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科學家發現人的胃黏膜繁殖一種細菌,稱之為幽門螺桿菌(Hp)。經20多年的研究和臨床證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發生並反覆發作的重要因素,同時認為Hp感染也為胃癌的發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然而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範圍內至少有一半人體內帶有幽門螺桿菌,只不過有的致病,有的未致病而已。我國人群的Hp感染率很高,不同地區感染率也不一樣,低的約為20%,高的約為80%。
幽門螺桿菌不一定致癌
許多病人被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後憂心忡忡,常常諮詢醫生: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不是很容易得胃癌呢?目前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確實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眾多,但患胃癌的為數很少,人們不必太緊張。
因為幽門螺桿菌的菌株種類很多,並非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演變為胃癌,也與患者自身是否為遺傳背景、易感體質等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說,幽門螺桿菌感染為胃癌的發生奠定了基礎,是幫兇,但不是致癌的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