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5-01-01 15:48

  骨髓炎患者怎麼護理,骨髓炎很多人對它不瞭解,骨髓炎是由一種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細菌侵入機體而致的一種化膿性感染病,嚴重危害患者健康,下面看下骨髓炎患者怎麼護理:

  骨髓炎患者怎麼護理

  1、一般護理

  (1)急性骨髓炎症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狀如寒戰、脈快、頭痛等,要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等病情變化,有高熱休克者,給予氧氣吸入,激素治療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應專人護理。

  (2)體溫高於39.5℃者,需要給予物理降溫,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藥物降溫時,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現虛脫,同時應及時擦洗及更換清潔乾燥的衣褲,以免受涼。

  (3)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一般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時給病人飲水或果汁,必要時適當補液,糾下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4)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墊起,上肢用三角巾懸吊,以利靜脈迴流,減輕腫脹。為了限制患肢活動,減少疼痛和減輕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託或皮膚牽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牽引要注意肢體血液循環,凡發現肢體皮膚髮紫、發冷、腫脹、麻木等,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應找醫生及時處理。傷口分泌物過多,膿血透過石膏,使石膏軟化 破壞等,應及時更換石膏或開窗更換敷料。

  (5)注意觀察鄰近關節有無出現紅、腫、熱、痛等情況或全身其他部位有無病灶轉移的徵象。因為當膿液穿過幹骺端進入關節腔時,可引起化膿性關節炎或炎症擴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膿腫等,若診斷穿刺證實有膿液者,常需切開排膿減壓,放置引流條或引流管充他引流。應及時更換敷料,並保持床單清潔,注意對傷口的隔離和敷料處理,防止交叉感染。

  (6)氣血不足者,除同服氣血雙補藥物外,還就選用肌收口散,撒於創口內,使肉芽生長,而逐漸癒合。腐生肌膏。

  2、慢性骨髓炎病人的傷口處理:

  慢性骨髓炎病人保持傷口排膿通暢,病變部位死腔的擴大引流,使死骨與病骨完全分離後,施行手術清除死骨,刮除肉芽組織,消滅死腔,同時進行全身治療。部分患兒因病變部位血液循環增加,促使肢體過長,相反骺板受炎症破壞可致肢體縮短或發生病理性骨折後的畸形癒合。小兒患了骨髓炎,家長要耐心配合醫生,定期複診並進行傷口換藥,爭取早日康復。

  3、急性骨髓炎患者的注意事項

  得了急性骨髓炎的患者一般都是小兒或是抵抗力差的老人,病情一般比較急迫,所以臨床處理中一定要注意好相關的問題:

  第一,急性骨髓炎症期(發病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狀如寒戰、脈快、頭痛等,要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等病情變化,有高熱休克者,給予氧氣吸入,激素治療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應專人護理。

  第二,體溫高於39.5℃者,需要給予物理降溫,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藥物降溫時,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現虛脫,同時應及時擦洗及更換清潔乾燥的衣褲,以免受涼。

  第三,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墊起,上肢用三角巾懸吊,以利靜脈迴流,減輕腫脹。為了限制患肢活動,減少疼痛和減輕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託或皮膚牽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牽引要注意肢體血液循環,凡發現肢體皮膚髮紫、發冷、腫脹、麻木等,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應找醫生及時處理。傷口分泌物過多,膿血透過石膏,使石膏軟化破壞等,應及時更換石膏或開窗更換敷料。

