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臨床下癲G樣放電對睡眠結構的影響,為臨床需要提供客觀的指徵。
方法:對44例伴中央顳區棘波的良性兒童癲G患(BECTS)者進行全夜腦電多導睡眠監測研究,應用非條件Logistic迴歸分析方法處理數據。結果 BECTS患者的睡眠週期中棘波指數分佈為Ⅱ期>Ⅰ期>Ⅲ/Ⅳ期>REM期;BECTS患者的REM期比例縮短、潛伏期延長,Ⅰ期睡眠比例增加,Ⅲ/Ⅳ睡眠比例減少;臨床下G性放電頻率與睡眠結構失調發生呈正相關關係;頻繁的臨床下G性放電(>10次/分)是引起睡眠結構失調的主要危險因素。
結論:頻繁的臨床下癲G樣放電可以引起睡眠結構的紊亂,是需要給予抗癲G藥物治療的指標。
討論:
在PSG的研究工作中,可能會有很多的因素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首夜效應和抗癲G藥物對於睡眠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雖然我們的研究中丙戊酸鈉(可用於BECTS的治療,大劑量對於睡眠有穩定作用)的常規用量對睡眠的構成無影響,我們還是注意在同等可比的基礎上以儘量減少混雜因素的影響。
臨床下G性放電在睡眠週期的分佈:由於在NREM期腦同步化機制佔主導作用,癲G活動易在此期被泛化,癲G樣放電更明顯,而在REM期和覺醒期腦非同步化機制佔主導作用,故對癲G活動產生抑制作用。在兒童癲G,睡眠期癲G活動主要受睡眠紡錘誘發機制的調節。在NREM睡眠的Ⅰ、Ⅱ期,腦幹網狀結構的傳入減少使得細胞膜表面電位在睡眠紡錘的頻率範圍內波動;在Ⅲ、Ⅳ期時,隨著丘腦皮層細胞的超極化,睡眠紡錘樣活動逐漸被δ波範圍內的慢波所取代。以往不同的研究對於睡眠時G性放電在各時相的分佈有相異的結論。Clemens等分析了BECTS患者棘波的頻率、形態,發現棘波密度最大的是Ⅲ、Ⅳ期,其次是Ⅰ、Ⅱ期、REM期和清醒期,在第一個睡眠週期中棘波數目最多。Nobili等在第一個睡眠週期中沒有發現NREM期各時相的棘波指數有統計學差異,但總的NREM期癲G活動要強於REM期。對於NREM期中各時相的癲G活動的不同觀點,我們猜測可能與監測儀器的導聯設計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關。我們在睡眠多導監測中發現:BECTS患者經常出現睡眠片段,尤其是SED頻繁時尤為明顯,嚴重者可以造成REM期的缺如,甚至不能準確辨別睡眠各期的時相;G性放電頻率在不同的睡眠週期中存在明顯的差異。考慮到患者睡眠週期的時間和次數的不固定性,我們選擇了監測過程中的第一、第二個睡眠週期的NREM期和REM期來比較G性放電的分佈。
結果表明:在二個睡眠週期中的SWI分佈具有一致性,均為Ⅱ期>Ⅰ期>Ⅲ/Ⅳ期>REM期,經多個相關樣本秩和檢驗,P=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