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炎症與感染的關係?
有許多患者認為凡是炎症一定就是由細菌或其它微生物感染引起,就必須運用抗生素治療,其實不然,所謂炎症,指的是機體對致病因素及其損害作用產生的一種反應,發生在局部,同時也可影響全身。局部表現為變質、滲出和增生一種基本變化,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為其五個主要表現。感染指的是微生物侵襲人體,機體在與病原微生物相互鬥爭中所表現的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過和。感染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足夠的微生物毒力,適當的傳染途徑和免疫力低的易感人群。由此可見,炎症可以由感染引起,但並非絕對由感染引起。當然,炎症就不能一味地運用抗生素,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一個概念,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
2、 甚麼是慢性結腸炎?
慢性結腸炎是一組疾病的總稱,其定義不是很清楚,一般是指由於某些已知或未知原因造成的以結、直腸炎性改變和功能紊亂為主,而且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的疾病。
慢性結腸炎包括多種疾病,其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不盡相同,但其基本的病理表現為:結腸粘膜、充血、水腫、脆性強,易出血、腸管運動及分泌增加。其主要臨床症狀有:腹痛、腹瀉、大便帶粘液或膿血、大便次多、下墜、病程纏綿、反覆發作。
慢性結腸炎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結腸炎兩大類,特異性包括了細菌性、阿米巴性、結核性、寄生蟲性、理化物質刺激性結腸炎等;非特異性包括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等。
3、 甚麼是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直腸和結腸炎症性疾病。最常累及直腸和乙狀結腸,也可侵犯全部結腸甚至波及末端迴腸,病變主要在粘膜及粘膜下層,有廣泛充血、水腫、出血、糜爛和表淺小潰瘍,或融合成大潰瘍,少數病變嚴重者,潰瘍可達肌層,甚至可以併發穿孔;炎症劇烈時,結腸可明顯擴大,導致所謂“中毒性巨結腸”。潰瘍間的粘膜增生可形成增生性息肉,但無炎性肉芽腫形成;腸管可因炎症及纖維化而使結腸袋消失、變形縮短,但很少引起狹窄和瘻管。
4、 潰瘍性結腸炎有甚麼症狀?
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症狀有腹瀉和腹痛,腹瀉多為反覆發作,每日3、4次至10餘次不等,伴裡急後重,大便性狀呈糊樣或水樣,可伴粘液、血或為血便。腹痛左下腹隱痛或絞痛,可伴有腹脹。有的病人有有全身症狀和腸道外表現,全身症狀如發熱、消瘦、貧血、營養失調;和腸道外表現 結節性紅斑,虹膜睫狀體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小膽管周圍炎等。
5、潰瘍性結腸炎如何檢查?
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並不容易,需要進行較多的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方能診斷,常用的檢查有:化驗包括血常規、血沉、免疫學檢查;便常規、便潛血、便培養和便中找蟲卵。更重要的是結腸鏡檢查和結腸造影檢查,結腸鏡包括纖維結腸鏡和電子結腸鏡,可以直接地觀察結腸和直腸粘膜情況,看到結腸的炎症、出血、潰瘍、息肉、腫瘤等,同時可以進行組織活檢。結腸造影查:結腸造影包括鋇灌腸和氣鋇雙重造影,後者效果較好,通過檢查可以發現疾病的性質、程度及範圍,同時除外其它疾病。
6、 患了本病有甚麼嚴重後果嗎?
潰瘍結腸炎一般病情較輕,但是不能忽視,也有的病人發病較急,嚴重者併發中毒性巨結腸,腸穿孔,結腸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而且潰瘍性結腸炎有發展為結腸癌的可能。
7、 如何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法較多,根據病情的不同適當選擇,首先要合理休息,鎮靜,進食易消化、少纖維的全流或半流飲食。加強支持療法,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西藥治療可選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製劑,每日3~4g,分次口服;或用相當劑量的5-氨基水楊酸(5-ASA)製劑。病變分佈於遠段結腸者可酌用柳氮磺胺吡啶栓劑0.5~1g,每日2次。病情嚴重者慎用解痙劑及止瀉劑,以避免誘發中毒性巨結腸,應及時至醫院就診。
中醫藥治療具有明顯效果,臨床上可分為三種類型
(1)、溼熱內蘊型:症見便中夾膿帶血,裡急後重,身熱,肛門灼熱,胃痞納呆,大便臭穢,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治以清熱利溼,理氣止痛。藥物可用葛根、黃芩、黃連、白頭翁、甘草、椿根皮、枳殼、馬齒莧等。
(2)、氣滯血淤型:症見腸鳴腹脹或腹痛拒按,面色晦黯,瀉下不爽,暖氣食少,胸脅脹滿舌紫或有淤斑、淤點,脈弦澀。治以行氣活血,健脾益氣。藥物陳皮、白芍、甘草、白朮、防風、枳殼、柴胡、丹皮、赤芍、白頭翁、馬齒莧等。
(3)、脾腎兩虛型:症見久瀉不愈,形寒肢冷,食減納呆,腰膝痠軟,遇寒加重,少氣懶言,腹中隱痛喜按,腹脹腸鳴,五更洩瀉,舌淡、苔白,脈沉細。治以健脾溫腎,澀腸止瀉。藥物可用制附片、炮乾薑、白朮、山藥、黃芪、茯苓、椿根皮、扁豆、白芨、甘草等。
同時也可用中藥保留灌腸。常用的藥物有白翁、馬齒莧、椿根皮、白芨、訶子、黃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