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4 01:16

  探討治療運動型食物嵌塞的調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擇鄰面接觸關係正常的食物嵌塞患者36例,分析其咬合面形態及咬合關係,採用序列調合方法進行治療,消除對合杵臼式牙尖、建立合面發育溝、調磨間隙遠中牙齒近中斜面,術後1周、2周與6月複查食物嵌塞情況。結果 術後1周,32例食物嵌塞病人食物嵌塞症狀消失,4例症狀改善;術後2周,所有病人食物嵌塞症狀完全消失;半年後複查,無1例發生食物嵌塞。結論 序列調合法是治療運動型食物嵌塞的有效方法。
  食物嵌塞是由多種口腔疾病引起的一種併發症,臨床十分常見。多數食物嵌塞是由於相鄰牙之間沒有正常接觸關係,治療時主要通過牙體修復方法恢復緊密的鄰面接觸關係。而另有一些食物嵌塞則發生於有正常接觸關係的部位,一般採用調合的辦法進行治療,但由於這類食物嵌塞發生機理不清,臨床醫師針對具體病例又難以選擇適當的調合方法,臨床效果並不滿意。作者分析了這類食物嵌塞的發生機理,選用3種調合方法合稱為序列調合,來治療該類型食物嵌塞病人取得良好療效。

  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門診病人中以食物嵌塞為主訴的病例。納入標準:(1)後牙區食物嵌塞持續時間在1月以上,且每天進食均發生食物嵌塞;檢查發現患者進食後所指後牙區段牙間隙有纖維性食物。(2)嵌塞部位牙齒鄰面完整,尖探針探查鄰面無齲,局部吹乾後目測確定有接觸關係。(3)嵌塞側牙列完整,嵌塞間隙兩側牙齒無拔牙適應症,患處無嚴重錯合畸形。(4)患者無嚴重的系統性疾患,有良好的依從性。

  1.2嵌塞部位咬合檢查 去除嵌塞部位的食物殘渣,印模法取上下頜模型;隔溼吹乾後在嵌塞間隙兩側牙的合面塗布少量硅膠細部,讓患者做側方合運動5次後在正中合位置緊咬合,5分鐘後硅膠硬固;根據硅膠厚度及石膏模型判斷是否存在杵臼式牙尖、是否缺乏食物排溢道及間隙遠中牙齒的移動情況。
  1.3 治療步驟 根據咬合檢查結果來決定調合內容。若合外展隙部位硅膠甚薄或穿透則調磨對合牙尖或嵴0.5-1mm;若合面發育溝處硅膠甚薄或穿透則加深窩溝0.5mm以形成食物排溢道;若接觸區部位滲入硅膠則調磨遠中牙齒牙尖的近中斜面硅膠薄、透處約0.2mm;調合完後局部用極固寧脫敏。術後1周、2周與6月複查食物嵌塞情況,若仍有嵌塞則重複檢查與治療過程。完全不塞或偶爾塞牙但與其它間隙無區別則認為是治癒;塞牙症狀明顯減輕但與其它部位比仍有差別則認為改善;塞牙症狀減輕不明顯則認為無效。

   食物嵌塞的概念最早於1930年提出,指食物在強大的咬合力作用下楔入到牙間隙。 Hirschfeld根據食物嵌塞的病因將其分為5類:磨耗型;鄰面無接觸型;邊緣嵴不齊型;先天性牙齒異常型;不良充填物型。國內學者根據食物進入牙間隙的方向將食物嵌塞分為垂直型與水平型,該分類法直觀上容易被認同,數十年來一直作為經典分型。1994年鄭第澤提出了不同的分類方法,根據嵌塞範圍分為侷限型、部分型、廣泛型,並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措施。我們認為:從嵌塞字面的含義來看,應指物體進入某一位置不能活動;從病人的反應考慮,嵌塞過程食物應對牙周組織產生壓迫或損傷。而食物從水平方向進入到牙間隙不易對下方的牙周組織產生損傷壓迫;頰舌肌肉水平方向的分力也很難通過食物使牙周組織相對健康的牙齒髮生移位。可以說水平食物嵌塞的概念限制了人們對食物嵌塞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真正的食物嵌塞都發生於垂直方向,水平食物嵌塞並不存在。儘管有研究報道水平食物嵌塞所佔比例為9.7%.但流行病學的調查方式並不適合於食物嵌塞類型的區分,那些認為是水平食物嵌塞的病例只是檢查者沒發現垂直方向上的問題。食物在水平方向進入到牙間隙應稱之為食物滯留。

