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於2009年4月推出了新版《丙型肝炎診斷和治療指南》,更新了其2004年版的丙型肝炎指南。該文章發表在其官方雜誌《肝臟病學》上[Hepatology 2009, 49(4):1335]。
在美國,丙型肝炎是死於肝病的患者中的主要死因。據估計,與HCV感染相關的死亡率將在未來20年內繼續攀升。面對丙型肝炎的可怕疫情,AASLD等學會格外重視丙型肝炎的預防和控制建議。此次推出的新指南內容詳盡,涵蓋了丙型肝炎篩查、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各個方面,共有65條建議和419條參考文獻。
抗HCV和HCV RNA
急慢性丙型肝炎的診斷中涉及兩個指標--抗HCV和HCV RNA。
根據臨床資料,兩者均為陽性且近期ALT升高,可診斷為急性HCV感染或慢性HCV感染;抗-HCV陽性且HCV RNA陰性,提示HCV消除 第三種情況是抗-HCV陰性且HCV RNA陽性,提示免疫抑制患者早期急性感染或慢性HCV感染,這也可能是假陽性,建議4-6個月後再檢測抗HCV和HCV RNA。
《指南》建議 以下患者應進行HCV RNA檢測:抗HCV陽性者、抗HCV陰性但無法解釋的肝病患者、免疫抑制或懷疑有急性HCV感染的患者。
肝臟活檢與無創標誌物
近年來出現的肝臟纖維化的無創診斷方法、瞬態彈性成像(Fibroscan)和血清學標誌物是否可以替代肝臟活檢?
《指南》認為,血清學指標只對評估肝纖維化的兩個極端--輕度纖維化和肝硬化有用,對評估中間階段的纖維化或跟蹤肝纖維化的進展沒有多大意義。
瞬態彈性成像尚未得到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准,目前還不能替代肝臟活檢;此外,該方法對肥胖患者診斷纖維化的成功率很低。此外,目前有證據表明,壞死性高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即使沒有纖維化,瞬時彈性成像的得分也會增加。
《指南》建議:。現有的無創檢查對確定慢性HCV感染患者是否存在晚期纖維化是有用的,但在臨床實踐中不能替代肝臟活檢。
增加劑量和延長療程
對於難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增加聚乙二醇干擾素和/或利巴韋林的劑量,或延長療程,是否能提高持續病毒學反應率?
《指南》認為,研究表明,大劑量干擾素誘導治療方案的效果並不理想,雖然病毒清除率加快,但治療結束時檢測不到HCV RNA的比率並沒有提高。一項小樣本研究評估了大劑量利巴韋林對持續病毒學反應(SVR)的影響。雖然SVR率升高,但所有患者都出現嚴重貧血,需要應用生長因子或輸血。
然而,對於病毒學反應延遲或未達到快速病毒學反應(RVR)的患者,將療程從48周延長至72周可提高SVR率。
《指南》建議。基因型1型HCV感染患者治療後病毒清除延遲(12至24周時HCV RNA檢測為陰性),可考慮延長治療時間至72周。
精神障礙患者的治療
在特殊人群的治療中,更新後的指南增加了精神障礙患者的抗HCV治療。
慢性HCV感染者的精神障礙發生率較高,比普通人群高4至20倍。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本身可引起神經精神方面的不良反應,如抑鬱、易怒、自殺意念、狂躁、心態不穩等等,有精神障礙的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療後更容易出現這種不良反應。
最近的研究表明,採用多學科聯合治療策略,合併有精神障礙的HCV感染者獲得SVR的比率與無精神障礙者相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晚期肝病患者,應考慮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該指南建議,在治療合併神經精神障礙的HCV感染者時,必須得到包括精神病學家在內的多學科團隊的支持。
AASLD更新丙型肝炎診治指南
發布於 2022-12-07 19:09
AASLD更新丙型肝炎診治指南相關文章
圍繞“快速發展中的肝臟病學”這一主題,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暨2015年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年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年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肝病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了為期兩天的專題研討,全方位展現了肝病學領域的最新成就和發展趨勢。作為本次大會最大的亮點,25日下午召開的指南發佈會,正式推出了2015年版《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其中關於
發布於 2023-02-23 06:01
0評論
圍繞“快速發展中的肝臟病學”這一主題,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暨2015年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年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年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肝病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了為期兩天的專題研討,全方位展現了肝病學領域的最新成就和發展趨勢。作為本次大會最大的亮點,25日下午召開的指南發佈會,正式推出了2015年版《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其中關於
發布於 2023-01-18 11:11
0評論
