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2 01:56

  目的:介紹小切口顯露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直視下復位、螺釘或愛惜邦5號線固定的方法。方法:治療14例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撕脫骨折,其中一例陳舊性骨折,13例有血關節,14例後抽屜試驗陽性,臺階徵陽性,重力試驗陽性。X線片均顯示脛骨平臺後方撕脫骨折塊。採用膝後內側直切口,長約6釐米,從腓腸肌內側頭與N繩肌腱間顯露後關節囊,將腓腸肌內側頭向外牽,後關節囊正中縱行切開,直接顯露骨折部位,直視下將骨折復位,5例用可吸收螺釘固定,6例用中空加壓螺釘固定,3例用愛惜邦5號線固定,術後支具制動6周。結果:經8-12月隨訪,所有病例無關節不穩表現,關節活動度好,骨折均骨性癒合,13例後抽屜試驗陰性,1例後抽屜試驗1+,但臺階徵陰性。結論:膝後內側小切口顯露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直視下復位固定,創傷小,無需顯露N窩神經血管,較為安全;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撕脫骨折應早期手術治療。

  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撕脫骨折的治療

  隨著交通事故發生率增加,後交叉韌帶損傷機會明顯增高。後交叉韌帶損傷後選擇手術治療的指徵嚴格,後抽屜試驗在二度以內建議保守治療,三度損傷才建議手術重建修復,但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斯脫骨折引起的膝關節後向不穩,一般認為需早期手術治療,將骨折復位內固定,可獲得較好的臨床結果〔1〕。膝關節後關節囊顯露多采用通過膝關節後方S形切口,手術創傷大,有損傷神經血管的風險,我們採用膝後內側縱形小切口顯露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骨折塊〔2〕,用螺釘或愛惜康5號線固定骨折塊,手術創傷小,獲得較好的臨床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於2002年8月至2007年3月,治療14例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撕脫骨折,其中一例陳舊性骨折。男12例,女2例,年齡18--46歲,平均32.2歲;11例車禍傷,3例脛骨前方撞擊傷,13例有血關節,14例後抽屜試驗陽性,臺階徵陽性,重力試驗陽性。X線片均顯示脛骨平臺後方撕脫骨折塊,移位明顯。除一例陳舊骨折外,均在傷後14天內手術治療。

  1.2手術方法

  採用膝後內側直切口,長約6釐米,從腓腸肌內側頭與N繩肌腱間顯露後關節囊,屈膝90度,將腓腸肌內側頭向外牽,顯露後關節囊,在後關節囊正中縱行切開4釐米,直接顯露骨折部位,直視下將骨折復位。如骨折塊大,用螺釘固定方法簡單有效,本組有5例用可吸收螺釘固定,6例用AO中空加壓鈦質螺釘固定,在屈膝70度,做前抽屜位固定;如骨折塊小,無法用螺釘固定,可用愛惜康5號線在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編織縫合,之後從脛骨附著點向脛骨前內側鑽兩個2毫米骨孔,將線引致脛骨前內側拉緊,屈膝70度做前抽屜位打結固定。術後支具制動6周,每天練習推髕骨和股四頭肌功能,4周後開始練習膝關節屈曲,6周達90度,8-10周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

  1.3結果

  經8-12月隨訪,所有病例無關節不穩感,無打軟腿現象;關節活動度好,伸屈活動均不受限,關節無反覆腫脹,13例後抽屜試驗陰性,1例陳舊性骨折病人後抽屜試驗陽性,但臺階徵陰性。術後3-4月X線片顯示骨折均骨性癒合。

  2、討 論

  1990年Burks等〔2〕從後內側入路顯露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從腓腸肌內側頭與N繩肌腱間顯露後關節囊,將腓腸肌內側頭向外牽,無需顯露N窩神經血管,較為安全,創傷小。近年來國內外均有學者嘗試在關節鏡輔助下行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撕脫骨折固定術[3-4],但是該術式要求術者有較熟練的關節鏡技術,學習曲線長,而且手術時間較切開手術長,骨折復位不如切開復位好,固定也較困難。因此我們更傾向於採用後內側小切口顯露後交叉韌帶附著點,直視下骨折復位固定。Compbell等〔5〕通過標本體外實驗得出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斯脫用螺釘固定或用兩根5號愛惜邦線固定均能提供足夠的初始固定強度,因此根據斯脫骨折塊的大小,術中可採用不同的固定方式。斯脫骨折塊完整,大於0.5Xo.5釐米2,可用螺釘固定;骨折塊較小,無法用螺釘固定,可用愛惜康5號線在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編織縫合固定。新鮮骨折早期手術有利於骨折完全復位,我們這組病例13例為骨折後2周內行切開復位內固定,關節穩定性完全恢復。因此,我們認為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撕脫骨折應早期手術治療,最好在傷後2周內將骨折復位內固定。

