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7 05:20

  1、人體有多少個椎間盤?

  人體脊柱的結構非常複雜,脊柱的椎骨共有32塊。因環推與樞椎之間,骶椎尾椎之間不存在椎間盤,所以全身的椎間盤只有23個。它們均位於兩個椎體之間。腰部的椎間盤最厚,約為9毫米。從腰1到骶椎之間都存在有腰椎間盤。人們常說的椎間盤突出實際上指的是腰椎間盤突出,其實頸椎、胸椎之間均有椎間盤,也同樣可以突出,不過症狀和體徵,以及治療方法不同而已。

  2、椎間盤有幾部分組成?

  椎間盤通常包括三個部分:軟骨板;纖維環:髓核。

  椎間盤實際上是一個密封的容器,上下有軟骨板,它是透明軟骨覆蓋於椎體上、下面能環中間的骨面。上下的軟骨板與纖維環一起將髓核密封起來。

  纖維環由膠原纖維束的纖維軟骨構成,位於髓核的四周。纖維用的纖維束相互斜行交叉重疊,使纖維環成為堅實的組織,能承受較大的彎曲和扭轉負荷。纖維環的前側及兩側較厚,而後側較薄。纖維環的前部有強大的前縱韌帶,後側的後縱韌帶較窄、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後方突出,壓迫神經根或脊髓。

  髓核是一種彈性膠狀物質,為纖維環和軟骨板所包繞。髓核中含有粘多糖蛋白複合體、硫痠軟骨素和大量水分,出生時含水量高達90% ,成年後約為80%。

  3、腰椎間盤的結構會隨年齡而改變嗎?

  成人椎間盤組織無血液供應,靠淋巴的滲透維持營養,僅纖維環表層有少量血液供應。椎間盤是身體負荷最重的部分。因此,20歲以後,腰椎間盤開始退行性變,髓核含水量逐步減少。由於脫水,髓核張力減低,椎間盤可變薄。同時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膠原纖維增多,髓核失去彈性。身體的劇烈運動,可引起纖維環的各層纖維互相摩擦,產生玻璃樣變,從而失去彈性,最後導致纖維破裂。因此,隨著年齡的線大,腰椎間盤的結構老化,其彈性和抗負荷能力也隨之減退。

  4、腰椎間盤的功能有哪些?

  腰椎間盤與頸段、胸段椎間盤的功能基本相似,在介入脊柱承受軀幹重量,聯繫肢體,保持整個身體正常的生理姿勢,進行軀幹的各種運動時,腰椎間盤發揮著特殊的功能,具體的功能如下:

  (1)保持脊柱的高度,維持身高,隨椎體的發育,椎間盤增長,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長度。

  (2)聯結椎間盤上下兩椎體,並使椎體間有一定活動度。

  (3)使椎體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即使椎體間仍然有一定的傾斜度,但通過髓核半液狀的成分使整個椎間盤承受相同的應力。

  (4)緩衝作用。①由於彈性結構特別是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壓力下可變扁平,使加於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纖維環及軟骨板各方向傳遞;②是脊柱吸收震盪的主要結構,起著彈性墊的作用,使由高處墜落或肩、背、腰部突然負荷時,起著力傳導的緩衝作用,起到保護脊髓及腦部重要神經作用。

  (5)維持側方關節突一定的距離和高度。

  (6)保持椎間孔的大小,正常情況下椎間孔的大小是神經根直徑的3~10倍。

  (7)維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間盤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間盤其前方厚,後方薄,使腰椎出現生理性前凸曲線。

  5、甚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或外傷所致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脫出,壓迫腰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出現腰腿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神經症狀,稱為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或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

  6、腰椎間盤突(膨)出症好發於哪些位置?

