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8 07:22

  抗病毒治療是根治乙型肝炎的關鍵。以前由於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所以乙型肝炎的治療一直圍繞著“保肝、降酶”進行。直到近年有了干擾素和抗病毒核苷類似物,抗病毒治療才正式拉開了序幕。幾年來抗病毒治療的臨床實踐,確實讓一些病人獲得長期或短期的緩解 醫學 教育網蒐集整理 。但隨著抗病毒藥物的推廣應用,臨床上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使得我們有必要對抗病毒藥物的臨床價值、使用方法等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一、抗病毒治療的難點幾年來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的廣泛應用使我們認識到,以目前的藥物效果,徹底治癒乙型肝炎仍然是不可能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我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數是圍產期感染,是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機體始終不能建立起完整的免疫清除功能。即使在免疫耐受被打破後,也只是表現為一種伴有肝細胞破壞的不徹底的免疫清除。最終能夠徹底清除病毒,導致HBsAg/抗-HBs血清轉換的病例極少見。有報道長期隨訪慢性乙型肝炎HBsAg自然轉陰的患者,歷經多年後血清或肝組織內仍然有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且預後並無改善,仍然有肝硬化發生。(2)肝細胞內的乙型肝炎病毒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難以清除;cccDNA是病毒的複製形式,它以相對穩定的數量存在於肝細胞核內,目前所有的抗病毒藥物都不能直接作用於cccDNA,在病毒受到藥物或宿主免疫系統的長期抑制時,cccDNA庫可以因不能得到補充而逐漸減少,但卻不會完全耗竭。停止抗病毒治療或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時病毒重新複製,cccDNA庫得到補充。能夠將cccDNA徹底清除的只能是宿主的免疫系統。當宿主的免疫系統處於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狀態時,是不太可能將cccDNA徹底清除的。

  二、病毒治療的長期性絕大多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將終生攜帶乙型肝炎病毒,在患者進入免疫損傷期後,肝臟損傷的嚴重程度往往與病毒的複製水平呈正相關。抗病毒治療可以降低病毒複製水平,從而間接改善肝臟的生化學和組織學。長期臨床緩解的病例,病毒複製持續低下,肝細胞變性壞死減少,纖維化減輕(部分逆轉),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期望壽命延長。但通過一次性抗病毒治療獲得終生緩解幾乎是不可能的,在抗病毒藥物停用後常常出現病毒含量和肝臟生化學的反跳,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失去了藥物對病毒的抑制,病毒重新活躍複製造成的,而反跳現象導致肝臟經受再一次破壞,纖維化也出現進展,對肝臟非常不利。這時往往需要進行再次抗病毒治療以獲得緩解。因此既然乙型肝炎病毒是長期存在的,抗病毒治療也應當是長期的。如果停藥後病毒重新活躍複製伴肝臟損害,再一次的抗病毒治療將是必需而緊迫的。

  三、拉米夫定治療後的病毒YMDD變異病毒基因變異現象在自然界很常見,也是物種進化的必需。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變異可以發生在自然狀態下,也可以出現在抗病毒藥物治療後。拉米夫定應用後出現的YMDD變異是耐藥性變異,但實驗室數據證明,YMDD變異株病毒的複製能力下降。臨床上發生YMDD變異的患者HBV DNA往往呈較治療前低水平的複製。常伴有ALT的升高。但也有些患者在YMDD變異後HBV DNA複製水平很高。較多文獻證明,發生YMDD變異後如繼續應用拉米夫定則病情有可能繼續好轉,仍然可出現HBeAg/抗HBe的血清轉換,但轉換率低於無變異者。有報道在YMDD變異後,伴隨病情加重者出現HBeAg/抗-HBe血清轉換多於無病情惡化者,但也有病人在病情加重後進入肝功能失代償期,值得重視。如果在YMDD變異後停用拉米夫定有可能出現病情的突然加重,這種加重可能與野生株恢復有關。在停用拉米夫定後,YMDD變異株在約4~6個月以後可以自動消失,恢復為野生株。如果在發生YMDD變異後病情惡化,或在停藥後病情惡化,一定要密切觀察病情,加強保肝治療。針對YMDD變異株的治療除可繼續應用拉米夫定外,也可以換用或加用其他對YMDD變異株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如阿德福韋(adefovir)、恩替卡韋(entecavir)等。阿德福韋已在國外上市,我國正在進行為期1年的Ⅲ期臨床試驗,有望兩年內在我國上市。總之病毒基因變異是一種常見現象,耐藥性變異亦不可怕。出現病毒的耐藥性變異後要加強對病人的觀察,防止病情的惡化。對病毒變異現象的恐懼是沒有必要的,因擔心導致病毒變異而不敢使用抗病毒藥物更是因噎廢食而延誤有效治療。

