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3 18:30

肢體痙攣的危害:

研究調查表明,中風後肢體痙攣的發病率為39%,嚴重腦外傷患者的痙攣發病率為75%。嚴重腦外傷後肢體痙攣是導致個人日常獨立生活能力下降和殘疾增加的主要因素,目前是臨床腦損傷治療和康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療消費不斷增長和醫療資源投入不斷增加的主要因素。

腦損傷後,肢體逐漸從柔軟狀態過度到僵硬狀態,即肌張力逐漸增加到痙攣狀態,一旦形成痙攣的病理模式,大多逐漸加重,泛化。痙攣可涉及全身的骨骼肌,這種嚴重的不協調可導致廣泛的系統功能障礙,除肢體運動障礙外,還包括認知、語言、吞嚥和腸道功能,並形成惡性循環。

對痙攣的評價:

對痙攣的評價是由一個多學科的治療小組進行的,涉及多個方面和層次的評價。參與評估的人員通常包括神經康復醫生、神經外科醫生、護士/專業護理人員、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矯形器製造者,還有病人及其家人或護理人員。評估內容包括腦損傷部位(局灶性、多灶性、瀰漫性、痙攣部位與腦損傷病灶的相關性)、顱內環境的穩定性(是否存在腦積水、顱內積液、顱骨缺損、其他腦病)、痙攣的累及範圍、痙攣的嚴重程度。痙攣的穩定性、痙攣併發症(肌肉萎縮、肌腱攣縮、骨骼畸形)、傷害性刺激 對病人及其家屬或照顧者的願望和期望進行全面評估,以及對現有醫療費用和現有康復醫療資源進行評估。

治療痙攣的目標:

緩解症狀:緩解疼痛,改善睡眠,減少肌肉痙攣和不自主運動的頻率,如關節反應。

改善主動功能:改善轉移、活動能力,如從椅子上轉移到床上和返回的能力,運動的速度、穩定性、效率和姿勢,以及連續行走或在協助下行走的時間;上臂和手的靈活性,以便握住和拿起;自理能力,如清洗和穿衣;以及進食能力。

改善被動功能:減少護理的負擔,包括減少移動、護理和調整體位的困難;日常護理的困難(如會陰部衛生、穿衣)。

避免損傷加重:防止攣縮和畸形,便於使用矯形器、夾板,優化姿勢和坐姿,提高身體組織的活力。

改善外觀和姿勢:改善身體形象,使衣服儘可能合身。

提高常規康復措施的效果:優化治療效果,減少治療痙攣的系統藥物。

痙攣治療計劃:

患者只有在因肢體痙攣而出現功能問題或護理問題時才需要治療。在進行系統評估後,要制定適當的個體化康復目標和治療計劃。預防和治療痙攣的主要臨床選擇包括運動療法、物理療法、生物反饋、口服抗痙攣藥物、鞘內連續注射抗痙攣藥物、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和選擇性脊柱後神經根切斷術。

口服抗痙攣藥物主要是神經遞質抑制劑,在緩解肌張力的同時抑制和改變許多高級神經功能,如認知、警覺和情緒,療效有限,易產生耐藥性,不宜長期使用。

運動療法(PT、OT)是最常用的方法,治療師採用各種運動控制理論進行無輔助訓練。它對治療師的技術和經驗要求很高,持續時間長,不具有持久性,多用於痙攣的早期階段或作為一種輔助手段。

物理治療是利用物理因素,如電、光、聲、磁和溫度進行的治療。

上述方法大多適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痙攣狀態。

儘管鞘內注射的療效是確定的,但其臨床應用受到治療部位的限制,與異物放置有關的併發症,以及材料和術後維護費用的限制。

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和脊柱後神經根選擇性切除術是目前治療肢體嚴重痙攣的合適方法。

