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可為漿液性,乳糜性或血性(滲出)或纖維性,粘連或鈣化。可為縮窄性或不產生臨床症狀。心包纖維化可隨感染,損傷或心包積血而產生,或伴結締組織疾病,包括風溼熱,但有時原因不明。纖維化可呈斑點狀或廣泛,帶有鈣質沉著。心包纖維化可無血流動力學效應。亦可逐漸產生慢性縮窄性心包炎,使體循環靜脈壓和肝靜脈壓慢性增高,導致心源性肝硬化。
在慢性滲出性心包炎,心包滲出液約50ml~1L(正常<25ml)。心包滲液量少,但產生快,或產生慢而量多,或由於纖維化,鈣化或新生物使心包順應性減低,均可限制心室在擴張期的充盈。在此情況下,左室舒張末期壓決定於心包的滲出量和心包增厚的程度。心室,心房和靜脈床的舒張壓數值接近,通常為13~32mmHg。發生體循環靜脈鬱血,過多體液從毛細血管漏出,有體位性水腫,後期出現腹水。周圍組織鬱血的體徵較肺鬱血明顯,而症狀明顯的肺水腫不常見。但心包積液呈逐漸發展,即使>1L可不產生填塞症狀,因為心包可伸展以適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