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3 20:30

間歇性導尿是通過定期(通常為4-6小時)的導尿方式將尿液從膀胱中抽出(無菌導尿或清潔導尿)

間歇性導尿的必要性?

間歇性導尿是對神經源性膀胱患者進行膀胱功能訓練的一種主要方式,通過間歇性插入導尿管排空膀胱,使膀胱像正常人一樣有規律地擴張和收縮。這種排尿方式可以實現最佳的膀胱訓練,同時避免了長期留置導尿管和膀胱造口帶來的多種併發症,是國內外高度推薦的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方法。

間歇性導尿與留置導尿之間的區別?

間歇性導尿不需要在患者體內長期留置導尿管,大大減少了尿路感染、結石、息肉和潰瘍等併發症的發生,兩次導尿時患者體內沒有導尿管,有利於患者的活動或其他治療,而且間歇性導尿能更好地保護腎臟免受損傷。

間歇性導尿有一定的併發症,如尿道損傷和尿路感染,但它比留置導尿管和膀胱造口術更安全、更可靠。

間歇性導尿會引起更多的感染嗎?它對身體有害嗎?

只要嚴格掌握間歇性導尿的適應症和禁忌症,掌握規範的導尿技術和操作要點,間歇性導尿是一種安全、簡單、實用、有效的膀胱排空方法。

間歇性導尿的要點:

1.準備好導尿用品(一次性導尿包、尿墊等)

2.患者仰臥,兩腿屈曲分開,合理暴露,尿墊墊在臀部下方,注意保暖

3、仔細消毒(清潔導尿只需清潔)會陰部皮膚和尿道口。

4.檢查導尿管包裝的有效期是否有破損,打開包裝,操作者洗手並戴無菌手套(清潔導尿操作者清潔雙手)。

5、選擇合適尺寸的導尿管,充分潤滑導尿管。

6.一手暴露尿道外口,另一手握住導尿管,輕輕將導尿管從尿道外口插入,女性4-6釐米,見尿後再插入1-2釐米,固定導尿管,排出尿液。男性患者將尿道導管插入尿道口20-22釐米,見尿後再插入1-2釐米,固定導管,排出尿液。

