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在祖國醫學屬“虛證”範疇,虛證常見有血虛、氣虛、陰虛、陽虛等。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宜的食療方法進行調治:
1、紅棗木耳湯
材料:紅棗30枚,黑木耳25克。
製作方法:先將黑木耳揀雜,用冷水泡發,清洗乾淨,撕成小朵狀,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燉煮30分鐘,待黑木耳熟爛時,放入紅棗和紅糖,煨煮至沸,紅糖完全溶化即成。
功效:補血養血。主治血虛型貧血,面色蒼白或萎黃,口唇、指甲淡白,體虛無力,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者。
2、韭菜炒豬肝
材料:豬肝100克,韭菜50克,洋蔥80克,色拉油1大匙。
製作方法:洗淨豬肝的血液,切成5毫米薄片,先下鍋煮至七成熟,然後與新鮮韭菜、洋蔥同炒,並調好味。
功效:益血補肝、明目,適用於血虛萎黃、貧血、慢性肝炎等。
3、羊肉絲炒雞蛋
材料:羊肉100克,雞蛋2只,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炒鍋下油,爆香姜、蔥,投入羊肉絲炒至九成熟,加入蛋清,順同一方向快速炒熟上碟,佐餐食用。
功效:滋陰養血。主治血虛型貧血,面色萎黃,口唇、指甲淡白,頭暈乏力。
4、鹽水雞蛋
材料:雞蛋2個。
製作方法:取雞蛋打散,水煮開後加少量鹽,煮熟。每日吃兩次。
功效:補鐵,對缺鐵性貧血有療效。
5、杞果牛骨湯
材料:生牛骨250克,枸杞15克,黑豆30克,大棗10枚。
製作方法:以上材料加水適量,共煮熟爛,調味後服食。每日1次,空腹食用,連服30天。
功效:補氣血,益肝腎。主治屬氣血虧虛型貧血,產後失血過多,面白唇淡,頭暈目眩,神疲乏力,腰膝痠軟,盜汗,午後發熱者。
貧血的飲食禁忌:
1、限制脂肪:適量的脂肪攝入能為機體提供熱量;但過量的食入脂肪,則會抑制人體的造血功能,同時影響貧血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每日脂肪供給量不應多於70克,一般以50克左右為宜。且應儘量選擇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2、忌鹼性食物:人體內如呈鹼性環境,不利於鐵質的還原和吸收利用;胃酸缺乏也會影響食物中鐵的遊離和轉化。故貧血患者儘量少食鹼性食物,如饅頭、高粱面等。
3、忌油炸食物和不易消化之物:油炸食品一方面其中所含的大量營養成分被破壞;另一方面油炸食品變得堅硬,不易被消化吸收,停留在腸道,引起腸道滲透壓的改變,造成腸道功能紊亂,反過來又加重了腸道營養成分的吸收障礙。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樣也極易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導致營養吸收不良。
4、忌飲茶和咖啡:缺鐵性貧血患者在使用鐵劑治療或服用其他補血藥時,不可飲茶。因為茶葉中有一種叫做鞣酸的物質,可以與鐵劑結合形成不溶性的鞣酸鐵,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同樣,咖啡也因含有鞣酸而成為缺鐵性貧血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