後交叉韌帶附著點的脛骨撕脫性骨折的治療相關文章
目的介紹兩種治療脛骨髁間嵴撕脫骨折的微創手術方法。方法2003年3月-2007年8月,共完成19例手術。關節鏡監視下行撕脫骨折塊復位,利用前十字韌帶脛骨導向器在骨床或骨塊上準確確定鑽孔位置,5號愛惜邦縫線橫穿前十字韌帶基底並經骨床或骨塊上的鑽孔及骨隧道引出關節外打結、固定治療11例;從髕骨仍抵1/3插入1.5mm克氏針固定骨折塊,切開皮膚及關節囊5mm,順克氏針擰入4cm空心釘固定骨折塊8例。結
發布於 2022-12-02 02:06
0評論
病因 1.直接暴力 以重物打擊、踢傷、撞擊傷或車輪碾軋傷等多見,暴力多來自小腿的外前側。骨折線多呈橫斷形或短斜行。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傷多為粉碎性骨折。因脛骨前面位於皮下,所以骨折端穿破皮膚的可能極大,肌肉被挫傷的機會較多。 2.間接暴力 由高處墜下、旋轉暴力扭傷或滑倒等所致的骨折,特點是骨折線多呈斜行或螺旋形。
發布於 2023-12-29 14:39
0評論
骨折端的重疊、成角和旋轉移位,應完全矯正,避免影響小腿的負重功能和發生關節勞損。無移位骨折可僅用夾板固定,直至骨折癒合。有移位的穩定骨折,可用手法整復、夾板固定。不穩定骨折,可用手法整復、夾板固定,並配合跟骨牽引。 開放骨折應進行徹底清創,同時整復骨折,利用跟骨牽引維持骨折對位,傷口癒合後則加夾板固定。陳舊骨折畸形癒合者,可用手法折骨整復、夾板固定或配合牽引。合併骨筋膜室綜合徵者,應切開深筋膜徹
發布於 2023-12-29 14:45
0評論
後交叉韌帶是限制脛骨相對股骨向後移位的主要結構,後交叉韌帶損傷比前交叉韌帶少見。單純損傷時表現為脛骨後沉,如摩托車禍中擋泥板直接撞擊小腿近端前方。臨床症狀輕,容易漏診。目前認為,單純的後交叉韌帶II°損傷(後向不穩定小於10mm)推薦保守治療,而III°損傷,即後向不穩定超過10mm,應行後交叉韌帶重建術。II°損傷如果股四頭肌發達有力,通常能彌補後交叉韌帶的功能,運動員能繼續從事體育運動。經過
發布於 2023-03-07 21:06
0評論
一般來說,骨折後1至2周的患者,飲食需清淡、易吸收和消化,應多給他們食用一些蔬菜、水果、魚湯、蛋類、豆製品等,而且應以清蒸或者燉熬為主,少吃香辣、油膩和煎炸的食物。可以多吃蜂蜜和香蕉等,因為臥床患者大都會出現大便秘結等症狀,這些食物可以幫助排便。 骨折後2至4周的骨折病人,他們的身體不再那麼虛弱,食慾和腸胃功能都有所恢復,那時可適當補充營養,像骨頭湯、魚類、蛋類及動物肝臟等食物比好,同時也要多吃
發布於 2023-12-29 14:59
0評論
交叉韌帶損傷導致的膝關節不穩的診斷需要進行體格檢查才能明確。現在雖然有MRI,但MRI的掃描條件往往決定了結果的準確性,對於疾病的診斷僅僅是參考。並且MRI提供的是靜止狀態的膝關節情況,出現關節松問題時肯定是在運動過程中。患者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三條:1、是否可以保守治療,包括中醫中藥。2、手術的效果如何,能否讓你向以往一樣進行運動。3、麻醉風險。這些問題在你沒有確診之前很難回答。對於交叉韌帶損
發布於 2023-01-06 11:21
0評論
膝部前交叉韌帶(ACL)損傷的複合損傷問題:在膝關節ACL同時伴有內、外側副韌帶的損傷,對脛骨關節的旋轉會有較大影響。臨床上較為多見ACL損傷同時伴有內、外側副韌帶的損傷,使膝關節運動特徵改變,膝部旋轉運動的也明顯增加。ACL對膝關節旋轉運動的限制作用的研究,ACL單純損傷和複合損傷對脛骨前後位移的不同影響,在同時修復內、外側副韌帶的病例,術後康復訓練要同時考慮這些複雜的力學關係。我們在臨床上對
發布於 2023-01-16 19:26
0評論
適應症 脛骨骨折的髓內釘內固定術適用於脛骨幹中段骨折,及踝關節8~10cm以上的下段骨折。 禁忌症 脛骨上段骨折:距踝關節8~10cm以內的骨折:嚴重粉碎骨折。 術前準備 1.瞭解傷情,根據X線片挑選適當長度和寬度的髓內釘。其長度為脛骨結節至內踝上3cm;其寬度應與髓腔最窄處相仿。 2.開放性骨折者術前應靜脈滴注抗生素。
發布於 2023-12-29 15:05
0評論
交叉韌帶也被稱為十字韌帶,有前、後交叉韌帶,是常見的運動損傷。1、Q:前叉斷了一定要重建麼?A:並不一定,目前沒有重建的絕對指針,但是如果影響了日常生活,如:反覆的打軟腿、疼痛、無法參與運動,則可以進行手術治療。2、Q:前叉損傷可以保守治療麼?A:可以,目前的臨床試驗證明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都有相同的效果。但是!你要有專業的治療師來幫助你的訓練,切勿盲目訓練。3、Q:前叉手術後多久可以彎腿?到什
發布於 2023-02-17 05:11
0評論
一、初期(術後0-2周)目的:減輕疼痛及關節腫脹;早期進行肌力練習及關節活動度練習,以防治粘連及肌肉萎縮。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程飈練習的初期以靜力練習(關節不活動,保持某一姿勢直至肌肉疲勞)為主。逐漸增加小負荷的耐力練習,即選用輕負荷(完成3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至疲勞為止。手術當天: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足趾、踝關節;如疼痛不明顯,可嘗試收縮股
發布於 2023-03-25 22: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