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8 10:21

1、外傷性骨髓炎症狀有。外傷史明顯,如開放性骨折,外傷性骨髓炎因傷後處理不及時、不恰當而引起,開始有急性感染症狀,寒戰、發熱、白細胞增多、血沉加快,受傷部位跳痛,局部紅、腫、發熱,傷口有膿性或血性分泌物,慢性期形成竇道,由於長期炎症刺激有時出現鱗狀上皮癌。

2.急性骨髓炎的症狀是。突然發病,寒戰、高熱、脈搏加快等全身中毒症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發生於兒童,病變部位持續劇烈疼痛,拒絕活動,幾天後局部腫脹,壓痛明顯,這往往是炎症的起源,發病後2-3天內,骨髓腔僅有炎症充血。不形成骨膜下膿腫,局部腫脹或壓痛侷限於病灶區,發病3-4天 骨膜下膿腫在第3-4天形成,患肢段腫脹,壓痛明顯,有積液時,有腫脹,皮膚髮紅,熱度可波動,形成慢性骨髓炎。

化膿性骨髓炎一直是威脅中青年健康的骨科疾病。患有化膿性骨髓炎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如:關節炎、骨質疏鬆症、骨質增生症等。

骨髓炎的症狀相關文章
起骨髓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由血源性微生物(血源性骨髓炎);從感染組織擴散而來,包括置換關節的感染,汙染性骨折及骨手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引起的骨髓炎可見於吸毒者,鐮狀細胞血症患者和嚴重的糖尿病或外傷患者。真菌和分枝桿菌感染者病變往往侷限於骨,並引起無痛性的慢性感染。危險因素包括消耗性疾病,放射治療,惡性腫瘤,糖尿病,血液透析及靜脈用藥。對於兒童,任何引起菌血症的過程都可能
發布於 2024-01-14 18:03
0評論
骨髓炎患者其症狀差異很大,在兒童,發病快。骨痛,行走困難,發熱或發冷,局部紅腫等。在成人,發病相對緩慢,發熱、寒戰、局部腫痛等。 急性骨髓炎發病快,伴有疼痛、發熱、關節僵硬。通常繼發於外傷性皮膚破損、手術或外傷後潰瘍等。 慢性骨髓炎緩慢發作或呈潛伏狀。可能是以前骨髓炎復發,其症狀包括髮熱、疼痛、紅腫或局部流膿。 慢性骨髓炎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有以下幾種: (1)畸形:由於骨骺受炎症的刺激,使患肢過度
發布於 2025-01-17 08:05
0評論
對於骨髓炎的治療來說,瞭解骨髓炎的症狀是至關重要的。骨髓炎的治療需要及時的進行,因為骨髓炎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骨髓炎的危害已經令很多人都受到了極大的危害。瞭解骨髓炎的症狀可以進行有效的對症治療。下面,為大家仔細的分析骨髓炎的症狀表現。 骨髓炎的症狀主要有下面幾點: 第一、骨髓炎患者還會經常感覺到疼痛,因此骨髓炎的細菌在骨幹部骨髓內繁殖,使得局部炎性充血,因骨髓炎的炎症性滲出物引起骨內壓增
發布於 2025-01-24 00:45
0評論
一,跟骨 和其它跗骨骨髓炎一樣,跟骨骨髓炎的骨皮質破壞也不是非常廣泛。骨膜與骨質緊密相連,因此骨膜通常被膿液侵蝕穿孔,而不是被膿性分泌物掀起;因此,形成的包殼極小。 劈開足跟入路 用跟骨內側和外側切口切開引流局部膿腫效果滿意,而經足跟蹠面的Gaenslen切口適用於切除慢性骨髓炎的病變骨組織。術後疤痕一般不痛,疤痕深陷,切口兩側的組織向內翻卷形成厚墊。 患者俯臥,患踝墊高。在足跟正中作一縱切口,
發布於 2024-01-14 14:43
0評論
骨髓炎的分類有多種形式,根據其感染途徑可分為:①血源性骨髓炎:由身體其他部分的化膿性病灶經血液循壞傳播至骨內。②外傷性骨髓炎:由外傷創口感染引起,如開放性骨折繼發的骨髓炎。③感染性骨髓炎:由附近軟組織感染直接蔓延而成,如膿性指頭炎引起的骨髓炎。 骨髓炎根據病情發展可為急性和慢性兩類。從急性骨髓炎到慢性炎是一個逐漸發展的變化的過程,不能機械地按時間劃分。急性炎症消退後,若有死骨、有竇道、有死腔即為
發布於 2024-01-14 18:10
0評論
病灶徹底清除、開放性松質骨植骨以及反覆沖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1.穿刺吸引術 為減輕骨髓腔壓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擴散,對病灶處可進行穿刺吸引,同時還可向腔內注入抗生素。 2.開窗引流術 在放射科照片顯示骨質局部已有破壞及骨髓腔陰影增寬者,可在骨髓腔內積膿的部位進行骨皮質鑽孔或開窗,防止炎症擴散,以利分泌物引流。或進行創腔的上下給抗生素閉式灌洗治療。 3.死骨取出術 對死骨較大,已具備手
發布於 2025-01-01 15:28
0評論
1、硬化性骨髓炎:硬化性骨髓炎表現為一段骨幹或整個骨幹的進行性、廣泛性增生和硬化的炎性改變。因炎性反應的刺激,導致骨髓腔內發生廣泛纖維化、甚至骨髓腔消失,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有竇道形成等。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膿菌由身體其它部位的感染灶進入血流傳播並定位於骨組織而引起的炎症。它的病理特點是骨質破壞、壞死和反應性骨質增生同時存在。80%以上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3、慢性化
發布於 2025-01-12 00:01
0評論
白藤木賊草 組成:白藤、五香藤、木賊草、虎杖、獨定子各等量。 制用法:各藥共研成細末,取適量加熱水拌凡士林,用紗布裹藥包敷患處。 附註:此方用於化膿性骨髓炎。 萍鰍膏 組成:鮮萍全草、活泥鰍。 制用法:泥鰍用水養24小時,保留體表粘滑物質,洗後再用冷開水浸洗1次。將鮮萍、泥鰍一起搗爛敷患處,每天1次,2周為1個療程。 紅藍藥捻 組成:白砒、明礬、雄黃、乳香、硃砂、冰片。 制用法:將砒礬二藥研成細
發布於 2025-01-24 00:38
0評論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是骨與周圍組織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多見於10歲以下的兒童,好發於四肢長骨的幹骺端,尤以脛骨為最多。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的臨床症狀主要有: 1、全身高熱,於骺端劇痛、脹痛,皮膚灼熱,壓痛明顯,肢體呈環狀腫脹,肌肉痙攣,關節呈屈曲狀態,患肢無法正常活動,患者一般不同意作被動活動檢查,血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沉增快。若患者抵抗力非常低時,白細胞計數可能不高或者甚至低於正常,這表示機體反應能力差,
發布於 2024-03-09 18:12
0評論
慢性骨髓炎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有以下幾種: 1.畸形由於骨骺受炎症的刺激,使患肢過度生長而變長,或因骨骺板破壞,影響發育,結果肢體短縮,骨骺板一側受破壞,發育不對稱,使關節呈內翻或外翻畸形;由於軟組織瘢痕攣縮,也可引起屈曲畸形。 2.關節強直由於感染擴散到關節內,關節軟骨面破壞,使關節呈纖維性或骨性強直。3.癌變竇道口皮膚由於不斷受刺激,可合併癌變,常見為鱗狀上皮癌。
發布於 2024-01-14 14:4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