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金秋的腳步,傳統的秋冬養生進補的季節也悄悄來臨。服用膏方是冬季養生保健、調理慢性疾病、滋養進補的理想方式。膏方是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綜合作用的中醫傳統的內服劑型之一,組方針對性強,服用方便,療效確定,不僅可以滋補強壯,更具有調理治療慢性疾病的作用,結合秋冬“收藏”的季節特點,使我們的體質明顯提升,慢性疾病很好的控制。民間流傳的諺語“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就是對服用膏方的最好說明。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認為人與自然相適應,要順應四季的氣候特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機體經過春季蓬勃旺盛的生長,夏季酷暑炎熱的消耗,秋季需要儲備能量、還需要應對冬季的嚴寒,應該調理補充機體的不足,為來年儲備蓬勃旺盛的生機,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服用滋補膏方是常用的進補方法,我國民間尤其是南方崇尚冬令進補,每逢冬至前1月~半月,百姓習慣找醫生開方加工成滋補膏,於冬至起服用至來年立春。
膏方立義多以補氣、養血、滋陰、助陽為主,包涵補虛、糾偏、祛病之寓意,立法處方用藥均以辨證論治為原則,補虛不留邪,祛邪不傷正。凡身體虛弱、或大病初癒體能未復、或產後或術後氣血虧虛,以及慢性疾病需要長期調理的患者,服用膏方常可取得很好的療效。
膏方開具大有講究,醫生在開膏方前會仔細詢問病史,診查舌脈,瞭解患者體質偏向。如患者為脾虛之體,溼困中焦,表現納呆胸悶,舌苔厚膩等症,此時貿然服用膏滋藥勢必加重症狀,造成“閉門留寇”之弊,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有經驗的醫生會先開幾劑健脾利溼藥物調理脾胃,稱為“開路方”,讓患者服用1~3周,目的是為膏滋藥的吸收創造有利條件,待臨床症候好轉後,再開出膏滋方讓病人服用;也有的大夫先試探性的開幾劑調補劑,根據患者服用後的反應,再進一步調整膏方,使其更貼切病人的情況和體質,取得更好的效果。
膏方製作講究煎法和配料,通常一劑膏方用藥在20~30味左右,單味劑量一般在湯藥基礎上加大10倍,因此一料膏方約等於10劑湯藥的劑量。人參等貴重藥物,不主張與藥物同煎,而是用文火另煎,待收膏時混合為一體,即可以提高療效,又可以避免貴重藥物的浪費。
先將藥物用水浸泡,最好隔宿浸泡溼透,連續煎煮三次,過濾,去滓,文火濃縮成粗膏,藥物出膏率一般為30%左右,草藥出膏率低僅為10%左右。加等量的糖或蜂蜜攪拌均勻收膏。制膏的紅糖、蜂蜜應先加水放於銅器中攪拌加熱約5~10分鐘,待水分蒸發後使用,稱為煉糖或煉蜜,目的是使其具有黏性,便於與藥物充分均勻的混合;還可根據病情加入龜板膠、鹿角膠、驢皮膠等收膏。最後裝瓶置於蔭涼處備服用。每天早晚兩次空腹服用,每次一湯匙(約15mL),用適量溫開水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