  第四,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一般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時給病人飲水或果汁,必要時適當補液,糾下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骨髓炎患者怎麼護理相關文章
1、放療前要消除口腔內外的一切感染灶。進行全口潔治;拔除無法治癒的病牙;治療仍能保留的齲齒、牙周炎等病牙;拆除口腔內原有的金屬假牙;活動假牙須在放療終止後一段時期再行配戴,以防造成粘膜損傷。 2、放射治療中,對非照射區應用屏障物予以隔離;口腔內發生潰瘍時,局部塗抗生素軟膏,以防感染。在放射治療中應加強對非放射野組織的防護,減少放射性對組織尤其是牙、頷的損傷。 3、放射治療後,一旦發生牙源性炎症,
發布於 2024-01-11 08:37
0評論
 1、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一般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時給病人飲水或果汁,必要時適當補液,糾正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2、飲食指導骨髓炎患者在施治的早期強調並提倡清淡可口的素食。因素食能提供最天然最易消化,最能直接吸收之營養素。如素食配製合理,人體所需要的糖、脂肪、蛋白質這三大營養要素都非常豐富,足夠人類機體的合理需要。
發布於 2023-01-13 13:15
0評論
1.一般護理:①按骨科術後護理常規。②臥位:取平臥位,持續抬高患肢並制動,不可過早活動。③飲食:給予高蛋白、高糖、富含維生素的飲食。 2.病情觀察:①生命體徵:密切觀察生命體徵的變化,尤其是體溫,高熱患者及時予以降溫處理。②傷口情況:保持局部沖洗及引流通暢,防止引流液逆流。準確記錄引流液的性狀、量和顏色,嚴格交班。沖洗輸入管口應保持60~70cm高度,並保持引流管負壓狀態。及時更換沖洗液,引流袋
發布於 2024-01-10 17:05
0評論
慢性骨髓炎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有以下幾種: 1.畸形由於骨骺受炎症的刺激,使患肢過度生長而變長,或因骨骺板破壞,影響發育,結果肢體短縮,骨骺板一側受破壞,發育不對稱,使關節呈內翻或外翻畸形;由於軟組織瘢痕攣縮,也可引起屈曲畸形。 2.關節強直由於感染擴散到關節內,關節軟骨面破壞,使關節呈纖維性或骨性強直。3.癌變竇道口皮膚由於不斷受刺激,可合併癌變,常見為鱗狀上皮癌。
發布於 2024-01-14 14:49
0評論
骨髓炎食療 1、金髓膏:枸杞子250克,白酒500克。將枸杞子洗淨,瀝乾水分,放入白酒內浸泡15天后取出,再放入盆內研成漿汁。將泡過枸杞子的白酒與枸杞子漿汁一起倒入紗布袋內,絞取汁液,將其倒入鍋中,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汁液濃縮呈膏狀,停火,待藥膏稍涼時,盛入瓶內備用,每次一湯匙,早晚各服1次,用溫熱的白酒或黃酒沖服。 2、黃精枸杞子蒸鵪鶉:黃精、枸杞子各10克,鵪鶉1對,調味品適量。將鵪鶉
發布於 2024-01-14 18:30
0評論
起骨髓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由血源性微生物(血源性骨髓炎);從感染組織擴散而來,包括置換關節的感染,汙染性骨折及骨手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引起的骨髓炎可見於吸毒者,鐮狀細胞血症患者和嚴重的糖尿病或外傷患者。真菌和分枝桿菌感染者病變往往侷限於骨,並引起無痛性的慢性感染。危險因素包括消耗性疾病,放射治療,惡性腫瘤,糖尿病,血液透析及靜脈用藥。對於兒童,任何引起菌血症的過程都可能
發布於 2024-01-14 18:03
0評論
泌尿系感染(30%):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單一細菌引起的。其中90%的門診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腸埃希桿菌,此菌血清分型可達140種,致尿感型大腸埃希桿菌與病人糞便中分離出來的大腸埃希桿菌屬同一種菌型,多見於無症狀菌尿或無併發症的尿感;變形桿菌、產氣桿菌、克雷白肺炎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糞鏈球菌等見於再感染、留置導尿管、有併發症之尿感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感染多見於糖尿病
發布於 2025-01-17 07:51
0評論
1.癤、疔、瘡、癰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繼發感染而致血源性骨髓炎的發生。因此預防癤、瘡、癰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對預防骨髓炎的發生是十分重要的。 2.外傷感染包括組織損傷後感染和骨骼損傷後感染,也是引起骨髓炎的常見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積極預防。 3.對於感染性的疾病,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4.開放性骨折首先要防止感染。已行內固定的開放性骨折,一旦發生感染並蔓延到
發布於 2025-01-17 07:58
0評論
1、外傷性骨髓炎症狀表現有:明顯的外傷史,如開放性骨折,傷後治療不及時不當而引起的外傷性骨髓炎,開始有急性感染症狀,寒戰,發熱,白細胞增高,血沉加快,受傷部位出現跳痛,局部紅,腫,發熱,傷口有膿性或血性分泌物,慢性期有竇道的形成,因長期炎症刺激有時會出現鱗狀上皮癌。 2、急性骨髓炎症狀表現有:發病突然,寒戰,高熱,脈搏急速等全身中毒症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好發於兒童,病灶部位持續性劇痛,拒動,數日
發布於 2022-12-18 10:21
0評論
化膿性骨髓炎(pyogenicosteomyelitis),化膿菌引起骨組織的炎症。病原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乙型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偶爾為大腸桿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流感嗜血桿菌等。感染途徑有血源性、蔓延性及外傷性。血源性者病菌自遠處病灶經血行感染於骨,好發於長管狀骨的幹骺端,形成膿腫,經骨皮質擴散形成骨膜下膿腫,又經哈弗氏管進入髓腔,阻斷血運,形成死骨。該病好發於童年,男性較多。
發布於 2024-01-10 16:3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