  四、干擾素與拉米夫定――有限的作用與有限的適應證目前僅有的兩種抗病毒藥物干擾素和抗病毒核苷類似物並不能徹底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拉米夫定的副作用很少,有較寬的適應證範圍,但真正對拉米夫定有較好療效,且符合藥品經濟學原則的主要是病毒複製活躍伴有ALT明顯升高的、處於肝臟炎症活動期的患者。ALT長期正常的病毒攜帶者和病毒複製低下的輕型患者均非適應證。長期應用拉米夫定療效可以增加。但耐藥(主要是YMDD變異)人群也迅速增加,二者呈平行增長。停藥後病情可出現復發,甚至出現停藥後的加重。未出現耐藥者可以長期服藥以獲得更高的有效率,不宜隨意停藥。干擾素的療效同拉米夫定相比,HBV DNA下降和ALT復常率低於拉米夫定,HBeAg血清轉換高於拉米夫定,停藥後HBeAg血清轉換可繼續增加,並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後,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率。干擾素停藥後的反跳也很常見,表現為ALT的上升和HBV DNA水平的增加,多數患者不予特殊處理可自動好轉並伴有病毒的再次清除。干擾素有非常明顯的不良反應。治療初期常見免疫功能激活所引起的肝細胞一過性損傷加重,一些病人因此而停藥。失低償肝礙化是干擾素使用的禁忌證,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也不適合干擾素治療,療效很差。總之,兩類抗病毒藥各有其適應證,應用恰當可期待較好的療效,非適應證患者使用則事倍功半,浪費資源,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一些思考相關文章
自從干擾素應用於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以來,尤其是聚乙二醇干擾素的開發和利巴韋林的應用,隨著臨床實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聚乙二醇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的治療,成為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金標準”,為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癒帶來了巨大的希望。但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病毒基因型、病毒載量、患者年齡和肝臟的纖維化程度、治療藥物的種類和劑量、聯合治療和療程的影響,臨床實踐中仍需根據患
發布於 2022-09-25 01:28
0評論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病理學機制:研究表明,宿主對HBV的固有和適應性免疫反應低下是造成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宿主對於病毒的反應依賴於很多免疫細胞系統的複雜的相互作用,包括固有免疫系統的細胞、病毒特異性T細胞系統中發揮呈遞關鍵作用的樹突狀細胞(DC)以及適應性免疫系統的T細胞。HBV早期感染階段,宿主的反應是非特異性的,此時固有免疫非常重要,它通過自然殺傷(NK)細胞、干擾素α、細胞因子[
發布於 2022-09-25 01:26
0評論
一、乙型肝炎病毒是怎樣傳播的?潛伏期多長?1、乙型肝炎有以下傳播途徑:(1)輸血及血製品的傳播;(2)注射、針刺、美容、紋身的傳播;(3)醫源性傳播,即醫療器械不潔造成感染,如手術、牙科器械;(4)母嬰傳播:宮內感染、產程感染、產後感染;(5)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傳播:共用牙具、漱口杯、毛巾、共用餐具、不潔的街頭飲食店;(6)性接觸傳播:乙型肝炎患者體液包括汗水、唾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均可檢出HB
發布於 2022-11-30 07:06
0評論
Blumberg博士在1963年通過蛋白電泳技術,在來源於澳大利亞的一份血樣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抗原,並命名為澳大利亞抗原(Australiaantigen,AuAg),後來證實這種AuAg與乙型肝炎(hepatitisB,HB)相關,事實上屬於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的表面抗原,從而開啟了乙型肝炎研究的新時代。也正是因為這一重要發現,Blumberg博士於1976年
發布於 2023-02-23 05:56
0評論
為規範慢性乙型肝炎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於2005年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制訂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近5年來,國內外有關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取得很大進展,為此我們對本指南進行更新。本指南旨在幫助醫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診療和預防工作中做出合理決策,但不是強制性標準,也不可能包括或解決慢性乙型肝炎診治中的所有問題。因此,臨床醫生在面對某一患者時,應在充分了解有關本
發布於 2022-09-25 01:44
0評論
代償期肝硬化、肝功能代償良好的患者可謹慎應用干擾素。宜從小劑量開始,根據患者的耐受性逐步加量,而對於進展期肝硬化則有導致肝臟失代償的風險,最好應用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拉米夫定治療可延緩疾病進展,減少肝臟失代償及肝細胞癌的發生,臨床療效主要見於未發生耐藥的患者。對拉米夫定發生耐藥的患者應及時加用阿德福韋聯合治療,優於換用阿德福韋單藥治療。考慮到需要長期治療,也可首選阿德福韋或恩替卡韋等耐藥風險較
發布於 2022-09-25 01:35
0評論
概述 在我實習期間看到過有病人得了乙型肝炎。我最近有點害怕見到食物,特別是一些比較油膩的食物,這樣的食物我看到過後就會出現一種嚴重的噁心現象,並且如果真的是看到的話這種肝部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而且還有一些症狀出現。伴有乏力、嘔吐、噁心、食慾減退,轉氨酶偏高等。那麼得了乙型肝炎應該怎樣治療呢?今天讓我來為大家分享得了乙型肝炎能治好嗎?應該怎麼治療 步驟/方法: 1、 先要做一個彩超,瞭解一下
發布於 2023-03-31 23:03
0評論
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療1、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HBeAg陽性者的治療指徵為HBVDNA≥104拷貝/ml,HBeAg陰性者為HBVDNA≥103拷貝/ml,ALT正常或升高。治療目標是延緩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償和HCC的發生。因需要較長期治療,最好選用耐藥發生率低的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可選擇: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阿德福韋酯10mg,每日1次口服;恩替卡韋0.5mg(對拉米夫定耐藥患者
發布於 2022-12-07 22:42
0評論
患者有急性肝炎的臨床及實驗室所見再加上HBsAg陽性,即可確診。但有些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液可以查不出HBsAg(HBsAg已經陰轉或檢測方法不靈敏),對於這種病人我們必須依賴HBsAg以外的其他指標。其次,在我國無症狀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相當常見。這些病人如合併其他型的急性肝炎(如甲型肝炎、丙型肝炎、EB病毒或CMV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由於其血中HBsAg陽性,故很易被誤診為急性乙型
發布於 2022-11-30 06:56
0評論
傳播途徑:1、血液傳播:血液傳播是乙肝傳播途徑中最常見的一種,比如輸血過程中被感染,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此現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絕。2、醫源性傳播:醫源性傳播也就是說在就醫的過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數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種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別注意注射、接種、紋身等使用的各種醫療器具。3、母嬰傳播:患急性乙肝或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可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尤其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為主要的
發布於 2022-12-08 05:2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