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暑夏的高溫已降低,人們煩躁的情緒也隨之平靜,但許多因素往往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您的健康,且夏季過多的損耗也應在此時及時補充,秋季也應特別重視養生保健。《管子》中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這是古人對四時挑攝之宗旨:順應四時養生要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
秋季養生原則
秋季養生要養肺
秋季,氣候乾燥,極易傷損肺陰,從而容易出現皮膚乾燥、乾咳少痰、便秘等病症,所以秋季養生要防燥。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梨、芝麻、藕、菠菜、豬蹄、豆漿、鴨蛋、蜂蜜、橄欖等。此外還可以適當食用一些藥膳,如參麥團魚、蜂蜜蒸百合、橄欖酸梅湯等。
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過多,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還會傷及肝氣,所以秋天飲食要少食辛味食物。
不可小視秋涼
秋季,在燥氣中還暗含秋涼。人們經夏季過多的發洩之後,機體各組織系統均處於水分相對貧乏的狀態,如果這時再受風著涼,極易引發頭痛、鼻塞、胃痛、關節痛等一系列症狀,甚至使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對這種變化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更應注意防涼。
肺對臟腑的影響
肺在人體中具有重要作用,全身氣血都有它來分配,所以,如果肺感到邪氣,不僅自身會發生病變,其所主的皮毛髮生病變,還會將這種邪氣傳到身體其他臟腑。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木,壞其真矣。”這是古人對四時調攝之宗旨:順應四時養生要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
秋季飲食要訣
立秋後,天氣變得涼爽怡人的同時也開始變得比較枯燥,再加上不穩定的氣溫,給人的身心帶來了一定影響。另外,由於這個季節落葉紛飛,花木凋謝,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往往會產生一種淒涼、苦悶之感,這樣的消極情緒,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來進行調節。
改善情緒低落的食物
秋季,情緒低落的時候應該多吃一些有健腦活血的食物,如核桃仁、魚類、牛奶、雞蛋、瘦肉、豆製品等。中醫認為,羊肉可以益氣精,珍珠米含有糖分,綠茶、咖啡、巧克力等富含乙氨和咖啡因,這些食品,都可以使人體的神經系統興奮,從而使心境得到改善。
謹防“秋老虎”
初秋時節,夏季的高溫尚未退去,再加上天晴少雨,氣候乾燥,這個時候感染的燥邪為溫燥,主要傷陰,也就是對人體的津液有損害,產生的症狀是皮膚乾燥、眼睛乾裂、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口鼻咽幹、胸痛乾咳,有時甚至會發熱至高熱。秋燥所導致的咳嗽時間持續較長,切不好治癒。人們往往把秋季的溫燥稱為“秋老虎”
下面我們介紹一些對付“秋老虎”的食物和方法:
第一,宜多飲水。第二,宜多吃水果。第三,宜常吃寫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如蘿蔔、馬蹄、西紅柿、蓮藕等。
秋季養生要注意
秋季天氣乾燥,草木也逐漸枯萎。秋燥傷津,傷津而見燥症。燥溼秋季的主氣,屬陽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溫燥(初秋)和涼燥(深秋)。初秋時節,夏季的高溫尚未退去,再加上天晴少雨,氣候乾燥,因此這個時候感染的燥邪為溫燥,主要傷陰,也就是對人體的津液有損害。
立秋時節的飲食宜忌
宜:適當多食滋陰潤肺、益胃生津的食物,酸味果蔬也應常食用,包括蘿蔔、西紅柿、山藥、扁豆、藕、南瓜、豆腐、蓮子、桂圓、糯米、大米、琵琶、菠蘿、紅棗、蜂蜜等。
忌:忌吃或少吃辛辣、熱燥、油膩的食物,少飲酒。另外,食用瓜類水果類應謹慎,脾胃虛寒者更應以此為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