20世紀70年代,研究者在患者血液中發現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DanielBradley等從黑猩猩血清中分離非甲非乙肝炎病毒,同年,MichaelHoughton等克隆出該病毒基因序列;12月在羅馬舉行了第一次丙型肝炎國際會議,至此丙型肝炎得到了公認。HCV感染呈全球流行,遍及全世界所有國家及地區,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巨大影響,成為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儘管近年已經開始對丙肝病毒感染進行防治
發布於 2022-12-10 13:27
0評論
1、丙肝的潛伏期為兩週至六個月。最初被感染後,大約80%的人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可能出現的急性症狀包括髮熱、全身乏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顏色變淺、關節痠痛和黃疸(皮膚和眼白髮黃)。
2、大約75-85%的新感染者出現慢性肝病,慢性感染者中60-70%會出現慢性肝病,5-20%會出現肝硬化,1-5%會死於肝硬化或肝癌。丙肝是25%肝癌患者的致癌因素。
發布於 2024-05-23 03:28
0評論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8億人感染了HCV,每年新發丙型肝炎病例約3.5萬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未來20年內與HCV感染相關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細胞癌導致的死亡)
發布於 2024-10-05 12:41
0評論
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類似乙型肝炎,但由於體液中HCV含量較少,且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較低,其傳播方式較乙型肝炎侷限,傳染力也較乙肝病毒為弱。
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腸道外途徑傳播。
(1)輸血及血製品傳播:曾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中期,輸血後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隨著篩查方法的改善,此傳播方式已得到明顯控制,但抗HCV陰性的HCV攜帶供血員尚不能篩除,輸血仍有傳播丙
發布於 2024-02-10 03:36
0評論
大部分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無明顯症狀,伴有高水平的病毒血症和ALT升高。HCV急性感染後HCVRNA早於抗-HCV出現於血液中。HCVRNA最早可於暴露後2周檢出,HCV核心抗原可在HCVRNA出現後1~2d檢出,而抗-HCV直到8~12周才能檢出,也就是說,在HCV感染髮生後,有約8-12周的時間,僅能檢出HCVRNA,而抗-HCV為陰性,即抗-HCV檢測的“窗口期”,“窗口期”的長短與檢測試劑
發布於 2024-10-05 12:15
0評論
慢性乙肝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病毒持續複製和疾病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密切相關。對慢性乙肝患者的縱向研究表明,患者被確診後,肝硬化累積5年發生率為8%~20%,肝臟失代償5年累積發生率約為20%。代償性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約為80%~86%,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預後不好,5年生存率為14%~35%。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每年HBV相關肝細胞癌的發生率較高,在已經確定的肝硬化患者中其發生率為2%~5%,不過,H
發布於 2022-12-08 08:37
0評論
中國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為1.6%,中國大陸丙型肝炎年發病率為6.01/10萬人,HCV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遞增。基因型:中國大陸人群感染的HCV基因型以1b和2型最常見;併發症:HCV1b基因型與肝細胞癌(HCC)的發病率相關,是HCC的高危險因子;其它相關併發症有肝硬化、高血脂、腹水和門脈高壓;伴肝硬化的HCV5年生存率為73.8%;HCV伴HCC肝移植後5年生存率為39.6%,
發布於 2022-12-08 13:47
0評論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肝臟炎症性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之一,至今尚無預防性疫苗問世,且丙型肝炎自然轉陰率低,患者可能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和表現,往往容易被忽視,但HCV可以對肝臟進行持續性的破壞,使疾病在不知不覺中進展為肝硬化、肝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人口中約有3%的人感染了HCV,中國的平均感染率為3.2%,略微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肝炎防治
發布於 2022-09-30 11:1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