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要注意酸鹼平衡
食物分酸性和鹼性兩類。魚肉禽蛋米麵為酸性。蔬菜、水果、豆類及製品為鹼性。人體內存在自動調節酸鹼平衡系統,只要飲食多樣化,吃五穀雜糧,就能保持酸鹼平衡。
2.飯前暍湯好
小兒飯前喝少量的湯,好比運動前做活動,使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的消化液,能使小兒很好的進食,飯後也會感到舒服。
3.吃好早餐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的好壞關係到小兒生長髮育。如不注意,小兒在上學時就會遲鈍、精力不足等保護性抑制,發生低血糖。全日總量攝入中早餐佔30%,午餐佔40%,晚餐佔30%。
4.午餐前不要讓小兒飲純果汁
果汁易於吸收營養豐富。但午餐前40分鐘不要讓小兒飲果汁。因這樣小兒在午餐時會少吃一些主食,而一日之內攝入量並無增加,失去的卻是在正常午餐中所獲取的營養。
5.饅頭的營養
麵包,色香味都比較好,由於是用烘爐烤出來,會使麵粉中賴氨酸在高溫中發生分解,而用蒸汽蒸饅頭則無此弊,蛋白質含量高,從營養價值來看,吃饅頭比吃烤麵包好。
6.鮮魚與豆腐合吃使小兒對鈣吸收提高
魚最好和豆腐一起燉著吃,因為魚體內含豐富維生素D,豆腐則含有較多的鈣,若單吃豆腐,人體對鈣就不能充分吸收,若將其與魚一起食用,藉助魚體內豐富維生素D,可使人體對鈣的吸收提高20倍。
7.不宜讓患兒養成喝過多飲料的習慣
可樂裡的咖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較強的興奮作用,也是小兒多動症的病因之一,汽水降低小兒胃液的消化力、殺菌力,影響正常食慾。
8.喝豆漿注意事項
雞蛋中黏液性蛋白容易和豆漿中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被體內吸收物使豆漿失去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