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中醫中藥的人最常遇到的就是口服中藥湯劑,又稱湯液、湯藥,它是中藥常用劑型之一,“湯者,蕩也”,湯劑具有吸收快,迅速發揮藥效,作用強,個體化靈活處方的優點,能充分發揮中醫方劑中各藥物的配伍作用,臨床應用中深受廣大醫生、患者的喜愛。但要想發揮中藥湯劑的最佳效果,除了準確的辨證處方、優良的藥材質量之外,學會如何恰當地煎煮湯藥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你會煎湯藥嗎?
口服湯藥多為複方,藥物之間能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從而達到增強療效,緩和藥性的目的,正確的煎煮過程能夠使之更好的發揮作用。
1、煎藥器具。煎藥器具與藥液質量有密切關係,古人強調使用陶器,是因陶器與藥物所含的各種成分不發生化學反應,不會影響藥性,又因砂鍋導熱均勻,熱力緩和,價格低廉,至今沿用,並推薦首選。搪瓷器皿和不鏽鋼鍋,具抗酸耐鹼的性能,可以避免與中藥成分發生化學變化,一般大量製備湯藥時多選用。鋁鍋不耐強酸和強鹼,對酸鹼性不很強的複方湯劑仍可選用,但因不好掌握複方的酸鹼性質,故不是理想的煎煮用具。其餘多數金屬器皿能與藥材中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故一般認為,鐵、銅、鍍錫等器具不宜供煎藥應用。古人亦有提倡用銀器煎藥,其化學性質雖穩定,但價格昂貴,得之不易,且因導熱性強,鍋底溫度甚高,不耐高溫的成分易破壞,水分蒸發快,易產生藥材糊底焦化現象,故也無實際應用意義。目前醫院煎藥多數採用自動煎中藥機,可自動控制煎藥溫度和時間,既方便又衛生,也是適合的煎藥器具。
2、煎煮方法。口服湯藥的煎煮方法與煎液質量亦有關。在煎煮前應將藥物加冷水浸泡適當時間,使藥材組織潤溼浸透,以利於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浸出。煎煮水量的控制是將藥物置煎鍋內,加水至超過藥物表面3~5cm為宜,第二次煎煮超過藥渣1~2cm即可;火候控制通常沸前用大火(也叫“武火”),沸後改用小火(也叫“文火”),保持微沸狀態,使其減慢水分的蒸發,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煎煮時間應根據藥物成分的性質、質地,量的多少,以及器具大小等適當增減,一般說來,按藥效分:解表藥頭煎10~15分鐘,二煎10分鐘,滋補藥頭煎30~40分鐘,二煎25~30分鐘,一般性質的藥,頭煎20―25分鐘,二煎15~20分鐘;煎煮次數一般為2~3次,煎煮次數太多,不僅耗費時間,而且使煎出液中雜質增多;湯劑煎得後,應趁熱濾過,儘量減少藥渣中煎液的殘留量。
3、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口服湯藥中特殊中藥的處理也很重要,湯劑處方中有些藥物不宜與方劑中群藥同時入煎,應分別情況,區別對待。
(1)先煎:礦石類、貝殼類、角甲類藥物因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可打碎先煎30分鐘,如石膏、牡蠣、鱉甲、水牛角等。有毒的藥物要先煎1~2小時,如烏頭、附子、商陸等,先煎、久煎可以達到減毒的目的。
(2)後下:氣味芳香,含揮發油多的藥物,一般在中藥湯劑煎好前5~10分鐘入煎即可,如薄荷、藿香、玫瑰花等。久煎容易降低效果的藥物也應後下,如鉤藤、杏仁、大黃、番瀉葉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鐘入煎。
(3)烊化:一些膠類或糖類藥物,如阿膠、龜版膠、鹿角膠、飴糖等,宜加適量開水溶化後,衝入湯液或加入湯液中烊化服用。如與方中群藥同煎,不但使煎液黏度增大,容易粘鍋,也影響其他藥物成分的擴散。
(4)另煎:一些貴重中藥,如人參、西洋參、鹿茸、冬蟲夏草等,為避免浪費,可以單獨煎煮取汁液,兌入煎好的湯劑中服用。
(5)沖服:一些難溶於水的藥物,如牛黃、三七、羚羊角、硃砂等宜研極細粉後用湯劑沖服。
(6)榨汁:一些需取鮮汁應用的藥物,如鮮生地、生藕、梨、鮮姜、鮮白茅根等榨汁後,兌入湯劑中服用。竹瀝亦不宜入煎,可兌入湯劑中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