  食物嵌塞本質上是由於相鄰牙接觸區產生間隙所致,間隙可以產生於靜止合或咀嚼運動過程。我們根據間隙產生的時空特點將食物嵌塞分為靜止型與運動型。運動型食物嵌塞是指開口狀態相鄰牙之間有接觸關係,咬合運動過程中接觸區出現短暫分離而造成的食物嵌塞。運動型食物嵌塞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名稱,如鄰面緊密接觸型、無解剖結構破壞型等。這種食物嵌塞病人檢查時嵌塞部位沒有明顯間隙,間隙的產生是在咬合或咀嚼運動過程中,因此稱運動型食物嵌塞更能反映其特點。我們分析該型食物嵌塞存在2種情況:一是側方合運動過程中對合牙直接作用下間隙遠中牙齒髮生遠中向移位而產生間隙使食物楔入,這種情況下用牙線試探接觸區阻力小,鄰面的自然磨耗也小,牙軸垂直或向遠中傾斜;治療時主要解決使牙齒遠中向移位的力量。另一種由於食物在切碎過程中,對合牙通過擠壓未能及時溢出的食物而達到分牙的效果,這類食物嵌塞接觸區通常緊密,鄰面的磨耗很明顯,牙軸近中傾斜,間隙兩側的食物排溢道消失,少量纖維性食物卡頓於接觸區;治療時重點在於建立食物排溢道。有的病人可能兩種情況都存在,治療必須要根據檢查所得針對進行,因調合過程是不可逆的而且極難更正,不當調合會加重食物嵌塞。
  我們通過臨床研究與分析認為單一內容的調合不能解決所有運動型食物嵌塞,而運用所有調合手段又不利於臨床醫師掌控。本研究選擇三種調合方式合稱其為序列調合法並給出對應的方法及適應證,在臨床治療中獲得良好效果。調改間隙遠中牙齒的近中斜面,使咬合力推動該牙向近中移動的觀點最早由Wright1993年提出。1997年翁秋瑋等根據間隙的寬度計算了調磨的厚度。徐軍、餘日月1998年用光合分析發現嵌塞部位遠中牙上遠中向斜面與近中向斜面受力之比偏小,認為是造成食物嵌塞的內在原因。我們也認為部分食物嵌塞確實存在牙尖近遠中斜面在咬合過程中受力的不平衡,尤其是牙軸遠中傾斜或刃狀的遠中邊緣嵴的情況下最容易出現,邊緣嵴不齊也屬於這種情況,調合前應做模型分析,並可多次調整促使間隙遠中牙齒在咬合過程中產生近中移位傾向,使接觸關係保持緊密。調磨對合杵臼式牙尖或嵴是臨床醫生治療食物嵌塞時最常使用的方法,去除對合杵臼式牙尖可以使食物排溢道轉移到對合,同時又不增加食物滯留的環境,十分有效;楔形尖、嵴正對間隙時通過食物產生強烈的分牙作用,在尖、嵴明顯的情況下操作比較容易,反之則需要採用間接的方法如模型觀察,從而做到準確調合。建立合面食物排溢道的方法有多種途徑:一是擴大外展隙,作者的體會擴大外展隙在促進間隙處食物排出的同時也會增加滯留機會,並不是防止食物嵌塞很有效的方法,製備不當極易加重食物嵌塞;二是從合面向外展隙製備排溢道,該方法利於將食物排向頰舌外展隙而不滯留於合外展隙部位,但會削弱邊緣嵴的強度;本研究選擇了加深窩溝的方法,此方法利於食物粉碎,減輕局部牙齒的合力負擔,而且調磨不易引起敏感,不破壞邊緣嵴結構,操作者易掌握。
  本研究表明:運動型食物嵌塞採用三位一體的序列調合療效顯著。1次調合後,88.9%的病人食物嵌塞症狀完全消失;經過2次調合所有病人的食物嵌塞症狀均消失;半年後複查無1例出現食物嵌塞。但運動型食物嵌塞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使牙齒產生永久性移位,失去接觸關係,演變為靜止型食物嵌塞;此時單純調合治療難度加大,有時不得不採用充填治療;臨床上如果不區分食物嵌塞的類型,調合治療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治療運動性食物嵌塞的順序調整方法相關文章
食物嵌塞(即俗話說的塞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常見。根據門診大致估算,食物嵌塞在45歲以上人口中的發病率在90%以上。烤瓷冠修復後的食物嵌塞,種植牙修復後的食物嵌塞也非常常見。食物嵌塞對口腔健康有極其嚴重的危害。最常見的有以下幾個方面:1、食物嵌塞會造成牙間隙的壓力而使患者有強烈的不適感。2、長期食物嵌塞口腔中容易有異味。3、食物嵌塞會造成嵌塞部位兩側牙齒的敏感。4、食物嵌塞
發布於 2022-12-04 01:21
0評論
食物嵌塞本質上是由於相鄰牙接觸區產生間隙所致,間隙可以產生於靜止合或咀嚼運動過程。我們根據間隙產生的時空特點將食物嵌塞分為靜止型與運動型。運動型食物嵌塞是指開口狀態相鄰牙之間有接觸關係,咬合運動過程中接觸區出現短暫分離而造成的食物嵌塞。運動型食物嵌塞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名稱,如鄰面緊密接觸型、無解剖結構破壞型等。這種食物嵌塞病人檢查時嵌塞部位沒有明顯間隙,間隙的產生是在咬合或咀嚼運動過程中,因
發布於 2022-12-04 01:26
0評論
