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患有腦癱,會給小兒帶來很大的危害,在腦癱患兒中,身體障礙的佔大多數。但腦癱中的智力障礙並不等於智力缺陷,大多數患兒家長一聽到“癱”字,第一反應就是腦子都癱了,那不就是傻了嗎?心裡就沒底了,甚至放棄治療。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下面,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趙海康主任就為大家講講。
不少人提及腦癱,就想當然的認為是腦子出問題了,把小兒腦癱認為是痴呆或者智力低下。其實這都是錯誤的,部分腦癱患兒雖然會出現智力低下的症狀,但並不是所有的腦癱患兒智力都會低下,簡單的把腦癱歸為智力低下對大部分的腦癱患兒也是不公平的。
小兒腦癱,又稱小兒腦性癱瘓,是指從受孕開始到嬰兒期,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缺氧、外傷、感染等原因所導致的神經細胞受損)和發育缺陷所致的以姿勢和運動功能障礙(失語、走路不穩)為主的綜合徵。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神經細胞受損)綜合徵。
孩子是在新生兒期(0-1個月)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大腦受到了損傷,所以,才會伴有智力低下、驚厥、聽覺和視覺障礙、行為異常等現象,既然是“伴有”就不是絕對會有,更不代表終生伴有。導致部分腦癱兒童智力發育延遲的根本原因是:父母沒及時發現,長期缺乏外界環境適宜的刺激和學習機會,並不是因為其本身智力有問題。而且腦癱並不等於智力障礙。
智力障礙是腦癱兒童最常見的合併症,盲目地認為腦癱就是弱智,把腦癱與智力低下劃上等號,這是錯誤的,對於腦癱兒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很多資料和個案追蹤都表明,有些腦癱兒童的智力甚至高於一般兒童,只要給予機會和適宜的訓練,他們不但可以完全康復,更完全可以創造出令人吃驚的成就。
現實中,也確有不少腦癱孩子智力要低於正常兒童。腦癱合併智力受損原因大概有兩種,一是先天性智力低下,二是後天環境影響所致,多見於痙攣型腦癱患兒。它主要是因為患兒出現運動障礙,在不同階段抬頭、翻身、坐、走、站有困難,手不靈活,這些會影響孩子與社會的交往和活動空間,可能會導致智力發育遲緩。有些腦癱孩子還會合並斜視、弱視、聽力障礙,以及行為異常、孤獨症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智力語言發育。
但這與人類染色體異常和染色體畸變所造成的“痴呆”根本不同,患兒通過早期發現,科學訓練,能很大程度的減輕相關症狀,一些程度較輕的患兒,完全可以恢復到正常孩子的智力水平。施勝坤院長建議家長,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堅持訓練,這對促進智力發育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