  腰椎間盤突(膨)出症,90%以上涉及最下兩個椎間隙。國內外都以下位兩個椎間隙多見,這一方面是因下位兩個間隙勞損重,退變多,易突出,另一方面是腰5及骶1神經在椎管內分別跨越下位兩個椎間盤,當椎間盤突出時,壓迫牽拉神經根產生典型的臨床症狀,易於被臨床發現。

  有人通過研究髂嵴間線高低與下腰椎間盤退變的臨床相關問題,證明腰5骶1或腰4~5椎間盤退變率與髂嵴間線的位置高低有關。髂嵴間線高者,腰5骶1退變差,而腰4~5退變重;髂嵴間淺低者,腰5骶1退變重。

  另外,多數統計資料顯示,腰椎間盤突出容易發生在左側,主要原因可能是多數人在運動和勞動時,右手用力,右側腰背肌肉緊張力較強,椎間盤相應在右側所受的壓力較大,擠壓的力量傳導至左側,可使左側纖維環撕裂,並將髓核擠至左側而造成突出。

  7、為甚麼腰椎間盤突出症容易復發?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過治療和休息後,可使病情緩解或痊癒,但該病的複發率相當高,不少患者雖不情願,但又時常成為“拜訪”醫生的“回頭客”。該病複發率高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腰椎間盤突出症經過治療後,雖然症狀基本消失,但許多病人髓核並未完全還納回去,只是壓迫神經根程度有所緩解,或者是和神經根的粘連解除而己。

  (2)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病情雖已穩定或痊癒,但在短時間內,一旦勞累或扭傷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導致本病復發。

  (3)在寒冷、潮溼季節未注意保暖,風寒溼邪侵襲人體的患病部位,加之勞累容易誘發本病的復發。

  (4)術後的病人雖然該節段髓核已摘除,但手術後該節段上、下的脊椎穩定性欠佳,故在手術節段上、下二節段的椎間盤易脫出,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復發。

  8、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應採取甚麼樣坐姿?

  由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可以看出,久坐或坐姿不正確是導致椎間盤突出的原因之一,那麼究竟採取甚麼樣的坐姿才能將這種風險減少到最低呢?

  正確的坐姿應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兩下肢併攏。如有可能,最好在雙腳下墊一踏腳或腳凳,使膝關節略高出髖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則應在上述姿勢的基礎上儘量將腰背緊貼並倚靠椅背,這樣腰骶部的肌肉不會太疲勞。久坐之後也應活動一下,松馳下肢肌肉。另外,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不宜坐低於20cm的矮凳,應坐有靠背的椅子,因為這樣可以承擔軀體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對處於松馳狀態,減少腰背勞損的機會。

  9、臥床休息的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怎樣下床?

  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在臥床休息期間,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需要下床,怎樣下床才能避免腰椎過度活動,減少腰部負擔呢?

  患者仰臥位下床時,先將身體小心地向健側側臥,即健側在下,兩側膝關節取半屈曲位,用位於上方的手抵住床板,同時用下方的肘關節將半屈的上身支起,以這兩個支點用力,患者會較容易坐起,然後再用手撐於床板,用臂力使身體離床,同時使半屈的髖、膝關節移至床邊,然後再用柺杖等支撐物支持站立。按上述方法起床可使軀幹整體移動,從而減少了腰部屈曲、側屈、側轉等動作,不致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適。如病人難以單獨下床,可在家屬幫助下以同樣方式下床。

  10、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採取甚麼樣的睡眠體位比較好?

  人的睡眠姿勢大致可分為仰臥、側臥和俯臥三種方式。仰臥時,只要臥具合適,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曲度變化不大。側臥一般不必過於講究左側還是右側臥位,因為人在睡眠中為了求得較舒適的體位,總要不斷翻身,一夜約20-45次。俯臥位時胸部受壓,腰椎前凸增大,易產生不適感。所以,一般以採取仰臥和側臥位為宜。有條件的患者,仰臥位時應在雙下肢下方墊一軟枕,以便雙髖及雙膝微屈,全身肌肉放鬆,椎間盤壓力降低,減小椎間盤後突的傾向,同時也降低髖腰肌及坐骨神經的張力,這樣能有效地防止腰椎間盤突(膨)出症的復發,是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的最佳體位。

  11、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使用腰圍有甚麼好處?

  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臥床或牽引後,醫生總要求患者佩戴腰圍,那麼,腰圍對治療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有甚麼好處呢?

