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7-11 17:10

  乙腦,也就是流行性乙型腦炎,其是一種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人感染乙腦後,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其實很少,持續時間也比較短,大約只有一個星期左右。所以,病人並不會成為感染源。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感染源為家畜,多種蚊蟲有兼吸豬和人血的習性,是乙腦病毒的最主要的擴散宿主和傳染源。而能傳播本病的蚊蟲很多,國內的主要傳播媒介為三帶喙庫蚊。

  既然知道了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傳播途徑,那麼大家該如何預防呢?

  1.當患者在表現出乙腦的臨床症狀之前,病毒血症期就已經結束,因此隔離措施對預防的意義不大。因為家畜為流行性乙型腦炎的主要感染源,因此應當加強對家畜的管理,處理好家畜欄圈的衛生情況,經常清除欄圈內外的蚊蟲,對豬等家畜接種疫苗等,可以針對傳染源進行有效預防。

  2.已證明多種蚊蟲都可以傳播乙腦病毒,不同地域的主要傳播蚊蟲也不同。因此應調查本地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的主要蚊種,根據其生態學特點,開展滅蚊工作。滅蚊工作應主要集中在夏秋季進行,也應該長期進行。切斷傳播途徑,是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重要措施。

  3.及時進行預防接種。目前,國內使用的流行性乙型腦炎接種疫苗,經研究,接種人群反應輕微,預防效果較好,疫苗接種後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產生免疫效果。因此10歲以下兒童都應該在當地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季節前一個月左右完成接種,並且在初次基礎免疫之後應該再按照相關規定加強免疫。

  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於夏秋季,常見病人為兒童,臨床表現多為高燒、頭痛、昏迷、噁心、呼吸衰竭等,部分病人會有嚴重的後遺症,重症病人病死率比較高。由此可見,流行性乙型腦炎患病後果嚴重,且易感人群為兒童,希望大家能做好預防,降低此病的發病率。

流行性乙型腦炎傳播途徑相關文章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在自然界中,有許多家畜、家禽和鳥類均可以感染乙腦病毒。在乙腦流行區,家畜的感染率很高,豬感染率最高,可達100%,其次是馬和牛。豬發生感染後引起病毒血症,血液中的病毒含量最多,持續時間長,對乙腦的傳播起重要作用。 人感染乙腦後,不論是隱性感染的人還是病人,在他們的血液中,病毒含量很少,持續時間也短,大約只有1周左右。所以,病人在本病的傳播上不起重要作用
發布於 2023-02-05 05:21
0評論
概述 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由乙腦病毒所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中醫上屬於瘟疫、暑瘟的範疇,多發在兒童以及青壯年的身上。而且患者在發病期間會出現頭痛、嘔吐、嗜睡,如果嚴重的話,多在3-5天內發生呼吸衰竭或循環衰竭,最終死亡。即使是倖存者,也會有痴呆、癱瘓等嚴重的後遺症。下面將簡單介紹一下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方法。 步驟/方法: 1、 首先,在西醫方面多采用補液等支持療法,如果是針對降溫、鎮痙
發布於 2023-11-22 17:05
0評論
乙肝傳染途徑主要有: 1.血源性傳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汙染的血液或血製品。 2.母嬰傳播:乙肝病毒能通過胎盤傳播(宮內傳播),或在孕婦分娩時從產道傳播(圍產期傳播)。 3.醫源性傳播:如醫療器械被乙肝病毒汙染而未經消毒或處理不當可造成傳播。 4.性接觸傳播:性亂交、同性戀性接觸及夫妻之間性生活未採取防護措施。 5.密切接觸傳播:乙肝患者或攜帶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汙
發布於 2024-07-16 08:46
0評論
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類似乙型肝炎,但由於體液中HCV含量較少,且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較低,其傳播方式較乙型肝炎侷限,傳染力也較乙肝病毒為弱。 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腸道外途徑傳播。 (1)輸血及血製品傳播:曾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中期,輸血後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隨著篩查方法的改善,此傳播方式已得到明顯控制,但抗HCV陰性的HCV攜帶供血員尚不能篩除,輸血仍有傳播丙
發布於 2024-02-10 03:36
0評論
傳播途徑:1、血液傳播:血液傳播是乙肝傳播途徑中最常見的一種,比如輸血過程中被感染,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此現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絕。2、醫源性傳播:醫源性傳播也就是說在就醫的過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數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種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別注意注射、接種、紋身等使用的各種醫療器具。3、母嬰傳播:患急性乙肝或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可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尤其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為主要的
發布於 2022-12-08 05:27
0評論
母-嬰傳播:我國孕婦的HBV攜帶率約為11.0%~12.5%,在血清HBsAg陽性的孕婦中,佔45.4%的孕婦血清HBsAg也陽性, 攜帶HBsAg的母親發生母-嬰傳播的機率為40%~70%,若母親HBsAg和HBeAg雙陽性,則母-嬰傳播率升至90%~100%,母嬰傳播發生在母親懷孕最後3個月至分娩後頭2個月,包括3種途徑:(1)子宮內感染或稱產前傳播,約佔母嬰傳播中5%-15%,孕婦HBV經
發布於 2022-09-25 01:16
0評論
1、多種病原體可致腦炎 很多病原體可引起腦炎、腦膜炎或腦膜腦炎,如結核桿菌、肺炎支原體、立克次體、鉤端螺旋體、梅毒螺旋體、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莢膜菌、寄生蟲、弓形體、隱球菌等。此外,一些疾病如非典型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細菌性腦膜炎、腦膿腫及膠原性血管病等也可表現腦炎的症狀,但是腦炎中最重要的病原體是病毒。 病毒感染也常累及腦膜出現腦膜炎,腦膜炎可分為細菌性和無菌性兩種,後者是指腦脊液塗片和細菌培養
發布於 2024-07-30 10:30
0評論
1、經皮途徑傳播:包括輸未經嚴格篩選的血液、血漿或其他血製品、血透析、注射用針頭針管、檢查或手術器械(如婦產科、外科、眼科、口腔科器械等)、針灸針等,未做到“一用一消毒”引起醫源性傳播,和通過微小的皮膚粘膜破損傷口傳播,如紋身、扎耳環洞、意外被帶血醫療機械刺傷等。國外實驗曾證明,HBV攜帶者的10-4~10-5毫升血,即1/500~1/5000滴血,注射給人體內便引起乙型肝炎,當注射1滴血的1/
發布於 2022-09-25 01:14
0評論
傳播途徑類似乙型肝炎,但由於體液中HCV含量較少,且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較低,其傳播方式較乙型肝炎侷限,傳染力也較乙肝病毒為弱。主要通過腸道外途徑傳播。 (1)輸血及血製品傳播:曾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中期,輸血後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隨著篩查方法的改善,此傳播方式已得到明顯控制,但抗HCV陰性的HCV攜帶供血員尚不能篩除,輸血仍有傳播丙型肝炎的可能,特別是
發布於 2024-02-15 21:50
0評論
當病毒進入人體後,首先進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隨後可侵入全身器官或中樞神經系統;亦可由病毒直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毒腦炎時,常引起神經細胞的炎症、水腫、壞死等改變,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當炎症波及腦膜時,則稱為病毒性腦膜腦炎。 病毒性腦炎輕重差別很大。既有高熱不退者,也有僅為低熱者。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嘔吐、精神面色不好,睏倦多睡。重者可有抽風、昏迷、肢體癱瘓、呼吸節律不整等表現。由於病毒
發布於 2024-05-25 06:0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