食物嵌塞的分類國內外不一致.Hirschfeld根據食物嵌塞的病因將其分為5類:磨損型,鄰面無接觸型,牙齒突出於合平面型,先天牙齒異常型,充填物製作不正確型;每一類型中又分不同亞型,這一分類雖然是從病因入手,但較為複雜故未被國內教材所採用。國內學者根據食物進入牙間隙的方向將食物嵌塞分為垂直型與水平型,該分類法直觀上容易被認同,數十年來一直作為經典分型,但水平型食物嵌塞是由於牙齦退縮引起,而齦退縮
發布於 2022-12-04 01:11
0評論
  食物嵌塞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也是困擾臨床醫生的一個難題。食物嵌塞的發生不僅給患者的進食帶來不便與痛苦,還引起局部齲病、牙周病與口臭。最早提及食物嵌塞這一問題的是Hirshfeld,該學者發表於1930年JADA的長篇文章全面論述了食物嵌塞的概念、危害、解剖上的防嵌塞機制、分類及各亞類的病因與治療原則.該論文一直成為經典牙周病學(clinicalperiodontology)各個版本及國內教
發布於 2022-12-04 01:31
0評論
食物嵌塞是全冠修復後遇到的十分棘手的問題,而且常見於末位牙間隙。但造成此類嵌塞的原因並不清楚,給其防治帶來了困難。以往的臨床研究認為,鄰面完整型的食物嵌塞可以通過調整合面接觸點得到治療。冠修復後塞牙是否也與咬合接觸點的分佈相關,尚待於進一步研究。本文通過追蹤觀察第二磨牙全冠修復後的病例,比較末位牙全冠組與非末位牙全冠組食物嵌塞的發生率差異,分析末位牙全冠修復後食物嵌塞發生與咬合接觸點的關係,從而
發布於 2022-12-04 01:01
0評論
概述 嬰兒發育是有先後順序的,有的心急的媽媽總是擔心孩子發育怎麼這麼慢。我鄰居表嫂就是一個心急的媽媽,她的寶貝才三個月,她昨天走過來問我,她說你看我寶貝發育正常嗎?我問她咋了,寶貝看起來蠻好的,她說她寶貝都三個月怎麼還不會爬行,我說你真是太心急了,寶貝爬行最快也是要七八個月,你三個月的寶貝怎麼會爬呢?下面看看嬰兒運動能力發展先後順序。 步驟/方法: 1、 嬰兒在前三個月的運動能力是檢測不出的
發布於 2023-05-05 21:22
0評論
患者: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就診醫院等):方主任:您好!我的牙嵌塞得厲害,疼痛難忍,痛苦不堪,到口腔科看病,大夫都沒有好辦法。今天意外從網上得知您擅長治療此病,很多患者由此解除痛苦。真是如遇救星啊!特懇請您能為我診治,因貴院不能點名掛號,不知能否與您預約或在您方便時加個號?時間看您的方便,只要您能給我看就行。先謝謝您了。我的電話是13522670577。北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方碧松:節後
發布於 2022-12-04 01:46
0評論
概述 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嬰兒身體的發育其實是有先後順序的,有的心急的媽媽總是擔心孩子發育怎麼這麼慢。我鄰居有一位朋友就是一個心急的媽媽,她的寶貝才三個月,她昨天走過來問我,她說你看我寶貝發育正常嗎?在生活當中,很多媽媽都擔心自己的寶寶發育過慢,發育不好,其實媽媽們都不要過於著急,今天在這裡就來和大家解釋一下嬰兒運動能力的發展順序。 步驟/方法: 1、 首先,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嬰兒在前三個月的
發布於 2023-09-20 12:21
0評論
概述 神經衰弱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誘發的原因比較複雜,有的患者如果出現了失眠多夢,可能會導致神經衰弱的產生,有的患者如果出現了精神緊張和焦慮,或是長時間的心理壓力增大都可能會導致神經衰弱的產生,所以應該進行合理的治療,可以選擇使用食療的方法來緩解病情,有效的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避免出現了神經衰弱的症狀,促進身體的保健。 步驟/方法: 1、 調整神經衰弱的食物也是非常多的,平時多吃些含有維生
發布於 2023-07-13 00:20
0評論
一調:是指運用純中藥製劑內服結合外陰燻洗及陰道中藥納入,進行調臟腑、調氣血、調衝任、調胞宮,使腎—天癸—衝任—胞宮軸首先達到一種自然的陰陽平衡狀態。 二補:補氣、補血、補腎,以補為綱,瀉補兼用,以通任督。 三激活:利用特有的分子級別“微米中藥”靶向聚集作用,激活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打通任督二脈。根據病情選擇藥物局部外用,從根本上激活、調理內分泌系統功能,達到激活不干擾、祛邪不傷正的治療
發布於 2023-10-29 06:5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