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7-14 18:58

  運動神經元病是指脊髓前角、橋腦、延腦運動神經核和錐體束受損害的慢性進展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以上、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為主,受累肌肉萎縮無力。運動神經元病好發於中年人,約佔80%,多見於男性,男女之比約為3:1。該病病因不明。慢性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異常、遺傳因素、重金屬中毒、營養代謝障礙以及環境等因素均有可能致病。

  運動神經元病臨床表現:分為下運動神經元型(包括進行性脊肌萎縮症和進行性延髓麻痺),上運動神經元型(原發性側索硬化症)和混合型(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三型。早期只表現為肌萎縮以後才出現錐休束症狀,也有的患者病程中只有肌萎縮,極少數患者只表現為緩慢進展的錐體束症狀。運動神經元病程及預後:本病為一進行性疾病,但不同類型的病人病程有所不同,即使同一類型病人其進展快慢亦有差異。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平均病程約3年左右,進展快的甚至起病後 1年內即可死亡,進展慢的病程有時可達10年以上。成人型脊肌萎縮症一般發展較慢,病程常達10年以上。原發性側索硬化症臨床罕見,一般發展較為緩慢。死亡多因球麻痺,呼吸肌麻痺,合併肺部感染或全身衰竭所致。

  運動神經元病的治療:因病因不明,目前尚無將其治癒的方法。主要治療包括病因治療、對症治療和支持治療,包括神經保護劑、抗興奮毒性藥物、神經營養因子、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劑、幹細胞和基因治療等。

