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肥胖-脂肪肝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20世紀60年代,與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硬變相比,酒精性肝硬變在歐洲佔42%,在美洲佔66%,在亞洲佔11%,在中國不到5%。但近30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和飲酒量的增加,酒精肝和脂肪肝的發病率迅速上升,佔肝硬化病因的15%~20%。引起脂肪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肥胖、飲酒和糖尿病。我國普通人群中脂肪肝的發病率為10%,而肥胖者脂肪肝的發病率為50%-75%。對上海4009名幹部的調查發現,31.6%的人肥胖,40%至50%的人是II型糖尿病患者並伴有脂肪肝,57.7%的人酗酒,24.5%的人年齡超過50歲。在北京,2004年發現14個單位的脂肪肝發病率從1998年的23.2%上升到2003年的26.2%。最近,廣東的脂肪肝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城市人口中脂肪肝的發病率為17.5%,而體重指數在23-28的超重人群中,有31.9%患有脂肪肝,肥胖人群的脂肪肝發病率為55.4%。因此,肥胖是導致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中國的肥胖人口在逐年增加(BMI>25是肥胖症的標準:圖1)。2009年北京調查發現,BMI>28是肥胖症的標準。36.4%的北京人超重,13.5%的人肥胖。因此,肥胖-飲酒-脂肪肝已成為中國肝病的第二大原因。1995年,日本學者報告說,4至12歲兒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率為2.6%,83%的肥胖兒童有超聲證實的脂肪肝,其中24%有ALT升高。美國學者的一項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2.慢性病毒性肝炎合併脂肪肝逐年增加
肝炎病毒感染是中國肝病的主要原因,約20億人都有HBV感染證據。2006年,衛生部進行了全國人口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全國1-59歲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7.18%(2002年全國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HBsAg的流行率為9,09%)。其中,1-4歲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0.96%,5-14歲人群為2.42%,15-59歲人群為8.57%。然而,丙型肝炎的發病率在病毒性肝炎中呈明顯上升趨勢,在1992年中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中,人群抗HCV陽性率為3,2%。臨床研究表明,HCV感染7~50年後,肝硬化的發病率為0、3%~55、0%,肝癌的發病率為0~23%,平均感染20年後,肝硬化的發病率約為10%~15%。那麼,肥胖-脂肪肝-代謝綜合徵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疾病進展中的作用是甚麼?據報道,約50%的成年CHC患者有肝細胞脂肪變性[7],在兒童中也有約10%的CHC患者合併有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排除肝細胞脂肪變性的常見原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酗酒)後,30%的CHC患者仍有肝細胞脂肪變性。早期文獻報道,約27%-51%的CHB患者存在肝細胞脂肪變性,各國對CHB中非酒精性脂肪變性的檢出率差異很大。中國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CHB患者的肝脂肪變性的患病率為14%,並呈逐年上升趨勢。近年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導致CHB合併脂肪肝的患者人數明顯增加。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脂肪變性嚴重程度與肝纖維化程度呈正相關,肝脂肪變性的危險因素也可能增加CHC患者的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