  首先,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佩戴腰圍的主要目的是制動,就是限制腰椎間的屈曲等運動,特別是協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動作,以保證損傷的腰椎間盤可以局部充分休息。特別是急性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因局部的急性炎性反應和刺激,可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痙攣,佩戴腰圍後,減少了腰的活動,可起到加強保護的作用。合理使用腰圍,還可減輕背肌肉勞損,在鬆弛姿勢下,減輕腰椎周圍韌帶負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改善椎間隙內的壓力。

  經過臥床和牽引後的患者開始下床時,每次時間較短,運動量較少,運動範圍也不宜太大,這時,佩戴腰圍可使腰椎曲線保持較好狀態,對加強療效很有好處。

  12、佩戴腰圍的注意事項

  腰椎間盤(膨)突出症及其他下腰部疾患的病人,在佩戴腰圍時注意以下幾點:

  (1)腰圍的規格要與自身腰的長度、周徑相適應,其上緣須達肋下緣,下緣至臀裂。腰圍後側不宜過分前凸,以平坦或略向前凸為好。不要使用過窄的腰圍,以免腰椎過度前凸,也不要使用過短的腰圍,以免腹部過緊。一般可先試戴半小時,以不產生不適感為宜。

  (2)佩戴腰圍可根據病情掌握時間,在腰部症狀較重時,應經常戴用,不要隨時取下,病情輕的患者,可以出外時,特別是要較長時間站立或一個姿勢坐著時戴上腰圍,在睡眠及休息時再取下。在症狀逐漸消退、體徵逐漸變為陰性以後,應去掉腰圍,開始逐漸恢恢腰的正常活動,一般整個使用時間以4~6周為宜。

  (3)佩戴腰圍以後應注意腰部活動,由於腰圍僅限制了屈曲等方面的活動,而不能減少重力,所以戴上腰圍仍要注意避免腰部過度活動,一般以完成日常生活、工作為度。對於手術後、嚴重腰椎骨折、脫位等患者,腰部活動要按醫囑進行,解除腰圍也應經醫生同意。

  (4)在使用腰圍期間還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漸增加腰背肌鍛鍊,以防止和減輕腰肌的萎縮。

  13、腰椎間盤突出症好發於哪些人?

  (1)年齡方面:本病多發於25~50歲的人群,佔整個發病人數的75%以上。雖然這個年齡段是人的青壯年時期,但是椎間盤的退化已經開始了。

  (2)性別方面:腰椎間盤突出症多見於男性。這是由於男性在社會工作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比例大於女性,腰椎負荷亦長期大於女性,從而導致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機會也較多。

  (3)職業方面:本病為常見病多發病,廣泛地存在於各行各業中,但仍以勞動強度較大的產業多見。此外,長期處於坐位工作的人員亦有相當大的比例患病。

  (4)環境方面:長期工作或居住於潮溼及寒冷環境中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據統計長年從事礦井井下作業的人,患本病的比例較高。

