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物治療
醫生通常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病人的病情、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一般建議服藥時間為1至2年左右。停藥和增加劑量請諮詢醫生,不要自行調整用藥方案。該藥物可用於多種用途,如:。(1)治療病人的病情;(2)治療病人的健康;(3)治療病人的病情。
(1)苯二氮卓類藥物(又稱鎮靜劑)(1)的優點是起效快,大多在30-60分鐘內;抗焦慮效果肯定;而且價格相對便宜。作用時間短,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可能產生依賴性。常用藥物:勞拉西泮(Lola)、阿普唑侖,每天2至3次。這些藥物是短效和中效的鎮靜劑,具有良好的抗焦慮作用和相對較弱的鎮靜作用,對白天工作的影響較小。使用原則:間斷用藥的原則,焦慮嚴重時臨時口服,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小劑量的原則,小劑量起作用,不用大劑量;定期換藥的原則,如果病情需要長期使用,3~4周更換一次安定類藥物,可有效避免依賴性的產生;換藥時,原藥慢慢減,新藥慢慢加。如果患者年齡較大,劑量不大,療效較好,可以不換藥。只要不增加安定劑的劑量,在正常範圍內,療效不減,可以認為沒有產生依賴性。
(2)抗抑鬱藥,因為焦慮的原因可導致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神經遞質失衡,而抗抑鬱藥可使失衡的神經遞質正常化,從而使焦慮症狀消失,情緒恢復正常。①治療廣泛性焦慮的常用藥物有帕羅西汀(賽樂斯)、艾司西酞普蘭(萊索普)、文拉法辛(博洛欣、艾諾克斯)和德克西林。(二) 治療恐慌症的常用藥物有帕羅西汀(賽樂)、艾司西酞普蘭、氯米帕明等。
(三)這類藥物的特點是抗焦慮作用明確,能從根本上改善焦慮情緒,無成癮性,適合長期使用,抗焦慮作用起效慢,2-3周後見效,常需與短期安定類藥物聯合使用,價格昂貴。
2.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指通過語言或非語言的交流,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運用心理學和醫學的專業知識,指導和幫助患者改變行為習慣和認知應對方式。藥物治療是治標,心理治療是治本,二者缺一不可。
還有一些心理治療方法生物反饋療法、放鬆療法等適合於焦慮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