7.觀察尿流和尿色,尿流停止後輕壓小腹部,慢慢抽出尿道,在尿道口前夾住尿道,完全抽出尿道。

8.洗手並記錄尿量

9.整理導尿用品,完成導尿工作。

間歇性導尿術一、二、三相關文章
一、甚麼是間歇導尿?間歇導尿是指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或根據膀胱的感覺,通過插入導尿管引流出膀胱內尿液排空膀胱的方法。二、間歇導尿的必要性?間歇導尿是神經源性膀胱患者進行膀胱功能訓練的一種主要方式,通過間歇插入導尿管排空膀胱,使膀胱象正常狀態一樣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這種排尿方式既使膀胱得到最好的訓練,同時又避免了長期留置尿管和膀胱造瘻帶來的多種併發症,是目前國內外高度推薦神經源性膀胱患者使用的一種方法
發布於 2022-12-13 22:55
0評論
間歇導尿是最安全的膀胱引流方法,適用於膀胱全切術後可控尿囊成形術患者,神經原性膀胱擴大術後患者和神經原性高順應性膀胱患者。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通常間隔4小時導尿一次,每次尿道量保持在300-500毫升之間,病人應同時多飲水,保持一定的尿量有助於防止感染。每天晚上睡覺前可導尿一次,清晨醒後導尿一次即可。2、具體方法為將所需的導尿用物品洗淨晾乾即可,一般採用16F或18F尿管,導尿時尿管蘸少許石蠟
發布於 2022-11-25 08:31
0評論
間歇性導尿是神經源性患者的福音神經性膀胱功能障礙:是指控制排尿的神經損傷導致膀胱和括約肌的功能受損。臨床表現:尿失禁尿瀦留;尿失禁+瀦留。常見原因:脊髓損傷:創傷性、非創傷性;腦外傷、腦卒中、腦腫瘤多發性硬化症;老齡:張力性尿失禁;產後:張力性尿失禁。膀胱管理的目標:更好的膀胱排空計劃和控制降低尿路感染的風險,防止尿液瀦留預防長期併發症。膀胱管理方法:反射性排尿:是一種通過刺激發揮作用的膀胱治療
發布於 2023-03-16 17:26
0評論
概述 間歇性精神病是精神疾病的一種,顧名思義,就是發病時間不固定,具有突然性。造成間歇性精神病的出現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外界環境的刺激,二是大腦的損傷,三是其他精神疾病沒有及時治療病變而成。患者在得了間歇性精神病之後,會出現躁動不安,精神亢奮,行為不受控制等,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關於間歇性精神病的知識。 步驟/方法: 1、 間歇性精神病其實就是精神疾病的一種,只是由於它的發病時間
發布於 2022-10-23 12:31
0評論
清潔間歇導尿法是在一定預設的時間內,將尿管由尿道口插入膀胱,將膀胱內的尿液排出,拔出尿管不需要停留在體內的導尿方法。此過程是每天重複數次,按患者排尿功能來定。此方法是用清潔方法進行,無需無菌技術。一、目的通過定時或發現膀胱有膨脹時適時導尿可排空膀胱,避免膀胱過度膨脹,從而減少併發症,如可降低感染率,減少尿路結石的發生率,促進逼尿肌的早期康復,避免膀胱攣縮,減少陰莖、陰囊的併發症,減少自主神經的反
發布於 2023-01-09 02:41
0評論
概述 間歇性外斜視是介於外隱斜與恆定性外斜視之間的一種斜視,視軸常常分開,當看遠時,融合性散開幅度超過融合性集合幅度,即產生外斜;而看近視時可保持正位,間歇性外斜視發生之前大多先有外隱斜。其發病主要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調所致。當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時,不能對抗過強的外展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傾向。間歇性外斜視常常發生於兒童的早期,最初僅在看遠時發生,隨著病情進展,間歇性外斜視的次數與
發布於 2023-03-03 03:18
0評論
概述 間歇性外斜視是介於外隱斜與恆定性外斜視之間的一種斜視,視軸常常分開,當看遠時,融合性散開幅度超過融合性集合幅度,即產生外斜;而看近視時可保持正位,間歇性外斜視發生之前大多先有外隱斜。其發病主要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調所致。當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時,不能對抗過強的外展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傾向。間歇性外斜視常常發生於兒童的早期,最初僅在看遠時發生,隨著病情進展,間歇性外斜視的次數與
發布於 2023-03-03 05:50
0評論
間歇性外斜視是最常見的斜視類型,在3歲以下的兒童的發病率約為2%,通常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疲勞的情況下出現。大部分患者出現外斜的頻率會越來越高,因此影響立體視覺的發育。既往關於間歇性外斜的治療方法分為手術治療以及非手術治療兩大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2種,單眼的後徙/截除或者雙眼外直肌後徙。非手術治療則包括遮蓋、戴鏡、集合練習以及肉毒素注射等。那麼間歇性外斜視最佳的治療方案是甚麼?英國研究者Kerry
發布於 2023-02-05 18:42
0評論
間歇性跛行,是一個症狀學名詞,在門診就診時可能常聽到醫生提及。相對而言,這種症狀最常見於腰椎疾患,但胸椎管管狹窄症患者亦可出現此類症狀,二者在細節方面有所不同,瞭解並關注其細微差別之後就可避免誤診或漏診。下面,且聽我徐徐道來:甚麼是間歇性跛行呢?出現間歇性跛行時該如何應對呢?從字面意思講,“跛行”是指走路時一瘸一拐的步態,在下肢關節或肌肉損傷的患者常可見到,他們的跛行是持續的,而“間歇性跛行”就
發布於 2022-12-20 02:40
0評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一般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後導致血管管腔的狹窄或閉塞,臨床症狀表現為間歇性跛行(部分間歇性跛行也可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加重後可表現為靜息痛,下肢皮膚變黑,潰瘍或壞疽等。間歇性跛行是指患者在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肢體的酸脹和疼痛,休息後可緩解,再次行走可重新發作。下肢血管狹窄引起的間歇性跛行可經過介入治療後好轉,以下為我院治療的病例,男性,62歲,間歇性跛行,走行距離為
發布於 2022-09-24 19:0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