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治療
治則:疏經通絡、行氣止痛,針灸並用,瀉法。
處方:以足太陽、足少陽經腧穴為主。
⑴足少陽經型:環跳 陽陵泉 風市 膝陽關 陽輔 懸鐘 足臨泣
⑵足太陽經型:環跳 陽陵泉 秩邊 承扶 殷門 委中 承山 崑崙
方義:由於坐骨神經痛有沿足太陽經、足少陽經放射疼痛兩種情況,故循經取足太陽經穴和足少陽經穴以疏導兩經閉阻不通之氣血,達到“通則不痛”的治療目的。環跳為兩經交會穴,一穴通兩經;陽陵泉乃筋之會穴,可疏筋通絡止痛,故可通用。
操作:諸穴均常規針刺,用提插捻轉瀉法,以出現沿腰腿部足太陽經、足少陽經向下放射感為佳。
加減:有腰骶部疼痛者,加腎俞、大腸俞、腰陽關、腰夾脊、阿是穴疏調腰部經絡之氣;與天氣變化有關者,加灸大椎、阿是穴溫經止痛;氣滯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沖化瘀止痛。
2、其他療法
⑴電針:根性取腰4~5夾脊、陽陵泉或委中;乾性取秩邊或環跳、陽陵泉或委中。針刺後通電,用密波或疏密波,刺激量逐漸由中度到強度。
⑵ 刺絡拔罐:用皮膚針叩刺腰骶部;或用三稜針在壓痛點刺絡出血,並加拔火罐。
⑶ 穴位注射: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加維生素Bl100mg或加維生素B12100ug混合,注射腰2~4夾脊及秩邊等穴,在出現強烈向下放射的針感時稍向上提,將藥液迅速推人,每穴5~10ml。疼痛劇烈時亦可用1%普魯卡因注射液5~10ml,注射於阿是穴或環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