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5-01-15 23:02

  頸椎的試驗檢查

  頸椎病的試驗檢查即物理檢查,不需藉助儀器,它包括:

  1.前屈旋頸試驗:令患者頸部前屈、囑其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處出現疼痛,表明頸椎小關節有退行性變。

  2.椎間孔擠壓試驗(壓頂試驗):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則出現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傳遞到椎間孔變小,有根性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於頭頂、間下加壓,即可誘發或加劇症狀。當患者頭部處於中立位或後伸位時出現加壓試驗陽性稱之為Jackson壓頭試驗陽性。

  3.臂叢牽拉試驗:患者低頭、檢查者一手扶患者頭頸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這稱為Eaten試驗。如牽拉同時再迫使患肢作內旋動作,則稱為Eaten加強試驗。

  4.上肢後伸試驗:檢查者一手置於健側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於患者腕部,並使其逐漸向後、外呈伸展狀,以增加對頸神經根牽拉,若患肢出現放射痛,表明頸神經根或臂叢有受壓或損傷。

  頸椎病的X線檢查

  正常40歲以上的男性,45歲以上的女性約有90%存在頸椎椎體的骨刺。故有X線平片之改變,不一定有臨床症狀。現將與頸椎病有關的X線所見分述如後:

  正位:觀察有無樞環關節脫位、齒狀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頸椎橫突有無過長,有無頸肋。鉤錐關節及椎間隙有無增寬或變窄。

  側位

  1.曲度的改變:頸椎發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彎曲。

  2.異常活動度:在頸椎過伸過伸過屈側位X線片中,可以見到椎間盤的彈性有改變。

  3.骨贅:椎體前後接近椎間盤的部位均可產生骨贅及韌帶鈣化。

  4.椎間隙變窄:椎間盤可以因為髓核突出,椎間盤含水量減少發生纖維變性而變薄,表現在X線片上為椎間隙變窄。

  5.半脫位及椎間孔變小:椎間盤變性以後,椎體間的穩定性低下,椎體往往發生半脫位,或者稱之為滑椎。

  6.項韌帶鈣化:項韌帶鈣化是頸椎病的典型病變之一

  斜位

  攝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間孔的大小以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的情況

