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6 00:11

全世界已經對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PDA)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但對早產兒PDA的臨床意義、評估和治療仍有很多爭議。本文的目的是總結相關的研究證據,以指導早產兒頑固性PDA的評估和治療。

流行病學和自然史

在正常的足月嬰兒中,動脈導管大多在出生後72小時內實現功能關閉。在胎齡30-37周的早產兒中,約10%在出生後第四天仍保持開放;在胎齡25-28周的早產兒中,約80%保持開放。在胎齡大於28周的未經治療的新生兒中,約73%的新生兒自動關閉;在出生體重大於1000克的新生兒中,約94%的新生兒自動關閉;在沒有呼吸窘迫綜合徵、胎齡在26-29周的早產兒中,約93%的新生兒自動關閉。

雖然動脈導管在出生後仍保持開放,但主動脈的血液會流入肺動脈。在出生後的頭幾天,肺血管阻力下降,主動脈血液分流到肺動脈的比例相應增加,從體循環分流的血液超過了心輸出量的代償能力,導致重要器官的灌注減少。持續的PDA延長了輔助通氣時間,增加了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肺出血、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死亡率、腎功能損害、腦室內出血和腦癱風險。

血流動力學評估

PDA中左至右分流的血流動力學影響可通過體格檢查、超聲心動圖或血清標記物來證實。除了胸骨左緣典型的連續收縮期機器樣雜音外,受影響的新生兒可能有心前區搏動、宏觀外周搏動和甲床的血管搏動。然而,這些表現都不具有特異性,也不能與超聲心動圖的結果相聯繫。

在大多數情況下,較大的導管分流是根據呼吸系統的表現發現的,如肺部造影、輔助吸氧需求增加或無法減少機械呼吸支持。PDA的存在主要通過超聲心動圖確認,同時能夠測量導管寬度,評估血流方向和速度、左心室容積和壓力負荷。患有PDA的早產兒血清腦鈉肽(BNP)水平升高與超聲心動圖發現的分流量有關,並在導管關閉後下降。實驗室研究發現,出生48小時時BNP或肌鈣蛋白T的升高可能預測死亡率或嚴重的心室出血以及神經發育的預後。具有血流動力學意義的PDA與局部腦組織氧飽和度降低、攝氧量增加和腹腔動脈血流減少有關,這也表明持續的PDA可能導致嚴重的不良後果。

早期治療是否有益

大量的隨機對照研究證實,NSAIDs或手術治療PDA對關閉動脈導管是有效的。出生後12小時內用吲哚美辛進行預防性治療,可減少腦室內出血、早期嚴重肺出血的發生率,但不能改善長期神經發育和呼吸系統的預後,使用吲哚美辛的早期神經保護作用可能不依賴於動脈導管的關閉。目前的證據大多支持,早期(出生後兩週)常規治療關閉動脈導管並不能改善早產兒的長期預後。

儘管手術結紮可以快速有效地關閉動脈導管,但手術治療通常用於嚴重的血流動力學和呼吸系統異常,也需要加強監測。手術的長期併發症包括左聲帶麻痺、乳糜瀉和膈肌麻痺,但不同中心的手術水平不同,併發症的概率與心臟中心的成熟程度呈負相關。

臨床研究展望

儘管PDA的早期常規治療並不能改善患兒的長期預後,但缺乏早期干預並不意味著完全忽視疾病本身。首先,仍需進行與限制肺血流、增加心輸出量和減少肺水腫有關的臨床研究。其次,根據超聲心動圖、血清生物標誌物和血流動力學監測結果,早期識別PDA的高危兒童,可以對這些兒童進行有選擇的早期干預,少數極早產兒可能屬於這種高危人群。因此,當有預見性地確定內科治療效果不佳的基礎時,應積極尋求手術治療的機會,以提高生存率和減少長期併發症。

