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都知道,愛吃肉飲酒、比較肥胖、不愛吃早餐容易得膽結石,但不清楚有消化疾病的人、減肥的人、素食主義者、不良生活習慣(吸菸、缺乏鍛鍊)、工作緊張心理壓力大的人也很容易得膽結石。中醫認為其主要原因是違揹人體內的陰陽平衡,導致消化及代謝紊亂而得病。
最近一位膽囊結石病人,結石近2釐米大小,服用猛烈的排石藥,結果結石嵌頓在膽囊頸部,引起膽囊腫大、積液,最後引起膽囊穿孔,危及生命。門診上也經常看到許多人花大錢、下大工夫行溶、排石治療,但效果並不理想。中醫認為,對膽石症不加任何保健和治療,或者過於執著於溶排石,都失之偏頗。
膽石症診治存在五大誤區
一、認為是常見病,沒啥大不了的
膽石症包含多種情況,發生在膽囊、膽管(肝內、肝外)的結石各不相同,有炎症和無炎症在治療上也有所差別。同時患有膽石症,有的人終身沒出大問題,但有人卻因為結石嵌頓引起膽囊穿孔,或結石引起重症膽管炎而危及生命。所以患有膽石症的人,要重視疾病,認真瞭解膽石的具體情況以及有可能出現的症狀,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必要的治療和生活護理,防止疾病的加重。
二、無症狀的結石不需治療
有一部分膽石症病人平時沒有症狀,覺得無需治療,這種觀點是不對的。膽結石的發生,說明人體內部消化系統,尤其是膽汁代謝方面已經出現問題,如果不加註意,可能會出現更多的病變,如膽結石較大,或伴有膽囊壁的改變,年齡偏大,有腫瘤家族史等均有可能演變為膽囊癌。還有資料證實,膽結石患者結腸癌的發病率較一般人高。因此,膽石症患者進行合理治療是必要的。
三、盲目輕信部分廣告“單方治大病”說法
有些非正規醫院,打著“排石、溶石”招牌,不論膽石症具體情況,隨便給病人進行治療,以獲取經濟利益,而一些患者又因缺乏醫學常識,相信一兩次就能治好病,受騙上當,花了許多錢,病沒有任何起色。膽石症的治療,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有些可以用藥物療法,有些應採取手術治療,前提是應經過正規醫院的醫生來決定。
四、膽石症患者要徹底告別油葷
一般人都知道,膽石症的發生與飲食有關,吃油葷食物可能引起發作,因此有的患者一點兒油葷的食物也不敢吃,時間長了出現營養不良等情況。實際上這種觀點是不完全正確的。吃過量的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易發生膽石症和膽囊炎,尤其在發病時更不能食用,但平時可以選擇一些植物性蛋白質或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食品,如裡脊肉、雞胸脯肉等,還可選服低脂或脫脂牛奶等,維持正常的生理需求。
五、輕易手術,盲目碎石
一些患者認為得了膽石症,乾脆手術治療一下就好了,其實不然。對於單純的膽囊結石及膽囊炎,手術治療一般可以達到治癒的作用。而對於膽管結石尤其是肝內膽管結石,一次手術或有時多次手術仍不能達到治癒的目的。一些老年患者,由於體質差,手術風險大,不到必須,一般儘可能採取非手術治療。所以做不做手術要依病情區別對待。還有些病人考慮進行碎石治療,其實這種方法用在膽石症本身就不是很恰當,如膽囊結石,即使較大的結石碎成小結石,也存在著排不淨或再發的問題,而對膽囊炎症造成的囊壁病變沒有任何作用。對於肝內膽管結石,振波碎石對肝組織還有損傷。膽石症的碎石治療目前很少有人應用。
膽石症,注意養生和標本兼治很重要
1、飲食、起居、情志調節均須兼顧
中醫認為,人有五臟六腑,膽為六腑之一,又為中精之腑,內藏金汁(膽汁),膽附屬於肝,主疏洩,其作用是調節膽汁的儲藏與排洩,參與水谷精微的消化與吸收,肝膽功能的正常與否與膽石症有直接的關係。如飲食失節、寒溫不適、情志損傷等因素刺激,可引起人的肝膽失其調節與疏洩,則體內溼熱內生,氣機不暢;久則溼熱煎熬膽汁成石;膽石停留,溼熱不清,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體內熱盛蘊毒,毒熱或燻蒸肌膚髮黃,或深陷營血發厥,引起全身性的危重症候。老百姓都知道愛吃肉飲酒、肥胖、不愛吃早餐容易患膽石症,殊不知一些患消化疾病、減肥、素食主義、不良生活習慣(吸菸、缺乏體育鍛煉)、工作緊張壓力大都很容易導致膽石症,其主要原因是以上情況違揹人體內的陰陽平衡,導致消化及代謝的紊亂,因而得病。所以中醫強調,五穀可養人,亦可害人,情志損傷為百病之長。中醫極其重視膽石症病人的飲食、勞逸和情志諸方面調攝,所謂“三分治、七分養”。
2、“治病求本”、“標本緩急”、“標本兼治”
中醫治病在乎治本。膽石症的發生,是由於臟腑功能失調,引起膽汁代謝異常而病,因此中醫通過調理臟腑、疏肝利膽等方法,糾正消化、代謝上的紊亂,維持肝膽正常的功能,通過中藥或配合其他一些療法,可以使一些患者的膽石排出、消失;還可以防止膽囊或膽道炎症的發生;較長時間服用中藥並能起到預防結石再發的作用。
中醫治病“急則治標、緩則治本”。膽石症治療的原則是利膽去石,從根本上消除疾病。但出現炎症或急性症狀時,就要把治療的重點放在解毒抗炎上,及時緩解症狀,控制病情,避免導致膽囊化膿、穿孔,或膽管炎症的出現。臨床實踐證明,中藥治療可以使許多病人避免急症手術,防止因手術引起的一些併發症。待病情好轉後可進一步進行病因治療。所以中醫治療膽石症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
“標本兼治”。中醫還十分重視對“症”的治療。臨床大部分膽石症病人常常表現有腹脹、咯逆、食慾不振和大便不暢等消化不良症狀,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飲食。通過中醫中藥治療,可以改善症狀,維持病人的正常生活。中醫治病的另一特點是“整體觀念”。有些病人除了膽石症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器官的病變,這些疾病相互影響,比如膽心綜合徵等。中醫認為人體全身各器官是相互聯繫的,病與病之間也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因此在治療上必須重視局部併兼顧全身。臨床許多病人來看膽石症,吃中藥後不但膽石症的症狀好轉,其他病的症狀也有改善,從而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
3、“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醫歷來強調疾病的預防,也就是“養生”之道,包括食療、體療以及修身養性等內容。膽石症的防治也離不開這些問題,總結起來,患者應注意以下一些方面:合理的膳食(低脂、低蛋白、低膽固醇、少食油炸食物等),飲食要節制、節律;適當的體育鍛煉,並根據年齡、體質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保持正常的心態面對工作與生活,正視自己的疾病,如過分輕視或看重疾病都會對疾病的治療產生不良影響;還可向醫生學習瞭解一些有關膽石症自我保健的方法,如按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