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有多少個椎間盤?
人體脊柱的結構非常複雜,脊柱的椎骨共有32塊。因環推與樞椎之間,骶椎尾椎之間不存在椎間盤,所以全身的椎間盤只有23個。它們均位於兩個椎體之間。腰部的椎間盤最厚,約為9毫米。從腰1到骶椎之間都存在有腰椎間盤。人們常說的椎間盤突出實際上指的是腰椎間盤突出,其實頸椎、胸椎之間均有椎間盤,也同樣可以突出,不過症狀和體徵,以及治療方法不同而已。
2、椎間盤有幾部分組成?
椎間盤通常包括三個部分:軟骨板;纖維環:髓核。
椎間盤實際上是一個密封的容器,上下有軟骨板,它是透明軟骨覆蓋於椎體上、下面能環中間的骨面。上下的軟骨板與纖維環一起將髓核密封起來。
纖維環由膠原纖維束的纖維軟骨構成,位於髓核的四周。纖維用的纖維束相互斜行交叉重疊,使纖維環成為堅實的組織,能承受較大的彎曲和扭轉負荷。纖維環的前側及兩側較厚,而後側較薄。纖維環的前部有強大的前縱韌帶,後側的後縱韌帶較窄、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後方突出,壓迫神經根或脊髓。
髓核是一種彈性膠狀物質,為纖維環和軟骨板所包繞。髓核中含有粘多糖蛋白複合體、硫痠軟骨素和大量水分,出生時含水量高達90% ,成年後約為80%。
3、腰椎間盤的結構會隨年齡而改變嗎?
成人椎間盤組織無血液供應,靠淋巴的滲透維持營養,僅纖維環表層有少量血液供應。椎間盤是身體負荷最重的部分。因此,20歲以後,腰椎間盤開始退行性變,髓核含水量逐步減少。由於脫水,髓核張力減低,椎間盤可變薄。同時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膠原纖維增多,髓核失去彈性。身體的劇烈運動,可引起纖維環的各層纖維互相摩擦,產生玻璃樣變,從而失去彈性,最後導致纖維破裂。因此,隨著年齡的線大,腰椎間盤的結構老化,其彈性和抗負荷能力也隨之減退。
4、腰椎間盤的功能有哪些?
腰椎間盤與頸段、胸段椎間盤的功能基本相似,在介入脊柱承受軀幹重量,聯繫肢體,保持整個身體正常的生理姿勢,進行軀幹的各種運動時,腰椎間盤發揮著特殊的功能,具體的功能如下:
(1)保持脊柱的高度,維持身高,隨椎體的發育,椎間盤增長,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長度。
(2)聯結椎間盤上下兩椎體,並使椎體間有一定活動度。
(3)使椎體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即使椎體間仍然有一定的傾斜度,但通過髓核半液狀的成分使整個椎間盤承受相同的應力。
(4)緩衝作用。①由於彈性結構特別是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壓力下可變扁平,使加於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纖維環及軟骨板各方向傳遞;②是脊柱吸收震盪的主要結構,起著彈性墊的作用,使由高處墜落或肩、背、腰部突然負荷時,起著力傳導的緩衝作用,起到保護脊髓及腦部重要神經作用。
(5)維持側方關節突一定的距離和高度。
(6)保持椎間孔的大小,正常情況下椎間孔的大小是神經根直徑的3~10倍。
(7)維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間盤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間盤其前方厚,後方薄,使腰椎出現生理性前凸曲線。
5、甚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或外傷所致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脫出,壓迫腰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出現腰腿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神經症狀,稱為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或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
6、腰椎間盤突(膨)出症好發於哪些位置?
腰椎間盤突(膨)出症,90%以上涉及最下兩個椎間隙。國內外都以下位兩個椎間隙多見,這一方面是因下位兩個間隙勞損重,退變多,易突出,另一方面是腰5及骶1神經在椎管內分別跨越下位兩個椎間盤,當椎間盤突出時,壓迫牽拉神經根產生典型的臨床症狀,易於被臨床發現。
有人通過研究髂嵴間線高低與下腰椎間盤退變的臨床相關問題,證明腰5骶1或腰4~5椎間盤退變率與髂嵴間線的位置高低有關。髂嵴間線高者,腰5骶1退變差,而腰4~5退變重;髂嵴間淺低者,腰5骶1退變重。
另外,多數統計資料顯示,腰椎間盤突出容易發生在左側,主要原因可能是多數人在運動和勞動時,右手用力,右側腰背肌肉緊張力較強,椎間盤相應在右側所受的壓力較大,擠壓的力量傳導至左側,可使左側纖維環撕裂,並將髓核擠至左側而造成突出。
7、為甚麼腰椎間盤突出症容易復發?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過治療和休息後,可使病情緩解或痊癒,但該病的複發率相當高,不少患者雖不情願,但又時常成為“拜訪”醫生的“回頭客”。該病複發率高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腰椎間盤突出症經過治療後,雖然症狀基本消失,但許多病人髓核並未完全還納回去,只是壓迫神經根程度有所緩解,或者是和神經根的粘連解除而己。
(2)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病情雖已穩定或痊癒,但在短時間內,一旦勞累或扭傷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導致本病復發。
(3)在寒冷、潮溼季節未注意保暖,風寒溼邪侵襲人體的患病部位,加之勞累容易誘發本病的復發。
(4)術後的病人雖然該節段髓核已摘除,但手術後該節段上、下的脊椎穩定性欠佳,故在手術節段上、下二節段的椎間盤易脫出,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復發。
8、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應採取甚麼樣坐姿?