治療患有動脈導管未閉的早產兒的思路相關文章
我兒童心臟中心自2008年開展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的外科治療以來,秉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宗旨,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挑戰新高度,並在治療的過程中累積了豐富經驗。2010年3月31日成功為一860g患兒實施手術後,在2010年9月21日我兒童心臟中心又成功為一體重僅750g的患兒實施床旁動脈導管結紮手術。由於患兒太小,生後患兒各臟器均未發育成熟,動脈導管未閉的持續影響內科醫生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使患兒呼吸系統
發布於 2022-12-06 00:51
0評論
概述 我今年已經有三十一歲了,在懷孕之前,我的身體體質就比較差,很容易就生病了,後來好不容易懷上了我的兒子,也特別的辛苦,頭幾個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吃甚麼吐甚麼,弄的我兒子也吸收不了甚麼營養。直接到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我突然出現了早產的跡象,後來醫生檢查後說我兒子出現了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的情況,那到底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的最佳治療時間是甚麼時候? 步驟/方法: 1、 一般動脈的導管,主要是胎兒在母
發布於 2023-02-08 00:35
0評論
患者:心率快,過勞胸悶,54歲,適合甚麼手術?以前檢查過說是a導管未閉合。答:針對您所提供的資料作如下建議(僅供參考):1)做個心臟超聲明確診斷2)成人動脈導管未閉必須評估肺血管發育情況(胸片或CT)3)明確診斷後行術前評估擇期手術治療。手術成功率90%以上。針對您所提供的資料作如下建議(僅供參考):1)動脈導管未閉是由於某種原因造成嬰兒動脈導管未能閉合;2)患者症狀取決於導管大小、肺血管阻力以
發布於 2023-01-15 20:16
0評論
動脈導管未閉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常見類型之一,佔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總數的約15%。胎兒期動脈導管被動開放是血液循環的重要通道。動脈導管未閉常見於早產兒,在妊娠滿28周前出生的嬰兒中發生率可佔80%,出生後約15小時發生功能性關閉,出生後一年在解剖學上應完全關閉。若持續開放,併產生病理生理改變,即稱動脈導管未閉。動脈導管未閉發生的主要原因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類,在胎兒期任何影響心臟胚胎髮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
發布於 2023-02-07 15:37
0評論
概述 我們在生活之中,可能經常見到動脈導管未閉的患兒,動脈導管未閉是一種發病率比較高的先天性心臟病,此病是以後,對患者身體的影響非常大,而且動脈導管未閉在治療上難度是很大的,因為大部分人的醫療知識不夠豐富,所以還是有很多人對於這種疾病不是很瞭解,不瞭解患上了動脈導管未閉以後,對生育是不是有影響,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動脈導管未閉患者能不能生育。 步驟/方法: 1、 動脈導管未閉患者在治療以後是
發布於 2024-03-02 18:05
0評論
1、動脈導管未閉的自動閉合:動脈導管是嬰兒出生前存在的連接體、肺循環(主動脈-肺動脈)的一條正常的血流通路,絕大部分在生後2~3周內可以關閉;餘下少數可在生後8個月內關閉;超過1年以上未關閉者,一般不會再自然閉合。當然也有例外。2、不一定需要治療的動脈導管未閉:對於超聲測量直徑在2mm以下、聽診雜音不明顯的動脈導管未閉,提示分流量很小,屬於“沉默型”動脈導管,不會對患兒產生不利影響,可以不需要治
發布於 2023-01-20 13:41
0評論
動脈導管是胎兒時期的正常結構,是胎兒賴以生存的生理性血流通道。出生後隨著肺的呼吸運動,血氧飽和度的提高,絕大多數小孩動脈導管於滿月前關閉。如果不能自行關閉即稱為動脈導管未閉。動脈導管未閉不同於室間隔缺損,其滿月後自發性關閉的可能性很小。近年來,較少採用促導管閉合藥物治療,因用藥劑量難以掌握,量少作用不明顯,量大則有副反應,或停藥後導管復通等。所以,大多數患兒需行介入或手術治療。如果患兒分流量較大
發布於 2023-01-20 07:46
0評論
患者:我很小就被診斷出患有先天動脈導管未閉,十歲的時候,做了手術,效果良好,發育也不錯,現在23歲了,沒感覺有甚麼異常。後來交了一個女朋友,我們相處了5年,感情很好,當他爸得知我的情況就死活反對我們。我現在想問下您:我這種病手術後和正常人一樣嗎?影響我以後的生活嗎?放假我想去阜外醫院做一個體檢,看看身體到底有沒有不正常,還想問您一下大約的費用,畢竟我還是個學生,這種事我也不好和父母講。我知道你非
發布於 2022-10-11 18:28
0評論
概述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大家可能都會看到有一些孩子患上各種疾病,比如說動脈導管未閉。上個星期的時候,鄰居家幾個月大的寶寶檢查出來此病,他們全家都很擔心,因為大家都知道,動脈導管未閉是一種發病率比較高的先天性心臟病,如果不及時的治療,對孩子身體的影響非常大,而且此病在治療上有一定的難度,現在我想了解一下動脈導管未閉5mm嚴重嗎。 步驟/方法: 1、 孩子在經過檢查以後,如果發現孩子的動脈導管未
發布於 2024-03-02 19:01
0評論
動脈導管未閉(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常見類型之一,佔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總數的約15%。胎兒期動脈導管被動開放是血液循環的重要通道,動脈導管未閉常見於早產兒,在妊娠滿28周前出生的嬰兒中發生率可佔80%,出生後約15小時發生功能性關閉,出生後一年在解剖學上應完全關閉。若持續開放,併產生病理生理改變,即稱動脈導管未閉。動脈導管未閉是由甚麼原因引起動脈導管未
發布於 2023-03-03 15: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