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尿草酸鹽最大排出量每天約40—50mg,其主要來源是內生性的,約40%由甘氨酸代謝演變而來。甘氨酸經轉氨基作用轉變為乙醛酸。乙醛酸進一步代謝有若干途徑,其中之一是氧化為草酸,草酸鹽為其最終代謝產物,後者由尿液排出。
①Ⅰ型高草酸尿症又稱羥基乙酸尿症,由乙醛酸代謝缺陷所致。患者缺乏α酮戊二酸:乙醛酸醛並酶,使乙醛酸分解代謝受阻而積蓄體內,繼之草酸和經基乙酸生成增加,尿中草酸、經基乙酸和乙醛酸排洩均增多,每日尿中草酸鹽排出量一般在60mg以上,部分患者可達150—650mg。
②Ⅱ型高草酸尿症又稱L-甘油酸尿症,由於來自 D-甘油酸脫氫酶缺乏,抑制D-甘油酸轉變為β羥基丙酮酸,後者又經乳酸脫氫酶(LDH)還原為L-甘油酸從尿液排出。此外,D-甘油酸脫氫酶可能與乙醛酸還原酶是同一種酶,因而乙醛酸還原為羥基乙酸受阻,促使草酸生成和排洩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