腦損傷後肢體痙攣狀態的康復提示相關文章
腦損傷是一種廣義的概念,包含了顱腦外傷、腦血管病、腦腫瘤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對腦組織的損傷,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比如記憶缺失、頭痛、頭暈、注意力難以集中、焦慮、淡漠等,嚴重者可出現認知障礙、失語、嗅覺喪失、偏癱、昏迷,甚至植物生存狀態。一般而言,在早期6個月內,這些功能障礙開始恢復,治療時間越早恢復的可能性越大,隨後進步幅度變小,並逐步適應,一般直到2年左右,仍繼續
發布於 2023-02-19 17:21
0評論
誤區一:康復治療等到後遺症期才開始事實上,不論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穩後,康復訓練即可開始。一般來講,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體徵平穩,病情不再發展,48小時後即可進行,康復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大多數腦出血患者,康復治療可在發病後7~14天開始進行。 誤區二:康復就是活動胳膊拉拉腿康復訓練必須在康復治療師等專業人士指導下,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然後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由治療
發布於 2023-12-23 13:07
0評論
偏癱是對腦卒中的通俗稱呼,我們功能神經外科所針對的偏癱還包括腦外傷、腦和脊髓手術後併發症、腦炎腦膜炎、中毒等各種致病因素引起腦損害後導致的以肢體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同時可伴有流涎、吞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感覺認知功能障礙、癲癇、情感障礙的一組綜合徵。由於腦卒中患者多半表現為半側身體活動不靈,故常形象地稱其為偏癱,中醫稱之為中風、半身不遂,西醫則稱之為腦血管病、腦卒中,由於腦血管的病變,導
發布於 2023-01-24 23:27
0評論
 誤區一:不用做康復治療,打針吃藥就能治好偏癱治療中風偏癱、不會說話、不能吃飯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針吃藥,大部分中國老百姓基本上都是這樣認為的,以為是理所當然的,有病了就要打針吃藥才能治好,甚至包括大醫院神經內科、急診科、神經外科等的醫生、護士都是這樣的認為的。其實,對腦梗塞來說,如果腦血管堵塞造成大腦細胞如果持續缺血超過6個小時,就會發生不可逆性的壞死,現在還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救活這些腦細胞的,也就
發布於 2023-03-06 04:11
0評論
脊髓損傷後的痙攣一般可以通過應用藥物、PT、理療、肉毒素注射等方法治療而得到控制。當肌痙攣不能用藥物或其它方法緩解可以考慮手術治療。這部分患者大約佔1%~2%。手術可以破壞神經傳導通路,從而達到緩解痙攣的目的。手術應準確針對異常升高的肌張力,而不應損傷殘留的運動和感覺功能。方法如下:一、周圍神經選擇性切斷術(SPN)1、選擇性脛神經肌支切斷術(SPN)主要用於緩解踝關節痙攣。脛神經是坐骨神經的分
發布於 2022-12-14 02:41
0評論
FSPR手術是治療痙攣型腦癱的首選腦癱是出生前到生後1個月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表現為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及姿勢異常,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癲癇、心理行為異常、言語障礙、吞嚥困難、視力、聽力和感覺障礙及學習困難等。小兒腦癱是我國兒童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新生兒發病率為0.18%―0.4%,目前最新統計已達到0.59%。腦癱對患兒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極大,因腦癱返貧、因腦癱致貧已經成為社會
發布於 2023-01-25 00:22
0評論
概述 我叔叔的兒子在剛剛出生的時候在醫院就檢查出痙攣型腦癱,經過多年來的治療已經有咯很好的改觀了,我侄字在剛剛出生的時候我叔家就發現他和剛剛出生的小孩子不一樣,帶他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痙攣型腦癱,此後我叔叔一家就踏上求醫問藥的路咯,在經過怎麼多醫院和藥物的治療,我侄子的病情終於可以控制,並且有了一定的好轉。雖然這種病是不可以年治癒的,但是可以控制,現在我就把痙攣型腦癱的最新治療方法說給大家聽,和大
發布於 2023-01-04 11:11
0評論
痙攣性腦癱患兒常見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後,肌張力和姿勢異常,主動運動減少,反射異常。臨床症狀呈肌張力增高樣表現:肢體被動屈伸時,有“折刀”樣表現。關節活動範圍變小,運動障礙,姿勢異常。上肢表現為腕關節掌屈,手握拳,拇指內收,手指關節屈曲,前臂旋前,肘關節屈曲,肩關節內收。下肢表現為“芭蕾舞足”、腳尖著地,膝關節屈曲或過伸,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大腿內收,行走時足尖著地,呈“剪刀步態”。患兒視覺功能
發布於 2022-09-27 20:18
0評論
腦梗死、腦出血、腦外傷等腦損傷後,一旦病情穩定,就需要開始進行康復治療,有些患者即使在ICU期間如果生命體徵平穩也可以開始康復治療。包括良肢位擺放、被動關節活動維持關節活動度,能夠良好配合的患者最好進行主動性康復訓練,主動性康復對日後患者的功能恢復是最有利的。康復治療所針對的功能障礙包括:運動功能障礙、感覺功能障礙、平衡共濟障礙、言語障礙、吞嚥障礙、認知障礙、意識障礙等。另外病情較重,早期病情持
發布於 2022-11-24 00:01
0評論
一、概述上運動神經元性損傷是指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以上部位的神經損傷,包括所有原因所導致的腦和脊髓損傷,其損傷原因有外傷、感染、變性、腫瘤、先後天性顱腦和脊柱畸形以及其它原因。由於皮層運動投射區和上運動神經元徑路受到病變的損害,患者常常表現為伴有肢體痙攣的癱瘓,因此又稱為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不同的病變部位、不同的發病機制,會導致各種類型的臨床症狀,分為偏癱、單癱、截癱、四肢癱等,以淺反射消失、深反
發布於 2022-12-14 02:0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