。順應夏季天時陽旺陽升,人體陽氣在夏季有隨之慾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應用辛溫發散的外用藥物,藉助溫熱刺激的藥力,以鼓動激發陽氣,天人合擊,祛除寒邪,最易把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狀態,可以起到減輕這些病證冬天時發作症狀,減少疾病發作次數,甚至治癒的效果。但對於陽熱亢盛和陰虛內熱的病人,如支氣管擴張和肺結核等,則是禁忌症。
五、長夏養生防病要則
長夏的養生防病應當遵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言:“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1、慎起居:避開炎熱、潮溼、陰寒之地。適量運動,適量出汗,該出汗時要出汗,有助於散熱,祛除體內溼氣,令陽氣舒展,增強人體耐暑、抗病能力。
2、調飲食:清淡、營養、易消化。忌辛辣、油膩之品,辛辣助火,油膩助溼。
3、精神方面:情緒宜平穩,開朗,樂觀向上,戒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