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15 08:37

  腰痛患者基本飲食原則:

  保持清淡的原則,避免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即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飲食。所以,應避免食用動物性脂肪,如牛肉、豬肉、蛋、蝦、內臟、奶油等。一般來說,去皮雞肉、火雞肉、魚肉較好。

  預防腰痛的食物:

  穀類:米飯、馬鈴薯、番薯、饅頭、麵包、燕麥、穀類點心等。

  豆類:大豆、豌豆、扁豆、豆腐、豆乾類製品等。

  蔬菜:胡蘿蔔、白蘿蔔、萵苣、青花菜、花椰菜、綠色蔬菜等。

  水果:蘋果、柳橙、香蕉、鳳梨、草莓等。

  腰痛患者應多攝取的食物,

  1 維生素B維生素B可以幫助減緩神經及肌肉疼痛,如果攝取不足,則容易引起腰痛。含維生素B較多的食物包括全穀類(未精製)、肉類、酵母、豆類、魚類、馬鈴薯、綠色蔬菜等。

  2 色氨酸色氨酸可以增加腦中血清素的含量,對穩定情緒、睡眠、疼痛的控制很重要。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為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馬鈴薯、番薯、麵食、麵包、饅頭等。

  3 藥粥

  豬腎粥

  原料:豬腎兩枚,糯米50 g,蔥白、五香粉、生薑、鹽適量。

  做法:1 將豬腎洗淨,泡水半小時去腥味,去脂肪,切細。

  2 將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煮成粥。

  3 粥將熟時放入適量的蔥白、五香粉、生薑、鹽調味即可。

  功效:早餐服用,可補。腎,還可治老人腎氣不足引起的腰膝痠軟疼痛、步履維艱、耳聾等。粥中加50 g杜仲更好。

  枸杞羊腎粥

  原料:枸杞葉250 g,羊。腎1只,羊肉60 g,蔥白1000 g,細鹽少許,糯米60 g。

  做法:1 將新鮮羊腎洗淨,泡水半小時去腥味,去筋膜,切細,再把羊肉洗淨切碎。

  2 枸杞葉煎汁去渣,同羊腎、羊肉、蔥白、糯米一起煮粥。

  3,粥成之後加少許鹽,稍煮即可食用。

  功 效:益腎陰、補腎氣、壯元陽,可治腎虛勞損、陽氣衰敗、腰腎疼痛、腿腳萎弱、頭暈腦脹、聽力減退或耳聾等。

腰痛的飲食原則及食療方相關文章
1.取乾絲瓜筋25克/次。燒湯1碗服用,每日2次,7天痊癒。 2.用當歸6克,川芎2克。沸水沖泡20分鐘後代茶飲。本方中當歸補血調經,川芎活血止痛,故可治血虛痛經。 3.取赤砂糖25克,月季花10克,紅茶1.5克。凡月經前1--2日或經期微有小腹脹滿隱痛、經量較少者,可在月經來潮前3--4天取本茶劑,以沸水沖泡代茶飲服,連續服用1周左右。 4.用粳米60克,冰糖30克,黑木耳、銀耳各10克。將黑
發布於 2024-09-28 00:43
0評論
月經是成年女子的正常生理現象,但月經來潮期間,機體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抵抗力降低,情緒容易波動、煩燥、焦慮等。因月經失血,使體內的鐵元素丟失較多,尤其是月經過多者。因此,月經期除了避免過分勞累,保持精神愉快外,在飲食方面應注意以下宜忌。 (1)忌生冷,宜溫熱: 祖國醫學認為,血得熱則行,得寒則滯。月經期如食生冷,一則傷脾胃礙消化,二則易損傷人體陽氣,易生內寒,寒氣凝滯,可使血運行不暢,造成經
發布於 2024-11-13 09:04
0評論
方一 組成:槐花120克、白酒適量。用法:槐花炒後入酒二盞,煎十餘沸,熱服。主治:梅毒。 方二 組成:生薑、蒲根適量。用法:搗爛外敷。主治:橫疲破潰,久不收口,狀似魚嘴,又名魚口 方三 組成:生薑300克、土茯苓300克、苦參100克。用法:煎湯外洗。主治:梅毒初起。 方四 蒲公英粥蒲公英40一60克,鮮品用量為60--90克,粳米30-60克,將上藥洗淨,切碎,煎取藥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為粥,
