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1 19:05

  (一) 初期(術後0-1周)
  1、手術當天:
  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足趾、踝關節。
  (1)踝泵――用力、緩慢、全範圍屈伸踝關節,5分/組,1組/小時;
  (2)股四頭肌等長練習――即大腿肌肉繃勁及放鬆。應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儘可能多做;
  (3)N繩肌等長練習――患腿用力下壓所墊枕頭,使大腿後側肌肉繃勁及放鬆。要求同上。所有練習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儘可能多做;
  (4)術後24小時後可扶拐下地行走,但只限去廁所等必要活動。
  2、術後第1天:
  (1)繼續以上練習;
  (2)踝泵改為抗重力練習;
  (3)開始直抬腿――伸膝後直腿抬高至足跟離床15M處,保持5秒。30次/組,3-4組/日;
  (4)開始側抬腿練習。要求及次數同上;
  (5)開始後抬腿練習,俯臥,伸膝後直腿抬高至足尖離床5M處,保持5秒。要求及次數同上;
  (6) 負重及平衡:保護下雙足分離,在微痛範圍內左右交替移動重心。5分/次,2次/日;雙足前後分離,移動重心。如疼痛腫脹不明顯,可扶單拐、或不用拐下地,但不鼓勵多行走。
  3、 術後第3天
  (1) 繼續以上練習;
  (2) 開始屈曲練習,方法見備註。以微痛為度,達儘可能大的角度;
  4、術後第4天:
  (1) 繼續以上練習;
  (2) 開始單腿站立平衡練習。5分鐘/次,2-3次/日;
  (3) 開始俯臥位“勾腿練習”,30次/組,2―4組/日;
  (4) 主動屈膝達90度。
  5、術後第5天:
  (1) 繼續並加強以上練習;
  (2) 開始站立位負體重0-45度範圍內主動伸屈練習。30次/組,2-3組/日,練習後腫、痛則冰敷。
  6、術後第1周:
  (1) 主動屈曲大於90°;
  (2) 可單足站立,可不用拐短距離行走;
  (3) 開始靠牆靜蹲練習。靜蹲練習:後背靠牆,雙腳與肩同寬,腳尖及膝關節正向前,不得“內外八字”,隨力量增加逐漸增加下蹲的角度(小於90°),2分/次,間隔5秒,5-10連續/組。2-3組/日;
  (4) 開始立位“勾腿”練習抗阻屈至無痛的最大角度保持10―15秒。30次/組,4組/日。
  (二)早期:(術後2周―1月)
  目的:加強活動度及肌力練習:提高關節控制能力及穩定性;開始恢復日常活動。
  隨肌力水平的提高,此期以提高絕對力量的練習為主。選用中等負荷(完成2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20次/組,2-4組連續練習,組間休息60秒,至疲勞為止。
  應注意控制運動量,避免關節腫脹、積液。練習後關節有發脹發熱感,則應及時冰敷。
  1、術後第2周:
  (1) 主動屈曲至120―130°;
  (2) 強化肌力練習。(一次直抬腿最長可達6分鐘);
  (3) 關節無明顯腫、痛,則應儘可能以正常步態行走;
  (4) 開始指導膝關節伸直位大腿皮筋抗阻肌力練習練習的負荷、角度、次數及時間,根據自身條件而定。一般為30次/組,2-4組/日;
  2、術後第3周:
  (1) 被動屈曲至140°;
  (2) 強化肌力練習;
  (3) 開始前後、側向跨步練習逐漸過渡並漸增負荷。 30次/組,4組/日;
  (三)中期:(術後1月―2個月)
  目的:強化關節活動度訓練至與健側相同;強化肌力訓練,改善關節穩定性;恢復日常生活各項活動能力,及輕微運動。
  1、術後第5周:
  (1) 主動屈曲達150°(全範圍,與健側腿相同),且基本無痛;
  (2) 開始患側單腿45度位半蹲練習。5分/次,4次/日;
  (3) 開始固定自行車練習。30分/次,2次/日。
  2、術後第6―8周:
  (1) 主動屈伸角度達至與健側相同,且無疼痛;
  (2) 可完成日常的各項活動,如上下樓、騎自行車、行走5000米以上關節無腫痛;
  (3) 開始跪坐練習;
  (4) 開始蹬踏練習;
  (5) 開始游泳,跳繩及慢跑。
  (四)後期:(術後2個月―3個月)
  目的:全面恢復日常生活各項活動。強化肌力及關節穩定。逐漸恢復運動。提高最大力量,選用大負荷70%1RM(完成12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8-12次/組,2-4組連續練習,組間休息90秒,至疲勞為止。
  1、開始膝繞環練習;
  2、開始跳上跳下練習;
  3、開始側向跨跳練習;
  4、動員開始專項運動中基本動作的練習。必要時可戴護膝保護。
  (五)恢復運動期:(術後3個月後)

  目的:全面恢復運動或劇烈活動。
  1、逐漸恢復劇烈活動,或專項訓練;
  2、強化肌力,及跑跳中關節的穩定性;
  3、肌力測試,患健肌力達健側85%以上,運動中無痛,無明顯腫脹,則可完全恢復運動。

