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致消化功能問題——腹脹腹瀉
(1)現象:膽囊摘除後,一位朋友說她很注意飲食,但仍經常腹瀉;還有位朋友說:她沒有腹瀉現象,但卻時時感到腹脹。
腹瀉、腹脹都是消化不良現象。
(2)原因:膽囊在人體消化系統中的位置極為重要。
膽管像一條河,將肝與腸聯繫起來,而膽囊則是河道上的一個水庫。肝臟細胞涓涓不停地分泌著膽汁,膽汁流進膽囊,濃縮(相當於肝膽汁的30倍)後暫時儲存,待進餐時,膽囊收縮,將高濃度的膽汁排入腸道參加消化。膽囊調節消化的功能十分絕妙,吃高脂肪高蛋白飲食時就多排,吃素食時就少排,不進餐就不排。
膽囊若被切除,肝膽汁由肝內排出後無處可存,只好持續不斷地排入腸道,白白丟掉。待進食時,儘管仍有肝臟分泌而來的膽汁,但哪有“水庫”裡蓄積得那樣濃,那樣多?身體怎能不耐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之苦?有的甚至連一點油肉葷菜都不能進食。
(3)對策:專家建議:疏肝利膽,調理脾胃功能。
2、出現不良刺激——腸息肉
(1)現象:一位膽囊摘除的50多歲的女士,因腹瀉太厲害去檢查,發現腸上長有息肉,兩次檢查期間,發現息肉長得還挺快,她大感奇怪。臨床醫生告知,膽囊摘除後發現腸息肉,現已是較多見的現象。
(2)原因:可能是次級膽酸不良刺激的結果。肝臟分泌出的膽汁中的膽酸,為初級膽酸;進入腸道後與細菌接觸後,變為次級膽酸,而次級膽酸對腸粘膜的刺激,是不良刺激。
膽囊功能正常時,膽汁只有在進食時才排入腸道,空腹時,腸道內並無較多的膽汁存在,顯然初級膽酸與細菌接觸的機會很少,因而產生次級膽酸的量很少;但是當膽囊摘除後,初級膽酸24小時持續不斷地流入腸道並與細菌接觸,就會產生大量的次級膽酸。
(3)對策:專家建議:定期檢查。
3、免疫功能下降——得結腸癌
(1)現象:近年來,許多歐洲學者發現,患結腸癌的病例中,其中不少病例都有膽囊切除的病史。有位專家對100例60歲以上的切膽與100例不切膽病例進行分析,發現患結腸癌的比例為12:3,十分驚訝。
(2)原因:“次級膽酸論”提示:次級膽酸能使結腸粘膜細胞有絲分裂增強,容易引起結腸癌變。
科學家現已發現膽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膽囊每天可分泌20毫升的白色液體——免疫球蛋白(IgA),而且膽囊內IgA的濃度遠遠高於血液,具有保護腸道粘膜不受(次級膽酸等)侵犯的作用,減低了結腸癌變的可能性;若膽囊摘除,這種保護即喪失了。
(3)對策:建議:定期檢查。
4、術後綜合徵——腹部疼痛
(1)現象:好幾位朋友都告訴記者,本來以為膽囊切除後萬事大吉了,沒想到現在腹部膽處仍經常疼痛。
(2)原因:腹部疼痛是膽囊術後綜合徵的表現,原因是膽道術後發生了“Oddi氏括約肌炎症和運動障礙”。
括約肌,是環形管道四周的肌肉,它們的收縮和舒張,能把管道閉合和打開。
膽囊切除後,“河道”沒有了“水庫”,始終流滿了膽汁,這讓膽管壁始終處於高壓狀態,進而使得Oddi氏括約肌也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收縮與舒張功能紊亂,甚至發生括約肌的炎症,導致病人經常腹部疼痛難忍。
(3)對策:建議:消炎利膽,解痙止痛。
5、渦流學說——膽總管結石
(1)現象:膽囊切除後,常使膽總管結石發病率增高。
(2)原因:當膽囊被切除後,全部膽汁每日必須經膽總管開口排入十二指腸腔內,膽總管長久受高壓而擴張,致使鳥嘴狀的末端變為圓頓形態,急於要排出的膽汁流在這裡呈漩渦狀。“渦流學說”提示:渦流現象極易形成膽總管結石。
(3)對策:中醫認為膽石症的發生,是“臟腑功能失調,引起膽汁代謝異常”而病。建議:通過調理臟腑,疏肝利膽等方法,糾正消化、代謝上的紊亂,從根本上改變膽石容易生成的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