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17 00:52

  半乳糖血症人類的一種基因型遺傳代謝缺陷,是由於缺乏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轉移酶,

  半乳糖血症

  導致嬰兒不能代謝奶汁中乳糖分解生成的半乳糖。這是血和尿中半乳糖增多的一種遺傳性疾病。主要症狀是營養障礙、白內障、智力低下和肝脾腫大等。該症發生於先天性缺乏半乳糖-1-磷酸尿苷轉移酶的人。食物中無半乳糖時,症狀可好轉。

  成人後能產生尿苷二磷酸-半乳糖焦磷酸化酶(UDP-galacto-sepyrophosphorylase),能將半乳糖-1-磷酸轉化為UDP半乳糖,使半乳糖不會蓄積。 患半乳糖血症的小兒在出生時多正常,出生後不久開始出現嘔吐、不吃奶、腹瀉,隨後出現黃疸及肝腫大。小兒生長髮育緩慢,體重不增加。尿檢查有蛋白、管型。智力發育不良。還可有低血糖引起的抽搐、白內障、肝腫大、肝硬化。凝血物質減少引起小兒皮膚多處出血或有出血點。

  因此應注意不要近親婚配。另外出生小兒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到醫院治療,檢查血、尿中半乳糖含量幫助確診,一經確診應迅速開始治療,治療越早越好,以免發生不可恢復的腦、眼、肝及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傷。並停止餵乳類食品,用穀類代替。另外補充維生素,按時添加其他輔助食品。控制乳類飲食後小兒症狀可逐漸好轉。