半月板手術後有哪些康復選擇?相關文章
半月板損傷是臨床上常見的膝關節損傷之一。在診斷明確的基礎上,如何處理半月板損傷?正確有效的康復處理是促進膝關節功能恢復的關鍵。根據半月板損傷的程度,目前的治療主要包括了: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無論採用哪一種方式治療,都可以用以下的目標進行處理。第一階段的處理目標:相對制動、消腫、止痛;第二階段的處理目標:活動度恢復、力量訓練;第三階段的處理目標:日常功能和運動功能恢復。第一階段(急性期)半
發布於 2023-01-16 17:56
0評論
半月板縫合術後患肢可以部分負重,3周內需戴託行走,6周後可完全負重。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李國東術後1周內不進行屈曲練習,4周內被動屈曲練習在0-90度以內(一週60°、二週70°、三週80°、四周90°、五週100°,六週110°,七週120°,術後八週可被動屈膝超過120°),4周內不進行主動屈曲練習,術後4周開始主動屈膝。    術後當天即可開始進行踝關節全範圍活動及大腿肌肉收縮練習。力量鍛
發布於 2023-03-23 22:11
0評論
我們半月板如果受傷其實對整個膝關節影響是比較大的。 為了可以幫助你更加了解膝蓋問題,我們先看熟悉下膝關節的解剖。 關節是其中兩個或更多骨頭相互連接以及周圍的結構。 關節軟骨,滑膜,半月板,韌帶,肌肉和肌腱是膝關節的主要結構。 四大骨頭:夠滿足並且形成膝關節的是膝蓋骨(髕骨),股骨(大腿骨),腓骨,脛骨和(脛骨)。 關節軟骨:在骨頭彼此接觸的部份都覆蓋著。這個軟骨光滑的物質可以保護骨骼的關節的動作
發布於 2024-07-30 05:08
0評論
半月板損傷術後的康復鍛鍊方法 半月板損傷是很常見的疾病,膝關節鏡下行半月板切除修復術是常見的治療方式,但是術後正確的康復練習是術後效果好壞的重要環節。現將術後一般康復介紹如下: 術後處理的目的有4個: (1)避免腫脹。(2)儘早恢復關節功能。(3)使肌張力恢復正常。(4)讓病人進行正常活動和功能鍛鍊。 半月板損傷術後不同階段的功能鍛鍊方法 第l階段 為術後第l周,進行輕度鍛鍊,防止腫脹。這個階段
發布於 2024-06-17 14:26
0評論
康復過程中隨時與手術醫師溝通,保障安全。(一)初期(術後0-1周)1、手術當天: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足趾、踝關節。(1)踝泵――用力、緩慢、全範圍屈伸踝關節,5分/組,1組/小時。(2)股四頭肌等長練習――即大腿肌肉繃勁及放鬆。應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儘可能多做.(3)N繩肌等長練習――患腿用力下壓所墊枕頭,使大腿後側肌肉繃勁及放鬆。要求同上。所有練習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儘可能多做!(4)術後2
發布於 2023-01-25 02:22
0評論
半月板損傷術後的康復鍛鍊方法 半月板損傷是很常見的疾病,膝關節鏡下行半月板切除修復術是常見的治療方式,但是術後正確的康復練習是術後效果好壞的重要環節。現將術後一般康復介紹如下: 術後處理的目的有4個: (1)避免腫脹。(2)儘早恢復關節功能。(3)使肌張力恢復正常。(4)讓病人進行正常活動和功能鍛鍊。 半月板損傷術後不同階段的功能鍛鍊方法 第l階段 為術後第l周,進行輕度鍛鍊,防止腫脹。這個階段
發布於 2024-07-13 17:42
0評論
半月板損傷術後的康復鍛鍊方法 半月板損傷是很常見的疾病,膝關節鏡下行半月板切除修復術是常見的治療方式,但是術後正確的康復練習是術後效果好壞的重要環節。現將術後一般康復介紹如下: 術後處理的目的有4個: (1)避免腫脹。(2)儘早恢復關節功能。(3)使肌張力恢復正常。(4)讓病人進行正常活動和功能鍛鍊。 半月板損傷術後不同階段的功能鍛鍊方法 第l階段 為術後第l周,進行輕度鍛鍊,防止腫脹。這個階段
發布於 2024-12-20 12:52
0評論
半月板是兩個形似月牙的纖維軟骨,位於人體的股骨和脛骨之間的間隙中半月板的形狀:從上面看,外側半月板像“O”型,內側半月板像“C”型;從前往後看,兩個半月板都像三角型。半月板的功能:傳導壓力;吸收震盪力;穩定膝關節;限制膝關節過度屈曲、伸直;潤滑膝關節。半月板的活動度:外側半月板活動度大,相對較容易損傷;內側半月板比較固定,相對不易損傷。半月板的血運分佈:外1/3為紅區,有血運覆蓋,手術中需要儘量
發布於 2023-01-25 01:12
0評論
半月板損傷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疾病,正常半月板由纖維軟骨組成,在MRI中呈均勻的黑色,半月板損傷時可出現異常信號。MRI報告中經常提到半月板有I度、II度、III度損傷,那麼甚麼樣的損傷需要手術治療呢?根據MRI影像,半月板損傷可分為三度:簡單的說就是:I度半月板內出現團片狀信號,II度半月板內出現線狀信號未及關節面,III度半月板內表現為線性信號,並延伸到關節面。半月板損傷為I度時,病變區在顯微
發布於 2022-12-02 04:16
0評論
一、神經疼痛常見內側半月板手術後,損傷隱神經髕下支產生神經瘤引起,明確後切除瘤體症狀即可消失。 二、關節積血多見於外側半月板切除術中損傷膝外下動脈所致,或因膝部包紮過緊、靜脈迴流受阻引起。未凝固的血可抽出,凝固的血塊要切開清除,對損傷的血管結紮止血。 三、關節積液可因操作粗暴、止血不徹底或術後下地負重活動太早引起。一般加強股四頭肌抗阻力等張收縮,避免伸屈膝活動,晚負重即可消退。如積液較多,可在嚴
發布於 2024-06-17 14:3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