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6-15 22:36

  正常人尿草酸鹽最大排出量每天約40—50mg,其主要來源是內生性的,約40%由甘氨酸代謝演變而來。甘氨酸經轉氨基作用轉變為乙醛酸。乙醛酸進一步代謝有若干途徑,其中之一是氧化為草酸,草酸鹽為其最終代謝產物,後者由尿液排出。

  ①Ⅰ型高草酸尿症又稱羥基乙酸尿症,由乙醛酸代謝缺陷所致。患者缺乏α酮戊二酸:乙醛酸醛並酶,使乙醛酸分解代謝受阻而積蓄體內,繼之草酸和經基乙酸生成增加,尿中草酸、經基乙酸和乙醛酸排洩均增多,每日尿中草酸鹽排出量一般在60mg以上,部分患者可達150—650mg。

  ②Ⅱ型高草酸尿症又稱L-甘油酸尿症,由於來自 D-甘油酸脫氫酶缺乏,抑制D-甘油酸轉變為β羥基丙酮酸,後者又經乳酸脫氫酶(LDH)還原為L-甘油酸從尿液排出。此外,D-甘油酸脫氫酶可能與乙醛酸還原酶是同一種酶,因而乙醛酸還原為羥基乙酸受阻,促使草酸生成和排洩增多。

高草酸尿症狀是怎麼引起的相關文章
高草酸尿症是一種患者尿液中包含高濃度草酸鹽的慢性疾病。腎臟積聚過量草酸鹽會導致形成腎結石。高草酸尿症既可以由遺傳而得,也可以因為飲食富含草酸鹽引起。存在排尿量減少,噁心和疲勞症狀的人應該儘快看醫生檢查草酸鹽是否過多,避免出現更危險的併發症。 正常情況下,通過食物攝入的草酸鹽會在肝臟加工處理,並被腎臟作為垃圾排出體外。但高草酸尿症患者不能適當分解草酸鹽,導致腎臟和尿道中存在過多這種鹽。這些多餘的鹽
發布於 2024-06-15 22:49
0評論
現在就菠菜而言,菠菜所含草酸與鈣鹽能結合成草酸鈣結晶,使腎炎病人的尿色混濁,管型及鹽類結晶增多,故腎炎和腎結石者不宜食。如想要食用的話就可以把菠菜入開中水焯一下再食用,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的草酸鹽。菠菜的一次性攝入量不能過多,否則會影響體內鈣、鋅的吸收。菠菜不能和豆腐一起吃,以免形成腎結石。 其它富含草酸的蔬菜:茭白、韭菜、莧菜、竹筍、豆類、芹菜、青椒、香菜,及甘藍菜科的蔬菜如:捲心菜、椰菜、椰菜
發布於 2024-02-14 15:48
0評論
草酸,即乙二酸,最簡單的有機二元酸之一。結構簡式HOOCCOOH。它一般是無色透明結晶,對人體有害,會使人體內的酸鹼度失去平衡,影響兒童的發育,草酸在工業中有重要作用,草酸可以除鏽。 無色單斜片狀或稜柱體結晶或白色粉末、氧化法草酸無氣味、合成法草酸有味。150~160℃昇華。在高熱乾燥空氣中能風化。1g溶於7ml水、2ml沸水、2.5ml乙醇、1.8ml沸乙醇、100ml乙醚、5.5ml甘油,不
發布於 2024-02-14 15:41
0評論
兩型在臨床表現上無明顯區別,男女發病比例約為1.3∶1,約12%患者在1歲以前發病。65%在5歲以前發病。本病主要表現為腎結石、腎鈣鹽沉著及腎外組織鈣鹽沉著。 患者有反覆發作的腎絞痛和血尿,常繼發腎盂腎炎和腎盂積水。腎外組織鈣鹽沉著多發生於心髒、男性生殖器官和骨骼。草酸鈣結晶則可沉著於血管壁。病情進展迅速,逐漸出現尿毒症,此時可合併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嬰兒期發病者多在20歲以前死亡,成年發病
發布於 2024-06-15 22:42
0評論
1、本症尚無特效治療,應給予低草酸鹽、低鈣、低維生素C飲食。 2、適當補充磷酸鈉或氧化鎂,約1/3病例應用大劑量維生素B6(200―400mg/d,最大劑量可達1g)治療可減少Ⅰ型尿中草酸鹽排洩。 3、多飲水可稀釋尿液抑制結石生成而合利於排洩。 4、原發高草酸尿症患者通過肝、腎聯合移植可取得較好療效。
發布於 2024-06-15 23:03
0評論
草酸在人體內不容易被氧化分解掉,經代謝作用後形成的產物,屬於酸性物質,可導致人體內酸鹼度失去平衡,吃得過多還會中毒。而且草酸在人體內如果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影響鈣與鋅的吸收。過量攝入草酸還會造成結石。 草酸可以除鏽,但有一定毒性。使用時,不要吃或喝就行了。皮膚接觸草酸後,應及時用水清洗。不過使用時要小心,草酸對不鏽鋼有較強的腐蝕性。濃度高的草酸也容易腐蝕手。頭疼估
發布於 2024-02-14 15:54
0評論
一、體格檢查 採取病史給了我們初步印象和啟示,同時也指導我們對疾病的性質有一個概念。 二、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必須以病史及體格檢查所瞭解到的客觀材料為依據進行歸納和分析,從中提出幾種診斷之可能,然後進一步考慮做哪些實檢室檢查來證實診斷。如:尿常規、腎功能檢查等。
發布於 2024-06-15 22:56
0評論
影響尿路結石形成的因素許多因素影響尿路結石的形成。尿中形成結石晶體的鹽類呈超飽和狀態,尿中抑制晶體形成物質不足和核基質的存在,是形成結石的主要因素。 (一)流行病學因素包括年齡、性別、職業、社會經濟地位、飲食成份和結構、水分攝入量、氣候、代謝和遺傳等因素。上尿路結石好發於20~50歲。男性多於女性。男性發病年齡高峰為35歲。女性有兩個高峰,30歲及55歲。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上尿路結石發病率降低,
發布於 2022-10-05 17:47
0評論
1.近側尿道括約肌包括膀胱頸部及精阜以上的前列腺部尿道。 2.遠側尿道括約肌可分為兩部分:①精阜以下的後尿道。②尿道外括約肌。 不論男性或女性,膀胱頸部(交感神經所控制的尿道平滑肌)是制止尿液外流的主要力量。在男性,近側尿道括約肌功能完全喪失(如前列腺增生手術後)而遠側尿道括約肌完好者,仍能控制排尿如常。如遠側尿道括約肌功能同時受到損害,則依損害的輕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在女性,當膀胱頸部功
發布於 2024-04-09 00:01
0評論
1、前列腺炎:男性泌尿系統的常見炎症疾病,好發於中青年男性。患者可出現尿頻、尿急、尿後滴白、尿不盡、尿線細、排尿困難等。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有一定的難度,且容易復發。 2、尿路感染:尿道炎就是一種常見的疾病,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而尿頻、尿急、尿多、排尿不適等症狀也正是急性尿道炎的臨床表現,很多患者感覺尿道炎是小毛病就不去治療,這樣時間一久,就變成慢性尿道炎了。 3、前列腺增生:人到中年後,
發布於 2024-06-03 10:0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