由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可以看出,久坐或坐姿不正確是導致椎間盤突出的原因之一,那麼究竟採取甚麼樣的坐姿才能將這種風險減少到最低呢?
正確的坐姿應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兩下肢併攏。如有可能,最好在雙腳下墊一踏腳或腳凳,使膝關節略高出髖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則應在上述姿勢的基礎上儘量將腰背緊貼並倚靠椅背,這樣腰骶部的肌肉不會太疲勞。久坐之後也應活動一下,松馳下肢肌肉。另外,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不宜坐低於20cm的矮凳,應坐有靠背的椅子,因為這樣可以承擔軀體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對處於松馳狀態,減少腰背勞損的機會。
9、臥床休息的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怎樣下床?
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在臥床休息期間,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需要下床,怎樣下床才能避免腰椎過度活動,減少腰部負擔呢?
患者仰臥位下床時,先將身體小心地向健側側臥,即健側在下,兩側膝關節取半屈曲位,用位於上方的手抵住床板,同時用下方的肘關節將半屈的上身支起,以這兩個支點用力,患者會較容易坐起,然後再用手撐於床板,用臂力使身體離床,同時使半屈的髖、膝關節移至床邊,然後再用柺杖等支撐物支持站立。按上述方法起床可使軀幹整體移動,從而減少了腰部屈曲、側屈、側轉等動作,不致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適。如病人難以單獨下床,可在家屬幫助下以同樣方式下床。
10、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採取甚麼樣的睡眠體位比較好?
人的睡眠姿勢大致可分為仰臥、側臥和俯臥三種方式。仰臥時,只要臥具合適,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曲度變化不大。側臥一般不必過於講究左側還是右側臥位,因為人在睡眠中為了求得較舒適的體位,總要不斷翻身,一夜約20-45次。俯臥位時胸部受壓,腰椎前凸增大,易產生不適感。所以,一般以採取仰臥和側臥位為宜。有條件的患者,仰臥位時應在雙下肢下方墊一軟枕,以便雙髖及雙膝微屈,全身肌肉放鬆,椎間盤壓力降低,減小椎間盤後突的傾向,同時也降低髖腰肌及坐骨神經的張力,這樣能有效地防止腰椎間盤突(膨)出症的復發,是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的最佳體位。
11、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使用腰圍有甚麼好處?
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臥床或牽引後,醫生總要求患者佩戴腰圍,那麼,腰圍對治療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有甚麼好處呢?
首先,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佩戴腰圍的主要目的是制動,就是限制腰椎間的屈曲等運動,特別是協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動作,以保證損傷的腰椎間盤可以局部充分休息。特別是急性腰椎間盤突(膨)出症患者,因局部的急性炎性反應和刺激,可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痙攣,佩戴腰圍後,減少了腰的活動,可起到加強保護的作用。合理使用腰圍,還可減輕背肌肉勞損,在鬆弛姿勢下,減輕腰椎周圍韌帶負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改善椎間隙內的壓力。
經過臥床和牽引後的患者開始下床時,每次時間較短,運動量較少,運動範圍也不宜太大,這時,佩戴腰圍可使腰椎曲線保持較好狀態,對加強療效很有好處。
12、佩戴腰圍的注意事項
腰椎間盤(膨)突出症及其他下腰部疾患的病人,在佩戴腰圍時注意以下幾點:
(1)腰圍的規格要與自身腰的長度、周徑相適應,其上緣須達肋下緣,下緣至臀裂。腰圍後側不宜過分前凸,以平坦或略向前凸為好。不要使用過窄的腰圍,以免腰椎過度前凸,也不要使用過短的腰圍,以免腹部過緊。一般可先試戴半小時,以不產生不適感為宜。
(2)佩戴腰圍可根據病情掌握時間,在腰部症狀較重時,應經常戴用,不要隨時取下,病情輕的患者,可以出外時,特別是要較長時間站立或一個姿勢坐著時戴上腰圍,在睡眠及休息時再取下。在症狀逐漸消退、體徵逐漸變為陰性以後,應去掉腰圍,開始逐漸恢恢腰的正常活動,一般整個使用時間以4~6周為宜。
(3)佩戴腰圍以後應注意腰部活動,由於腰圍僅限制了屈曲等方面的活動,而不能減少重力,所以戴上腰圍仍要注意避免腰部過度活動,一般以完成日常生活、工作為度。對於手術後、嚴重腰椎骨折、脫位等患者,腰部活動要按醫囑進行,解除腰圍也應經醫生同意。
(4)在使用腰圍期間還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漸增加腰背肌鍛鍊,以防止和減輕腰肌的萎縮。
13、腰椎間盤突出症好發於哪些人?
(1)年齡方面:本病多發於25~50歲的人群,佔整個發病人數的75%以上。雖然這個年齡段是人的青壯年時期,但是椎間盤的退化已經開始了。
(2)性別方面:腰椎間盤突出症多見於男性。這是由於男性在社會工作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比例大於女性,腰椎負荷亦長期大於女性,從而導致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機會也較多。
(3)職業方面:本病為常見病多發病,廣泛地存在於各行各業中,但仍以勞動強度較大的產業多見。此外,長期處於坐位工作的人員亦有相當大的比例患病。
(4)環境方面:長期工作或居住於潮溼及寒冷環境中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據統計長年從事礦井井下作業的人,患本病的比例較高。
(5)其他方面: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否與遺傳因素有關呢?目前尚沒有最後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某些腰椎先天性發育不良的人,如患脊椎側彎、先天性脊椎裂等疾病的人,同時併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機會也較多。此外,如孕期婦女,由於特殊的生理原因,導致體重突然增長,加之肌肉相對乏力及韌帶鬆弛,亦是誘發本病的危險時期。