發布於 2024-10-02 01:25
0評論
中醫根據“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治療原則,即在選用食材時,首先要了解病者的體質屬性,以及病情反映出來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病者體質偏熱(熱證者),宜食涼性食物,忌食煎炒油炸溫燥傷陰食物;體質偏寒(寒症者),宜食溫性、熱性飲食物,忌食寒涼、生冷之品;體質偏虛者,陽虛者以溫補,忌食寒涼之品,陰虛者宜滋補、清補;體質偏實者,是指病邪實,如熱證、寒證者有實證,飲食宜忌按“急則治標”等原
發布於 2023-12-29 13:18
0評論
1.豬腎黑豆湯:豬腎2只(亦可用羊腎),黑豆lOOg,陳皮5g,小茴香5g,生薑2片,共煮熟,加調味品食用。隔日1次,連服5-7次。 2.杜仲豬腎湯:杜仲30g,豬腎2只,加食鹽少許燉湯服。每日1次,連服7-10日。 3.核桃補骨脂湯:核桃肉30g,補骨脂15g,加水煎湯服。每日1次,7-10日為1療程。 4.狗肉附片湯:狗肉200g,附片1.5g,菟絲子3g(兩藥裝紗袋內)。狗肉切片,加生薑炒
發布於 2024-10-02 17:36
0評論
玉米粥 原料:玉米渣或面50克,鹽少許。 製法用法:玉米渣加適量水煮成粥後,加鹽少許即成。空腹食用。 大麥粥 原料:大麥米50克,紅糖適量。 製法用法:研碎大麥米,用水煮成粥後,放入適量紅糖攪勻食用。 竹葉粥 原料:鮮竹葉30~45克,石膏15~30克,粳米50~100克,砂糖少許。 製法用法:竹葉與石膏加水煎煮,取汁與粳米、砂糖少許共煮,先以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稀粥即可食用。 青豆粥 原
發布於 2024-12-01 06:41
0評論
保持清淡的原則,避免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即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飲食。所以,應避免食用動物性脂肪,如牛肉、豬肉、蛋、蝦、內臟、奶油等。一般來說,去皮雞肉、火雞肉、魚肉較好。 預防腰痛的食物 穀類 米飯、馬鈴薯、番薯、饅頭、麵包、燕麥、穀類點心等。 豆類 大豆、豌豆、扁豆、豆腐、豆乾類製品等。 蔬菜 胡蘿蔔、白蘿蔔、萵苣、青花菜、花椰菜、綠色蔬菜等。 水果 蘋果、柳橙、香蕉、鳳梨、草莓等。 三、藥粥
發布於 2024-04-17 11:35
0評論
1、芹菜1500克。將芹菜洗淨,搗爛取汁,加熱煮沸,每次服60毫升,日服3次。 功效:涼血止血。 2、蘿蔔1500克、蜂蜜、鹽適量。將蘿蔔洗淨,去皮切片,用蜂蜜浸漬10分鐘,放在瓦上焙乾,然後再浸再焙(BF)(不要焙焦)(BFQ)連制3次。每日連續嚼服數片,鹽水送服,每日4~5次。 功效:清熱、散瘀血。 3、花生仁適量。將花生仁炒熟,取其外面紅衣半茶杯,研為細末,開水沖服。功效:清熱、止血。 4
發布於 2024-10-13 19:29
0評論
青蒿的治病功效及食療方 青蒿,又稱香蒿、臭蒿,在2月生苗,莖粗且肥軟,葉子青色,有點像茵陳,青蒿的根為白色,7、8月份開細黃的花,很香。 中醫認為,青蒿味苦、辛,性寒,是酷夏必備的瀉暑熱良藥,它具有清熱解暑、涼血、除蒸、截痢的功效,對暑邪發熱、陰虛發熱、溼熱黃疸、痢疾寒熱等症有治療功效。 治病功效 1、治夏季熱,暑邪 取青蒿、薄荷各二錢,鮮荷葉一片,甘草一錢,柴胡一錢,地骨皮三錢,知母一錢,生石
發布於 2024-04-01 01:10
0評論
芍藥的治病功效及食療方 芍藥,又名白木、餘容,四五月長葉,葉子有好聞的香味,七八月開白色花,秋季採挖。 中醫認為,芍藥味苦,性平,具有祛瘀止痛、清熱涼血、清肝降火的功效,能治療血熱妄行、損傷淤血、痛經、閉經等症。 治病功效 1、治小便五淋 赤芍藥一兩,檳榔一個,面裹煨,研末,每次服一錢,加水一盞,煎至七分,空腹服用。 2、治風毒骨痛 取芍藥二分,虎骨一兩,炙為末,夾絹袋盛,酒三升,浸漬五天,每次
發布於 2024-04-12 03:3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