  運動神經元病病程相對較短,致死率高,現階段藥物治療療效尚不能令人滿意。幹細胞移植治療對運動神經元病患者帶來了希望。從理論上講,幹細胞具有分化成神經元的潛能,可替代受損的運動神經元,而且幹細胞能合成並釋放多種神經營養因子,對神經元有保護作用。臨床以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療效最好。治療後症狀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表現為肌顫減少,過高肌張力明顯降低,肌力增加明顯、肌萎縮減輕,吞嚥功能有一定改善,胸部束帶感減弱甚至消失、語言更加清晰有力等。少數晚期患者治療效果欠佳。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不能從根本上治癒運動神經元病,只能在一定時間內改善患者已有的症狀和體徵,延緩或阻止疾病的繼續發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採用腰穿蛛網膜下腔注射移植。對有明顯顱腦病變病灶的患者採用腦立體定向局部病灶內注射術。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運動神經元疾病相關文章
近年來神經幹細胞移植的臨床應用治療已經很廣泛了,特別是對於一些腦部疾病的患者來說,再進行了這樣的移植技術後,患者的病情會有很明顯的改善,在治療腦部疾病上這一方法已經很常見了。 局部注射移植 1、立體定向腦內注射移植是目前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採用最多的幹細胞移植方法。該技術是應用CT/MRI掃描定位後,圖像象輸入計算機,利用計算機規劃移植靶點、手術路徑,局部麻醉後,顱骨鑽孔,插入探針,微量泵泵入神經
發布於 2024-07-14 18:38
0評論
許多腦癱患兒由於灰、白質都缺少,因此需要採用有全腦細胞成分的幹細胞。被移植的細胞要有顯著的可塑性及適合相應部位定向發展的潛能。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幹細胞被誘導分化為各種組織細胞,再移植給病人,可以用於修復一些曾經被認為是不可再生的組織器官,那些不治或難治之症,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衰竭、脊髓損傷、帕金森病,就有了治癒的希望。用來移植的細胞類型、來源、發育階段是神經幹細胞移植研究和討論的主要內
發布於 2024-07-14 18:45
0評論
運動神經元病包括肌萎縮側索硬化、進行性脊肌萎縮症、原發性側索硬化和進行性延髓麻痺。各種類型的運動神經元疾病的病變過程大都是相同的,主要差別在於病變部位的不同。可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看作是本組疾病的代表,其它類型則為其變型。 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在早先時期與運動神經元疾病具有完全等同的含義,特指先有下運動神經元損害,之後又有上運動神經元損害
發布於 2025-01-03 18:33
0評論
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概念造血幹細胞(hemapoieticstemcell,HSC)是一種成體幹細胞,是造血與免疫系統的起始細胞。HSC的顯著特點之一是表達CD34+抗原,它在正常骨髓中含量甚少,約佔有核細胞的1%-2%,而在外周血中含量更少,約為單個核細胞的0.1%。理論上講只要有一個HSC,即可能形成完整的造血與免疫系統。臨床上為了安全地在短期內重建一個遍佈全身並具有一定功能的血液和免疫系統
發布於 2022-10-02 13:05
0評論
一、下運動神經元型: 多於30歲左右發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無力和肌肉逐漸萎縮起病,可波及一側或雙側,或從一側開始以後再波及對側。因大小魚際肌萎縮而手掌平坦,骨間肌等萎縮而呈爪狀手。肌萎縮向上擴延,逐漸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帶。肌束顫動常見,可侷限於某些肌群或廣泛存在,用手拍打,較易誘現。少數肌萎縮從下肢的脛前肌和腓骨肌或從頸部的伸肌開始,個別也可從上下肢的近端肌肉開始。 顱神經損害常以舌肌最早受侵,
發布於 2024-09-27 00:38
0評論
運動神經元疾病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疾病,這種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所以一旦患上了運動神經元損傷疾病,就要及時治療,患者不要失去信心,家人更要注意護理的日常的護理,不管是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要做到盡善盡美,儘可能的讓患者對生活充滿信心。 家人要鼓勵病人進行簡單鍛鍊及日常活動。但是一些不要做過於劇烈的活動,因為高強度的鍛鍊、用力反而會使病情加重。患者可能會有講話不清,吞嚥稍困難的情況,這個時候
發布於 2024-09-27 00:51
0評論
在國外一些患者身上可以發現跟遺傳的關係,但大部分都是特發性的,目前雖然認為可能跟神經細胞之間的麩氨酸代謝出了問題,堆積在運動神經元之間,產生毒性,造成萎縮有關,但是真正原因仍不明。 外界常對運動神經元疾病產生誤解,以為是一種運動性的疾病。事實上,運動神經元疾病是一種腦部的運動神經脊髓萎縮,造成漸進性的四肢肌肉萎縮。早期的症狀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四肢的肌肉萎縮,另一種是吞嚥的肌肉萎縮。這類患者一開
發布於 2024-09-27 01:05
0評論
(1)興奮毒性神經遞質如穀氨酸鹽回覆可能在ALS發病中參與神經元死亡,可能怎麼由於速度星形告知細胞穀氨酸鹽轉運體運輸的穀氨酸鹽攝取減少所致。研究發現,一些加號患者轉運功能喪失是家長由於運動皮質內轉運體mRNA轉錄副本異常連接異常所致。對移植這種興奮毒性,SOD酶是細胞防衛體系之一,可解毒自由基超氧化物陰離子。家族性病例由於惡劣SOD突變可能不耐煩導致穀氨酸錳、銅、硅等元素,以及神經營養因子減少等
發布於 2025-01-03 18:46
0評論
1.維生素E和維生素B族口服。 2.輔酶肌注,胞二磷膽鹼肌注等治療,可間歇應用。 3.針對肌肉痙攣可用安定,口服,氯苯氨丁酸,分次服。 4.可試用於治療本病的一些藥物,如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干擾素,卵磷脂,睪酮,半胱氨酸,免疫抑制劑以及血漿交換療法等,但它們的療效是否確實,尚難評估。 5.近年來,隨幹細胞技術的發展,幹細胞治療已成為治療本病手段之一、可緩解並改善病情。 6.患肢按摩,被動活動。
發布於 2025-01-03 19:00
0評論
一般生活中,人們對於運動神經元疾病不是很瞭解,甚至有些人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專家提醒您,運動神經元疾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是高患病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才能有意識的去預防疾病的發生,一旦患上這種疾病能夠及時的進行有效的治療。 運動神經元病飲食應該注意: 例如:芥菜、綠豆、海帶、紫菜、西泮菜、白菜、黃花菜、西瓜、苦瓜、冬瓜等都屬寒涼食品,病人儘量避免服食。 一般
發布於 2025-01-03 18:3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