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癌症併發症:如何選擇干預時機?
2014年12月18日訊,儘管惡性腫瘤發病率不斷攀升,但隨著治療手段的增加和理念的更新,腫瘤的整體治療水平和療效也在提升。例如,在10幾年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1年生存率只有15%,現在,得益於腫瘤綜合治療方法的進步,使得這一類臨床最為常見的腫瘤患者1年的生存率超過40%。這其中,科學防控併發症功不可沒。
併發症何時出現?
腫瘤給人體造成的傷害不單指腫瘤本身,也涵蓋併發症。
從成因講,併發症又分為兩類。一類和治療相關,另一類則指因腫瘤侵襲或轉移引起。治療中:手術後疼痛、感染;化療引起白細胞、血小板下降、噁心嘔吐;放療產生的放射性損傷,都與治療脫不了關係,稱之為治療相關併發症。而骨轉移、胸腹水、腸梗阻、癌性發熱等併發症則直接與腫瘤的進展相關,稱之為腫瘤相關併發症。
治療相關併發症與治療相關,隨著治療的結束,有的併發症自行消失,不能自行消失的通過治療也會得到有效控制或緩解。
腫瘤相關併發症多發生於中晚期癌症病人,是否會出現併發症,與腫瘤病人的病情,治療時機,醫生的干預措施密切相關。有些癌症早期病人僅通過手術即可獲得良好的效果,達到臨床治癒,不會出現併發症。但有些病人可能同時或先後出現數種併發症。
如何選擇干預時機?
腫瘤併發症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增加病人痛苦、影響生活質量;二是可能會妨礙腫瘤本身的治療;三是某些嚴重併發症如肺栓塞、重症感染、出血等甚至可危及生命。有經驗的醫生在完整檢查評估癌症病人病情的基礎上,預測病人是否會出現併發症,是否需要提前干預,如何幹預?
提前干預可以使併發症儘量不出現或晚出現。一旦出現併發症,目前的干預手段也有多種。如中心型肺癌的常見併發症是阻塞性肺炎,如果根據具體病情提前採用一些有效措施,如局部放療、介入和中醫治療就可能有效防止或推遲病人陷入呼吸窘迫的境地。肺癌合併大量胸水的病人,立竿見影的辦法是穿刺引流胸水,再通過藥物抑制胸水產生。通過這些中、西醫相結合的干預手段,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為治療贏得時間。
併發症的出現往往會干擾腫瘤的治療計劃,當化療引起病人骨髓抑制時,在血細胞指標恢復正常之前就要暫時中斷化療,但延遲化療則可能會影響以前的治療效果。又如,如果放療過程引起了放射性肺炎,毫無疑問,必須暫停放療,優先治療肺炎。待病情恢復後再考慮腫瘤本身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