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簡稱“中漿”)是十大最常見的眼後段疾病之一。在上很多患者就該病向我提了很多問題,在此我把有關中漿的一些問題集中和大家探討一下。
一、甚麼樣的人易患“中漿”?
中漿患者中A型行為特徵者比較常見, A型性格主要為急躁、個性強、易衝動、有強烈的時間緊迫感和過分的追求成功感,喜歡爭強好勝等特點,這部分人群易發生中漿的原因是體內的激素含量比常人高。同樣道理,中漿還多見於工作壓力大而且需要長時間注視電腦的白領階層,他們長期處於精神緊張、過度勞累等應激狀態下,此時患者血液中兒茶酚胺和皮質醇水平升高導致發病。其它高危因素還包括抽菸、酗酒、應用抗生素和抗組胺藥物、自身免疫病、高血壓、腎上腺腫瘤等。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病,約佔全部患者的80%,發病年齡多在30-50之間,20%-40%的患者發病累及雙側眼。
二、得了中漿都有哪些臨床表現?
患者輕度視力下降, 視物變形、變小並伴色覺改變;中心或旁中心暗點;對比敏感度降低;由於黃斑區漿液性脫離導致患者遠視性屈光改變。
三、得了中漿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簡稱“熒光造影”)是確診中漿的最常用的檢查手段。中漿典型的熒光造影表現是病變區域一個或多個熒光素滲漏點, 隨造影過程表現為墨漬或冒煙狀滲漏擴大,造影晚期在視網膜脫離區形成淡淡的盤狀高熒光。慢性中漿患者可不表現為典型的熒光素滲漏點,代之以後極部視網膜瀰漫的視網膜上皮脫色素或色素沉著引起的窗樣透見熒光或色素遮蔽熒光,在此基礎上有些患者合併存在熒光素滲漏點。
眼底相干光斷層掃描(OCT)可動態監測疾病發展、量化評估治療反應。目前脈絡膜血管造影(ICGA)越來越多地應用於中漿的診斷,脈絡膜血管造影針對病因進行診斷與鑑別診斷並精確定位異常脈絡膜血管,以指導PDT光動力治療。
四、得了中漿可以自己恢復嗎?
多數中漿患者急性發病後4~6個月自行好轉,視力多可恢復正常,所以,被認為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視物變形、對比敏感度下降、色覺異常等視功能改變可持續存在。少數患者病程遷延持續6個月以上。病變區域瀰漫性RPE失代償者,則定義為慢性中漿。這部分患者病變多較嚴重,常伴有永久性視力下降。長期遷延不愈可繼發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甚至導致永久視力喪失。中漿患者首次發病後,約30%~50%可再次復發。10%患者可復發3次以上。反覆發病或遷延不愈者可損傷視功能,導致中心視力、對比敏感度、色覺等視功能異常,約5%患者視功能嚴重受損。
五、中漿是否需要治療?
基於中漿屬於自限性疾病這一認識,很多眼科醫生奉行的中漿治療策略是採用保守療法。一種情況是不給予任何治療,對疾病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另外一種情況是給予患者維生素C、維生素B1、路丁、地巴唑、肌酐等“安慰劑”治療。由於中漿的自限性,這些治療似乎也能使患者獲得滿意的“療效”。
對於保守治療,多數患者於患病4~6個月後自行好轉,但必須強調,中漿患者病程超過3個月以上者,將可能發生不可逆的視功能損傷,其中5%的患者甚至視力嚴重受損。
既往中漿比較常用的治療手段是激光光凝治療。吲哚青綠脈絡膜血管造影(ICGA)用於中漿的臨床研究後發現,中漿患者病灶對應處脈絡膜血管通透性過高,引發局部漿液性視網膜脫離,這就進一步加深了對中漿病理基礎的本質的認識。所以,目前的觀點是,中漿發病是由於脈絡膜毛細血管擴張和滲漏所致,而激光光凝不能解決脈絡膜毛細血管的擴張和滲漏,因此治療後仍有不少患者復發。除此之外,對於黃斑正中央區(中心凹下或黃斑無血管區以內)的病變採用激光將導致視力嚴重喪失。對於採用激光治療的患者,還可能引起旁中心暗點甚至損傷Bruch膜導致CNV形成。
近年來國內外文獻報道採用光動力療法(PDT)治療中漿獲得成功,其機制為PDT導致脈絡膜毛細血管網栓塞,從而阻止了由於脈絡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的滲漏。 雖然部分中漿的臨床過程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較長的病程仍將產生不可逆的視功能損傷,如有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仍建議對其進行積極治療;對比以往的藥物和激光光凝治療,降低光敏劑劑量的PDT治療中漿安全、有效,值得進一步探索和推廣。這是我們目前對中漿治療的基本觀點。
中漿的其他治療還包括減少患者應激因素,停止使用糖皮質激素,降低血壓,減少血液中兒茶酚胺、糖皮質激素濃度等針對病因的治療。也有嘗試採用微脈衝激光、經瞳孔溫熱療法、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等治療。但迄今這些方法並未獲得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