  頸椎病的肌電圖檢查

頸椎病診斷相關文章
頸型頸椎病臨床上較為常見,最早期的表現以頸部症狀為主,主要為頸部痠痛及僵硬不適,往往重視不夠,以致反覆發作而使病加重,當頸椎長期處於某種姿勢,使得頸椎較長時間彎曲,一部分椎間盤及其附屬組織逐漸移對策移位,刺激脊髓或神經,而引起疼痛。主要以頸部痠痛、脹及僵硬等不適感為主,常在清晨醒後出現或起床時發覺抬頭困難,患者常訴說頭頸不知放在何種位置為好。約半數以病人頸部活動受限或強迫體位,個別病人上肢可有短
發布於 2023-01-13 22:41
0評論
關於頸椎病,大家應該都知道,這種疾病是不分年齡的,每個年齡的人都有可能患上頸椎病,那麼今天小編就要教大家如何自我診斷頸椎病,這樣也以便大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下面就一起來了解吧。 頸椎病的自我檢查方法: 1、椎間孔擠壓試驗和椎間孔分離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又稱壓頭試驗。具體操作方法為,先讓患者將頭向患側傾斜,檢查者左手掌心向下平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輕叩擊左手背部,使力量向下傳遞。如有神經根性
發布於 2024-10-06 18:04
0評論
輔助檢查 頸椎MRI1、頸椎X線片:頸椎病X片常表現為頸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張,椎間隙狹窄,椎管狹窄,椎體後緣骨贅形成,在頸椎的過伸過屈位片上還可以觀察到頸椎節段性不穩定。 2、頸椎CT:可更清晰的觀察到頸椎的增生鈣化情況,對於椎管狹窄、椎體後緣骨贅形成具有明確的診斷價值。 3、頸椎MRI: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常規作為術前影像學檢查的證據用以明確手術的節段及切除範圍。 4、椎-
發布於 2023-11-30 05:00
0評論
據統計,現在的年輕人呀,許多都是頸椎病患者。為甚麼會這樣呢,其實原因有許多,現在的人呢,工作者的,長期都是低頭伏案工作,頸椎老是受到壓迫。而學生呢,在學校就埋頭讀書,坐姿許多都是不規範的,走在路上還有許多學生喜歡低頭看書,玩手機的。導致許多年輕的朋友都患上了頸椎病。 如何判斷頸椎病? 其實呢,頸椎病我們也是可以預防和改善的。首先,我們要改善作息時間,儘量不要熬夜,其次,對於我們所用的枕頭的高度也
發布於 2024-10-09 05:41
0評論
關於頸椎病,大家應該都知道,這種疾病是不分年齡的,每個年齡的人都有可能患上頸椎病,那麼今天小編就要教大家如何自我診斷頸椎病,這樣也以便大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下面就一起來了解吧。 頸椎病的自我檢查方法: 1、椎間孔擠壓試驗和椎間孔分離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又稱壓頭試驗。具體操作方法為,先讓患者將頭向患側傾斜,檢查者左手掌心向下平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輕叩擊左手背部,使力量向下傳遞。如有神經根性
發布於 2024-10-16 06:49
0評論
隨著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頸椎病、腰椎病患病率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患有頸椎病、腰椎病,但是大部分人認為不嚴重,常常去按摩桑拿等來緩解症狀,殊不知這樣會拖延加重病情,造成慢性的神經損傷,無法很好恢復,故有以下情況建議至脊柱外科就診:頸椎病典型的表現有:一、久坐後經常出現頸肩部酸脹、僵硬等不適;二、出現一側上肢的麻木、疼痛等;三、經常有頭暈、睏乏;四、出現行走不穩、有踩棉花感,更加需要重視。腰椎典型
發布於 2023-01-13 22:36
0評論
一、頸椎病的定義與診斷原則頸椎病的定義包涵了三個基本內容1、頸椎間盤退變或椎間關節退變;2、累及其周圍組織結構;3、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這3個內容相互聯繫,缺一不可。所以,確立頸椎病的診斷必須符合以下診斷原則:1、具有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即臨床症狀和體徵);2、影像學顯示了頸椎間盤或椎間關節有退行性改變;3、影像學徵象能夠解釋臨床表現。根據這個診斷原則,應避免在頸椎病診斷中的兩個偏向:第一,不能僅
發布於 2023-03-06 06:11
0評論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是指由於頸椎退行性變後或受到外傷等因素、椎體節段間不穩、刺激了頸部的交感神經,使之興奮或受到抑制,而表現出多種多樣症狀的疾病。正因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多為主觀症狀,診斷上缺乏特異的客觀指標,所以,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診斷較難確定。北京地壇醫院骨科張強1、症狀和體徵總的說來,交感型頸椎病的特點是患者主訴多但客觀體徵少,症狀多種多樣,由於缺乏頸椎病常見的肢麻、頸項疼痛,
發布於 2022-09-25 04:25
0評論
頸椎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脊柱的退行性疾病,隨著我國脊柱外科的發展,這一疾病的認識逐漸深入,但仍存在漏診誤診的情況,影響了疾病的治療效果。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累及周圍的組織和結構並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就可以診斷頸椎病。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是每一個人隨年齡增長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但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可能與頸椎的先天或者發育異常有關,更可能的原因在於頸椎的運動。評價頸椎的退行性改變主要通過影像學手
發布於 2022-11-23 19:26
0評論
概述 頸椎病患者在初期,噁心,嘔吐,頭暈,是最普遍的現象,但是很多疾病都有類似的現象。很難確定我們得的到底是不是頸椎病,所以就需要我們通過一系列的檢查才能得知。 步驟/方法: 1、 頸椎X先片:通過這個檢查我們可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們脊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有沒有消失或者反張,椎間隙是否狹窄,椎管是否狹窄,在頸椎的過伸過屈位片上我們還能觀察到頸椎哪個節段性不穩定。 2、 頸椎CT:可以很清楚
發布於 2024-06-14 07:2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