半乳糖血症是甚麼原因相關文章
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預防措施參照遺傳性疾病進行。由於已證明病兒皮膚成纖維細胞有Gal-1-PUT酶異常因此通過培養羊水細胞的酶分析顯示Gal-1-PUT活性減低,可做出產前診斷。Nadler等已用此法進行產前診斷但由於有簡便易行的新生兒篩選方法而且若能早期發現並控制飲食,病兒能正常發育故對是否應做產前診斷尚有爭議。患兒的預後取決於能否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未經正確治療者大都在新生兒期死亡,平均壽
發布於 2024-12-17 00:45
0評論
(一)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轉移酶缺乏性半乳糖血症(半乳糖血症1型或典型的半乳糖血症) 典型的半乳糖血症患兒在圍生期即發病,常在餵給乳類後數日即出現嘔吐、拒食、體重不增和嗜睡等症狀,繼而呈現黃疸和肝大。若不能及時診斷而繼續餵給乳類,將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在2~5周內發生腹水、肝功能衰竭、出血等終末期症狀。如用裂隙燈檢查,在發病早期即可發現晶體白內障形成。約30%~50%患兒在病程第1周左右併發大
發布於 2024-12-17 00:24
0評論
概述 半乳糖血症在臨床上是不易多見的疾病,因為是先天性的多發生在婦產科,因為嬰兒往往出生一兩天就會表現出臨床症狀。半乳糖血症是一種先天性代謝性的疾病,遺傳的疾病分為隱形遺傳和顯性遺傳而半乳糖血症是一種隱形遺傳的疾病,是以血中的半乳糖升高引起的全身中毒為臨床表現的疾病。多發生在小兒。那麼半乳糖血症的臨床症狀會發生腹瀉嗎。今天小編就要好好說一說半乳糖血症會發生腹瀉嗎。 步驟/方法: 1、 半乳糖
發布於 2023-01-16 04:23
0評論
半乳糖血症開始控制飲食的時間越早,則患兒的預後越好。儘管患兒的智商可在正常範圍之內,但學習成績仍比不上正常兒童。由於患兒體內半乳糖代謝酶的缺乏並不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改善,因此需終身進行飲食控制。不能堅持飲食控制者,可發生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生長障礙及白內障。 限制乳類立刻停用乳類,改用豆漿、米粉等,並輔以維生素、脂肪等營養必需物質。豆漿中雖含有能分解出半乳糖的蜜三糖(raffinose)和水蘇
發布於 2024-12-17 00:38
0評論
對於已知患有半乳糖血症或無症狀雜合子的孕婦,在妊娠期內造成損害應禁用乳製品。只要食物中不含半乳糖或乳糖,患兒就不會發生半乳糖血症。故半乳糖血症的治療主要是限制含有半乳糖和乳糖的食物。半乳糖和乳糖主要存在於乳類食物中。 早期診斷後應在飲食中摒除一切含半乳糖或乳糖成分的食物。嬰兒期可用豆漿代替牛奶,並適當補充鈣及其他礦物質、維生素。有些人主張在8歲以後可不再限制飲食,一般則認為宜終身堅持。 近來指
發布於 2024-12-17 00:31
0評論
乳糖不耐受是指當未分解吸收的乳糖進入結腸後被腸道存在的細菌發酵成為小分子的有機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併產生一些氣體如甲烷、H2、CO2等這些產物大部分可被結腸重吸收而未被吸收者或仍未被分解的乳糖可引起腸鳴、腹脹、腹痛、排氣、不舒服、腹瀉等症狀有的人還會發生噯氣、噁心等這些症狀稱為乳糖不耐受症。半乳糖血症是指一種先天基因缺陷所引起的疾病導致該病症的缺陷基因主要是編碼1–磷酸半乳糖–尿嘧啶核苷酸轉移
發布於 2023-05-29 09:48
0評論
乳糖是奶類含有的一種糖類,在小腸中必須經乳糖酶的水解變為兩個單糖,即葡萄糖和半乳糖後才能被吸收。乳糖酶缺乏的人,在食入奶或奶製品後,奶中乳糖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滯留在腸腔內,使腸內容物滲透壓增高、體積增加,腸排空加快,使乳糖很快排到大腸並在大腸吸收水分,受細菌的作用發酵產氣,輕者症狀不明顯,較重者可出現腹脹、腸鳴、排氣、腹痛、腹瀉等症狀。醫生們稱之為乳糖不耐症。具體來說有以下五大原因。 1、先天
發布於 2023-12-11 12:05
0評論
為了診斷乳糖不耐症,我們可以讓腸道攝入超過其功能極限的奶製品,典型的臨床症狀將出現在30分鐘後,不過若有其他食物或運動因素影響的話可能要1到2個小時。臨床反應(症狀例如:反胃、痙攣、鼓脹、腹瀉或胃氣脹)會存在差異,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 為了確診的需要,對乳糖不耐與牛奶過敏進行區分是很重要的,後者是人體對乳蛋白不正常的免疫反應。由於乳糖不耐症對於世界上的多數成年人來說是正常的身體狀況,所以我們並不
發布於 2023-12-11 12:18
0評論
1.惡性腫瘤約20%的惡性腫瘤(如乳腺癌、肺癌、腎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患者特別在晚期可發生高鈣血癥。這些惡性腫瘤可轉移至骨骼。直接破壞骨組織,將骨鈣釋放出來,引起高鈣血癥。此外,有些腫瘤(如上皮細胞樣肺癌、腎癌)可以產生甲狀旁腺素樣物質、前列腺素E、維生素D樣固醇及破骨細胞活化因子,使骨組織發生吸收而釋放鈣。 2.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骨組織吸收,從而將大量鈣釋放出
發布於 2024-01-17 09:19
0評論
乳糖在人的小腸內被乳糖酶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後,才可以被吸收。嬰兒通常都可以正常合成乳糖酶,因而可以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如果因種種原因導致小腸內缺乏這種乳糖酶,大量未經消化的乳糖就可以順利抵達大腸,這些乳糖在腸道中不能被吸收利用和發酵,從而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引起腹脹、腹痛,導致腸胃不適、消化不良。這就是乳糖不耐受。該症狀是基因決定的,不具傳染性。
發布於 2023-05-29 09:2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