  (5)其他方面: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否與遺傳因素有關呢?目前尚沒有最後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某些腰椎先天性發育不良的人,如患脊椎側彎、先天性脊椎裂等疾病的人,同時併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機會也較多。此外,如孕期婦女,由於特殊的生理原因,導致體重突然增長,加之肌肉相對乏力及韌帶鬆弛,亦是誘發本病的危險時期。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知識相關文章
門診會遇到很多病人拿著CT或MRI資料問醫生:“檢查結果顯示有腰椎間盤突出該怎麼辦?”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要弄清楚腰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間突出症的區別。中國漢字“症”包含兩個部分:形旁“疒”及聲旁“正”,因此必須有“病”才能稱“症”,無“病”不能稱“症”。所謂“病”或“症”就是我們常說的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典型症狀是腰疼伴下肢放射痛。椎間盤突出分為:膨出、突出、脫出、遊離。很多正常人做CT或MR
發布於 2022-10-01 17:29
0評論
“腰突症”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簡稱。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徵,俗稱“腰突症”,是臨床的常見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痛苦,甚至造成殘疾,喪失勞動能力。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為骨科臨床最為多見的疾患之一,佔骨科門診下腰痛患者的10%-15%,和因腰腿痛住院病例的25%-4
發布於 2023-02-07 05:07
0評論
概述本病係指由於腰椎間盤髓核突出壓迫其周圍神經組織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病因青春期後人體各種組織即出現退行性變,其中椎間盤的變化發生較早,主要變化是髓核脫水,脫水後椎間盤失去其正常的彈性和張力,在此基礎上由於較重的外傷或多次反覆的不明顯損傷,造成纖維環軟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該處突出,壓迫神經根而產生神經根受損傷徵象;也可由中央向後突出,壓迫馬尾神經,造成大小便障礙。如纖維環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組織進
發布於 2023-03-07 14:31
0評論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過治療和休息後,可使病情緩解或痊癒,但該病的複發率相當高,不少患者雖不情願,但又時常成為“拜訪”醫生的“回頭客”。該病複發率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腰椎間盤突出症經過治療後,雖然症狀基本消失,但許多病人髓核並未完全回納回去,只是壓迫神經根程度有所緩解,或者是和神經根的粘連解除而已。2、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病情雖已穩定或痊癒,但在短時間內,一旦勞累或扭傷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導致
發布於 2022-12-04 18:46
0評論
經常會有朋友拿著影像報告諮詢:椎間盤突出該怎麼辦?經過檢查,並沒有神經刺激徵,基本排除腰椎間盤突出症。這時候我會告訴他們,椎間盤突出就像臉上出現皺紋,頭髮變白一樣正常,並不是一種疾病。腰椎間盤突出並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所謂椎間盤突出,是指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後方突出到椎管內,這只是一種病理改變,或影像學表現。無症狀的人群中,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率很高。有研究對102例無症狀的志願者進行了
發布於 2022-12-17 21:10
0評論
甚麼是妊娠期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發生在妊娠期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調查顯示產婦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幾率要高於普通女性,但發生率與產婦年齡、胎兒的體重無直接關係。可見妊娠是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因素之一,這與妊娠期隨著胎兒體積和重量的逐漸增長,產婦的腰椎前突增加有關。另外,由於妊娠期產婦內分泌的改變,腰椎、骨盆周圍韌帶鬆弛,骶髂、腰骶等處的連接鬆弛,加上負重的增加和腰椎生理曲度的改變,所以妊娠期產婦的發
發布於 2023-03-07 18:11
0評論
概述 腰椎間盤突出是在臨床上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骨科慢性疾病。在臨床上患者一般早期是疼痛為主。腰椎間盤突出的最基本的病理改變就是患者的兩個腰椎椎體之間壓力增加,導致兩者之間的間隙變小,之間的椎間盤受壓迫變形,向外突出,導致患者出現疼痛,有的患者還會壓迫到神經根,影響患者下肢的行走。臨床上治療是以保守治療為主,但是需要長時間堅持。 步驟/方法: 1、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是需要緩解患
發布於 2023-07-27 00:29
0評論
腰椎間盤突出症重在預防。那麼,怎樣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呢?需要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睡姿以及勞作姿勢的合理性,糾正不良習慣。站姿:正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兩眼平視,下頜稍內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兩腿直立,兩足距離約與骨盆寬度相同。這樣整個骨盆就會向前傾,使全身重力均勻地從脊柱、骨盆傳向下肢,再由下肢傳至足。此時,人體的重力線正好通過腰椎椎體或椎間盤後部,可有效地防止髓核突出。站立不應太久,
發布於 2022-12-17 21:55
0評論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傷科臨床常見病,約佔腰腿痛原發病的20%。該病最顯著的症狀是坐骨神經痛,大多疼痛劇烈,病情纏綿且易復發,多發於20~50歲的中青年人,在東西方都被公認為難治性疾病之一,是影響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醫療資源。自從1934年該病被發現並被報道以來,人們對其認識逐步加深,也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治療上逐步從主張手術過渡到非手術。尤其在中國國內,各種非手術治療,因其適應
發布於 2023-01-19 12:26
0評論
主要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大類:內因有退行性病變,細胞因子、自身免疫、遺傳因素等。外因主要有外傷、妊娠、職業、習慣等。退行性病變通俗一點講就是老化,隨著人的年齡增長,人的腰椎間盤就會跟著老化。損傷就是外傷的意思,在人的一生中腰椎難免會受到外傷因素的影響,這樣就加速了腰椎間盤突出。細胞因子和自身免疫是身體微觀發生的變化,在椎間盤突出發生過程中不可小視。遺傳因素是指帶有一定家族性質,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直
發布於 2023-03-07 19:1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